2010年8月25日 星期三

Massive Attack 訪問翻譯 - 3D Vision

之前我曾經翻譯過一篇Massive Attack的訪問,後來我就一直想再找一篇來翻譯,因為我覺得台灣關於他們的報導實在太少了,自己動手豐衣足食,所以我就用我不怎麼樣的英文自己來翻。這篇文章是從國際特赦組織(Amnesty International)雜誌上截下來的,訪問的對象是3D,短短的,但是我覺得很難翻,不過裡面有一些3D的政治觀點以及他和巴勒斯坦難民事務淵源的報導,我覺得很有意思。原文在這裡→ Red Lines

當然我不是專業的譯者,有錯的地方歡迎指正。但是同樣的,本翻譯文章禁止轉載

感謝夏夜、阿波、花生和小狼提供我意見和討論。特別是夏夜,感謝你的耐心,讓我能翻的出這篇文來。

====================

國際特赦組織註1的成員,Robert Del Naja,也就是大家所知的3D,是Bristol出身的樂團Massive Attack的兩位固定成員之一,長久以來對巴勒斯坦難民的困境有所感觸。Rob加入了和迦薩地區、約旦河西岸、敘利亞和黎巴嫩的年輕人一起工作,並且贊助難民營中的影片和音樂工作室,以及媒體計畫的希望基金會(Hoping Foundation)

Ψ 你如何開始涉入巴勒斯坦難民事務的呢?

2005年的時候,我在一場為了希望基金會舉辦的慈善表演上,遇到了牛津大學的學者和前巴勒斯坦解放組織(PLO, The Palestine Liberation Organization)註2的代表Karma Nabulsi。到現在我們已經為他們作過四、五場表演了。我們想要讓他們也參與 the Big Chill festival 註3─ 我們試著幫巴勒斯坦的藝術家們在裡面弄個帳棚或舞台。

Ψ 告訴我們一點關於希望基金會是在做些什麼的。

希望基金會超越了政治上的爭執,直接處理關於難民的事務,特別是孩子們還有難民營的部分。我們會錄一些影片的訊息、表演、資訊和藝術作品,直接送到難民營去給他們。我們想要在難民營裡用捐贈的器材和設備設立免費使用的錄音室。

Ψ 為什麼要選擇一個把焦點放在年輕人的計畫上呢?

以前我們在以色列演出過幾次。現在我們拒絕在那裡表演。你不能說你要為那個地區的一部份人表演,而另一部分的人卻根本無法接觸到這些讓人愉快的文化事物或任何其他人都能擁有的機會。我們曾經談過要在巴勒斯坦辦演唱會,但以現在的情況來說那幾乎是不可能的。與其由我們來對巴勒斯坦年輕人作音樂演出,我們更希望是由巴勒斯坦的年輕人來對我們作音樂演出 ─ 那將會更切合主題,因為這本來就是他們的故事。我們都需要去聆聽別人的故事。

Ψ 你曾經去參訪過這些計畫嗎?

還沒有。我想去並且實實在在的做點事,而不是像個觀光客去參觀一樣,去點點頭摸摸下巴卻什麼都不做。我想要能夠去那裡說 " 這裡有我們設的錄音室 ",而不只是說 " 我們募到了一些錢 "

Ψ 什麼是你聽過最震撼的故事呢?

所有的故事都很精采同時也很可怕。我發現這整個情況很難以接受是因為這是一個一面倒的戰鬥。我發現很驚人的是似乎那些倖存者仍對人生抱持正面的態度。

Ψ 科技的潛力會讓你興奮嗎?

會。在一個社交性、電子網路的世界裡,各種可能性是無限的。分享和溝通資訊的方式是很不同的。我現在正在做的影片,是把難民營裡的人拍攝自己的畫面和一些音樂段落剪輯在一起,然後我會把這影片寄回去,而且希望能夠和難民營裡的人開啟一種影像式和音樂性的對話。

Ψ 你對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的年輕人有什麼期許呢?

我希望我們可以用某種方式採取另外一個完全不同的觀點。我想到Tony Blair處理愛爾蘭問題的方法註4;我希望我們可以在巴勒斯坦與以色列的問題上採取相同的途徑,並且和所有的政黨,包括哈瑪斯(Hamas)註5,開始一個公開的、實際的、互相尊重的、有意義的對話,來打破這個誇張的僵局。但是我對於Blair在中東的特使角色註6感到失望 ─ 他在那裡似乎沒有任何成效。

Ψ 誰是你最欣賞的人呢?

我很難不說是Nelson Mandela,特別是這次夏天在南非的世界杯。種族隔離時代結束的議題沒有比現在還要更熱門的時候了。

Ψ 你都做些什麼事來放鬆呢?

我會一直畫畫直到我的精神麻木。

Ψ 你最喜歡待在什麼地方呢?

那不勒斯,我爸爸就是從那裡來的,我喜歡這個地方瘋狂的活力。

Ψ 告訴我們一件你沒有跟別人說過的事。

喔天啊......我怕我的貓貓死掉。

====================

這篇訪問結束的很奇怪吧XD 不過網站上只有這張截圖,我不知道雜誌後面是不是還有XD

這裡是一些文章中提到的名詞的簡單注釋:
1. 國際特赦組織 Amnesty International:是一個國際性的非政府組織,致力於增進人權並監察各國人權狀況的團體。
2. 巴勒斯坦解放組織 The Palestine Liberation Organization:是巴勒斯坦的阿拉伯人的政治與準軍事組織,他們的目標是要讓巴勒斯坦建國並且取代以色列。
3. the Big Chill festival:是英國每年八月都會舉辦的一個音樂祭。它的音樂比較傾向另類、舞曲獨立音樂那種。
4. Tony Blari和愛爾蘭那一段是指,他在首相任內成功的推動了與北愛爾蘭的新芬黨和解,解除了百年來英國與北愛的流血衝突。不過最近愛爾蘭共合軍好像又有一點要起來的跡象,令人擔心。
5. 哈瑪斯Hamas:巴勒斯坦的回教反抗運動組織。牠們在2006年的時候贏得了政權,目標是消滅以色列。
6. 至於Blair和中東那一段,則是他曾在2007年卸任英國首相之後,被四方集團也就是聯合國、歐盟、美國和俄國任命為中東特使。

一直都知道3D是個很關心社會和政治議題的人,但這篇文章裡他談到用音樂用影像和用藝術的方式來幫助巴勒斯坦的年輕人,他一直在為這些失去一切的人做一些努力,我真的覺得他很棒。而且他似乎也是個很理想主義型的人,通常抱持裡想主義的人會被人認為有點不切實際,我記得也有人質疑過Massive Attack在為他們所關注的議題發起活動或批評時,並不會有太大的助益。但他們並不只是空談,不是為了要搏取好名或知名度,而是他們真的想用自己的力量去做些事,儘管他們的力量可能並無法解決巴勒斯坦難民的困境,或是制止外國軍隊進入伊拉克,但他們還是站出來,做他們認為正確的事。我想這也是為什麼我會當他們的歌迷這麼久的時間,他們給我的,不只是音樂而已。

不過這個訪問還挺有趣的,前面都是很嚴肅的問題,為什麼到了最後三題熊熊變成音樂偶像雜誌式的訪談呢XD  特別是最後一題,原來3D有養貓而且他也有柔情的一面XD

2010年8月20日 星期五

聲音與憤怒:搖滾樂可能改變世界嗎?

我常會在一些討論閃靈樂團的文章裡看到這樣的一句話:「音樂不應該牽扯政治」,或是「音樂歸音樂,政治歸政治」,老實說我覺得這樣看似中立的話其實很可笑。會持這樣論調的人,要不就是真的極度厭惡政治,連談都不想談,只想窩在自己的小泡泡裡當隻快樂的駝鳥;要不就是對流行音樂發展沒有任何概念;要不就是,最有可能的,這個有鮮明政治傾向的樂團牽扯的政治立場不是說這種話的人的政治立場,所以用這種好像很中立,自以為理性的言論,來掩飾自己的反感。音樂真的不應該牽扯政治嗎?張鐵志這本《聲音與憤怒:搖滾樂可能改變世界嗎?》就對這樣的濫調打了一個巨大的叉。這本書的時間線是從60年代開始的,一路寫到2003年新一波的反戰運動,作者張鐵志描述分析了各個世代的音樂(主要是搖滾樂)和政治以及社會現況的結合還有產生的影響,用這些搖滾史上的事件,來探討搖滾樂改變世界的可能性。

所以我們可以看到風起雲湧的60年代,當時的美國無論是在社會或是政治,音樂或是文化,各種激烈的思潮和聲音不斷的碰撞與興起。年輕人受夠了這些長久以來把持國家和社會的官僚及老學者,奉行多年的體制對於社會問題無法有效的改善,反戰、種族歧視議題、社會貧富不均、人權、對愛與和平的訴求、性解放,年輕人和弱勢團體拒絕再忍受(也就是行政學上的新公共行政時代的開始),他們給了這些中老人和被他們所主窄控制的社會結構一根大大的中指,用遊行抗議來怒吼出自己的不滿。當時搖滾樂剛開始發展約十年,搖滾樂狂暴的聲音特性讓很多人都用這種音樂型態來表達自己內心的訴求。而當時最強烈的議題便是反戰,許許多多的歌手例如最為人所知的Bob Dylan、Joan Baez、The Rolling Stone、The Who等等創作了許許多多的反戰音樂,他們不只是用歌曲和歌詞來控訴戰爭的殘酷還有對和平的呼籲,這些歌曲還深深的影響了當時的年輕人,使他們反省和深思,使他們也勇於站出來表達自己的想法,還有對整個時代的徬徨與不安,因而造就了遍地開花的學生運動與街頭運動,還有對社會公平正義的要求。

繼續往下推進,我們可以看到70年代的龐克搖滾興起,The Clash和Sex Pistols他們用離經叛道的行徑和粗野的話語,重新燃燒年輕人的能量,對社會和政府的問題大力批判,愛與和平的時代結束,取而代之的是恨與衝突,向主流價值作出挑戰;我們看到80年代自從柴契爾夫人上台之後,保守主義席捲全球(也就是行政學上的新公共管理時期興起的時代),柴契爾政府主張的將政府縮到最小,讓市場決定一切,徹底的顛覆了一直以來的福利國政策(我覺得我好像在寫行政學申論題XD),讓人民有更多的自由選擇和競爭,打造小而能的政府,然而這樣的政策卻造成貧富不均的問題更加嚴重,社會福利預算遭刪減,弱勢團體失去保障,政府的公共性概念遭到棄置,社會正義被忽視,一切都是以市場導向。這樣的狀況引起了許多音樂人的不滿,因而有了第一次音樂與特定政黨的合作(工黨),還有當時美國對於音樂言論自由的打壓;我們看到90年代那些英搖全盛時期的團體如何在立挺布萊爾的新工黨,到最後演變成對布萊爾第三條路的質疑與怒罵,還有對工人運動的支持。另外在全球化無法抵擋的潮流之下,音樂人是如何的跳出來反對以及大聲疾呼自己的立場,還有他們企圖吸引樂迷注意這個議題的方式,還有大拜拜式的大型慈善音樂會的反省,甚至電音界用「抗議+派對」的方式,和警方展開你追我跑的漫長抗爭,還讓青少年文化運動第一次被法律明文禁止的現象(這段故事可以看《迷幻異域:快樂丸與青年文化的故事 Altered State: The Story of Ecstasy and Acid House》);一直到本書時間線的終點2003年,美國為了不存在的大規模毀滅性武器發動了伊拉克戰爭,而引起的新一波反戰朝。這本書我覺得在閱讀上,相較一些翻譯過來的音樂與社會的書籍順很多也容易閱讀,但是裡面有不少的專業名詞,對於一些歷史或是時代脈絡不甚熟悉的讀者可能就會有點難下嚥,但絕對不難懂,也無損這本書精采的程度。當然如果你嚴重的政治過敏或是只想輕輕鬆鬆閱讀的人就完全不推薦你看這本書來自討苦吃。

搖滾樂真的能改變世界嗎?我想在60年代的時候是可以的,但時至今日,我覺得已經沒有足夠的社會能量來創造和當時同樣的盛況和影響了。U2的Bono就已經放棄要用音樂來改變世界,他認為比起在體育館裡對著幾萬歌迷唱關於非洲的歌曲,不如他利用自身的名氣和那些真正握有政治實權的層峰人士對談更有效,所以近年來在他一直關注的免除第三世界國家債務議題上,他已經轉換角色成為一個真正的遊說者(他因此招致很多做秀的批評,但是我相信他真的想改變世界的心,他的付出遠大於許多只會坐在電腦後面打嘴砲的傢伙)。但是我們不能忘記音樂的力量,即使你不能用一首歌來挑起一場遊行和暴動,音樂人仍然可以用歌曲和歌迷對他們的喜愛而發揮影響力,或是喚起大家對某一個問題的注意。Radiohead對於反全球化的立場,讓他們的歌迷能夠去接觸和了解這個議題;Obama競選的時候美國演藝圈的大動員,用歌曲和廣告為Obama拉票,引起更多粉絲的注意,願意給這個有史以來第一位有色人種的美國總統一個機會。音樂終究無法革命,但是音樂可以傳達訊息,改變價值觀和想法,激起改變世界的勇氣和熱情。正如The Clash所說的,The Future Is Unwritten,音樂提供了這樣的一個可能性。

Massive Attack這次來到台灣開演唱會,有去看過的人一定對他們的LED燈字幕印象深刻,特別是他們特地在地化的把那些字幕都翻譯成中文更是讓人驚喜。 Massive Attack在音樂上雖然比較少寫到關於政治方面的主題,但是他們一直都是非常關注社會及政治議題的團體,而且他們也常身體力行,參與過2003年的反伊拉克戰爭(親自去遊行,3D和Blur的Damon還一起買了雜誌的全版廣告控訴這是個錯誤的戰爭),他們也組織過反對美軍使用音樂虐囚的運動。所以當我在台灣媒體某一篇很不錯的專訪裡看到下面的評論有人又再講「音樂歸音樂,聽音樂還要想這麼多」、「MA並不是政治性的團體」、「被寫的好無聊」這樣的言論,我都覺得對Massive Attack是種污辱。他們把字幕特地翻譯成中文,裡面的內容是我們的新聞標題,是現在世界資源分部的狀況,他們藉由演唱會上的視覺效果,向我們傳達訊息,希望我們能夠從無知變有知,能夠做出反省與思考,這是他們向歌迷傳達自己的一種方式,記者寫出這樣的報導,我不覺得有什麼不妥,3D是那種會想要了解台灣的税制和社會福利這些政治到不能再政治的問題的人,他們積極參與政治活動,這樣的團體,為什麼還會有人會對他們說出「音樂歸音樂,政治歸政治」這樣的話呢?

音樂不只是唱些情情愛愛無病呻吟,音樂可以舒發人心中的感受,也可以表達想法,可以宣洩憤怒,可以傳遞理念,那麼音樂當然可以變成一股憤怒的力量,向世界的不公不義發出挑戰。如果你真的覺得音樂不該牽扯政治,你聽音樂純粹只是想要放鬆或是爽,那很好,你可以繼續去聽你覺得亁乾淨淨的歌曲,那是你的選擇。但是你也無權指責將音樂牽扯政治的人,當你說音樂不該牽扯政治的時候,你要怎麼解釋 Bob Dylan、John Lennon、Radiohead、U2、Coldplay、Blur、Beastie Boys、The Prodigy、Rage Against the Machine、The Rolling Stone、David Bowie、The Who、Green Day、The Clash、Sex Pistols、Massive Attack、Pearl Jam、Bjork這些不同世代的音樂人努力的將音樂和政治牽扯在一起的行為呢?誰說音樂不可以牽扯政治?誰說音樂的歸音樂政治的歸政治才是正確的?

因為音樂從來就不只是音樂。

2010年8月6日 星期五

全面啟動 Inception

打這篇文章的時候發生了大悲劇,因為我的電腦該死的又當機的緣故,所以剛剛打的一大段全部不見了又要重來,看來現在換一台新電腦是當務之急的事。

當初華納兄弟曾經問過導演Christopher Nolan要不要把全面啟動拍成3D版,結果被Nolan拒絕了,他認為:"it will distract the storytelling experience of Inception"。在現在3D電影一窩瘋的潮流之下,Nolan能夠做這樣的決定實在應該為他拍拍手。他了解只要電影本身有好的故事,不用3D一樣能吸引觀眾進場。事實上,Nolan是對的,這部耗費1億6千萬美金的成本,遠赴6國拍攝,儘量使用實景少用CGI(亞瑟那一段無重力打鬥就是真的在一個會旋轉的走廊上拍的)的電影,到目前為止光是北美的票房就已經超過2億美金。不只票房好看,連影評也是一片叫好。Nolan這一次又成功了。

Nolan的電影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他不把觀眾當成白癡,不用炫目的特效來掩飾貧乏的劇情,他不怕複雜的劇情嚇跑觀眾,相反的,他喜歡放很多梗在電影裡邀請觀眾一起來思考和討論。從《記憶拼圖Memento》裡絕妙的剪接和時間錯置(那個決定把DVD剪成依照時間順序的版本的人真不知道在想什麼),到《頂尖對決The Prestige》裡的謎團與解謎的環環相扣,就連差點死在災難性的第四集裡的蝙蝠俠,到了他的手中也被賦予了更黑暗陰沉的色彩,還有善惡分別的思考等,他的電影往往能讓觀眾在看完之後,會迫不及待的回家上網,和其他人討論爭辯,還留下許多有爭議的空間讓觀眾來發揮。全面啟動也是這樣一部電影,它的劇情並不簡單,概念不易理解,故事複雜,但又不會讓人看不懂,反而是能吸引觀眾更目不轉睛的深怕漏掉什麼小細節,將近兩個半小時的片長一點也不感覺枯燥乏味。

如果有看過荷蘭畫家M.C. Escher的畫,就能發現全面啟動和這位玩弄錯覺與空間非常厲害的畫家有很多類似的風格和主題,事實上,劇中的paradox staircase,就是參考Escher一幅很有名的畫叫無盡之階The Infinite Staircase。其實我並不覺得Nolan有想要在這部片子裡面講什麼大道理或是人性的探討,這部電影是關於潛意識、夢境、現實與虛幻界線的心理層面的題材,就如Escher的畫一樣,裡面有相互交錯影響的多重世界 / 夢境,不存在於現實世界中的場景,錯覺,還有和現實世界同樣真實也同樣虛幻的夢中世界。

在劇情上,它有幾個最被討論的點,在網路上都討論的非常熱烈,我這裡提幾個比較大爭議的地方提出我的看法。Nolan在劇情的安排上真的有很多巧思,有很多地方不管你提出什麼樣的理論,似乎都不是無懈可擊的。但也就是這樣才能有很多不同的角度與看法來研究這部片子。

1. 關於Limbo

在滑雪場裡,Fischer被Mal刺了之後,Cobb和Ariadne決定下到更深一層去救他,那個更深一層是第4層夢境或者就是Limbo?如果那是所謂的第4層,那麼Fischer應該沒在第三層被殺死才對,Ariadne利用從高樓墜下的方式當成是一種kick,把她和Fischer送回第三層,再經由各層的kick,包括爆炸、落水和音樂,逐層甦醒並回到現實世界,而留在第4層的Cobb,則是選擇自殺的方式(可能是把自己淹死,一開始他是在水裡醒來的,而在第一層裡的他也沒有離開掉進水裡的車廂,造成淹死),進入Limbo找到齋藤。

但是,根據Cobb的說法,Limbo裡會留下曾經到過Limbo的痕跡和建造的事物,所以當Cobb和Ariadne一開始醒來的時候,他們看到曾經 Cobb和Mal建立的城市正在崩塌,所以那個地方很有可能就是Limbo,人的夢境可以進入的地方就到第3層,更深層的地方就不是那樣排的了。那麼如果那裡就是Limbo,Fischer在第三層的時候就沒有死,所以Eames還能夠用電擊器救醒他。而且他們只有說在服用鎮定劑的情況下死亡會進入 Limbo,並沒有說進入Limbo一定要用鎮定劑後死亡,那麼Cobb和Ariadne使用夢境機器進入Limbo就是合理的。但既然那裡就是 Limbo,那麼Cobb從海水裡被齋藤的人抓到那應該是被第一層的他淹死所造成的影響,而齋藤因為也進入Limbo了,所以會在那裡出現屬於他的日式大宅。我自己是傾向這個說法。

夢境機器的作用是分享夢境,所以共處在夢境裡的人會互相影響。然而想法是深植於心就不易改變的,所以當Mal陷入Limbo裡不願離開時,她選擇把那個靜止的陀螺,也就是用來分辨現實或夢境的圖騰鎖進保險櫃裡,這個保險櫃其實就是意識的最深層。而為了讓她認知到他們現在所處的世界是夢境的Cobb,把小陀螺繼續旋轉,旋轉的小陀螺表示夢境,再放回Mal的保險箱裡,才使她發現到現在的世界並不真實,而尋求死亡以為解脫,只不過這樣的想法就在Mal的心裡茁壯,而造成她再也無法分辨真假最後自殺。

2. 關於結局

我覺得這就是Nolan奸詐的地方,他把鏡頭停在那個小陀螺上,引發了兩種看法。一種就是陀螺不停旋轉,Cobb的兩個小孩和他當初要逃走的時候一樣的畫面一樣的場景,那就表示Cobb其實根本就還在夢裡,這一切都是他自己的想像。那麼他是從什麼時候開始做夢的?他意識裡的Mal一直強調她才是作夢的那個人,所以搞不清楚現實或虛幻的人搞不好其實是Cobb,當Mal跳窗自殺的時候其實她已經醒來而Cobb還在作夢,他爸爸也跟他說過「回到現實來吧」這樣的話;或者是他在Limbo救援齋藤的行動失敗,他和齋藤一直沒醒來,後來他下飛機回到家見到孩子都只是他的夢境。

另一種說法就是Cobb有回到現實生活來,因為最後那個小陀螺其實不像之前在夢境裡一樣轉得很順,有點像是要停下來的樣子,而且最重要的是小孩有把臉轉過來了。也或許說,那個陀螺轉不轉停不停對Cobb來說已經不重要,他親自解決了自己心裡對Mal的愧疚感,他終於見到朝思暮想的孩子回到了家,他不再需要圖騰來幫他辨識夢境和現實了。我比較傾向於這種說法。

劇中的演員每一位都是一時之選,Leonardo DiCaprio現在像是在蒐集公仔一樣的不斷的跟名導演合作,像是Martin Scorsese、Sam Mendes、Steven Spielberg、Danny Boyle,再加上這次的Nolan,接下來還有和Clint Eastwood的合作,他和這些風格各異的導演們合作也都有驚人的傑出表現,作品水準都很整齊的高,如果你對他的印象還停留在you jump I jump的Jack那對他未免也太不公平了,而且其實我覺得Titanic有點害到他,因為Titanic而認識他的人都因為這單薄的劇本而誤以為他是只有臉蛋的偶像,但其實他在Titanic之前的表現就很不錯了,現在經過多位名導的淬煉他的演技真的是越來越純熟;Joseph Gordon-Levitt從小童星開始打拼,到了《神祕肌膚Mysterious Skin》裡讓人驚艷他的演技,《戀夏500日 500 Days of Summer》裡嘗到愛情酸甜苦辣的大男孩讓他大受歡迎(其實我覺得Summer是個莫名其妙的女人...),這次在全面啟動裡也有很搶眼的表現,無重力那一整段更是像跳舞一樣的優雅;Ellen Page則是自《鴻孕當頭Juno》裡的未婚小媽媽角色紅了之後,在這部片子裡再度有讓人印象深刻的演出;Tom Hardy在劇中痞痞的模樣是本劇的eye candy;之前瑪麗蓮姐姐說渡邊謙在裡面很帥我還不信,好啦他在裡面的真的很有架勢;我覺得比較可惜的是Cillian Murphy,他可以發揮的空間太少了(我本來以為他會是壞人結果是好人小開),不然我本來是為了他去看的說XD

其實裡面還有很多細節的地方和劇情可以探討,所以儘管我並不認為這是一部多麼有深度的片子,但它仍然提供了非常好的娛樂和腦部運動的效果,精彩刺激,緊湊又有趣,是一部非常成功的商業電影,而且大概也是今年最棒的電影之一了。

2010年8月2日 星期一

帝國毀滅 Downfall / Der Untergang

我想很多人都看過youtube上的一系列搞笑影片:Hitler和一堆將領在房間裡討論事情,然後他大發雷霆一整個爆走的片子,由於影片講的是德文,所以就被大家配上各種搞笑的字幕,從Hitler的X-box被鎖機到歐巴馬贏了黨內初選,連前陣子中職又爆發打假球弊案都有人拿來惡搞。那段影片就是出自這部電影《帝國毀滅 Downfall》。這部2004年的電影我一直到前天才有機會看到,看完之後發現原來的內容是如此沉重,被俄軍包圍的柏林,等待永遠不會來的軍隊。那些搞笑的片段,似乎不再那麼好笑了。

過去我們在影視作品中看到的Hitler,這個致使整個歐洲曾經陷入將近30年黑暗的大獨裁者,總是以瘋狂、邪惡、令人厭惡的形象出現,的確,Hitler所帶領的納粹德國犯下令人髮指的罪行,這是大多數人都同意的,不過這部由德國人自己拍攝的電影,則是對世人呈現了另一種截然不同的Hitler形象。這裡的Hitler,不是那個下令屠殺了六百萬猶太人,使歐洲陷入水深火熱的惡魔,而是個愛狗、吃素、對女人和小孩和善、憔悴的普通人,在他人生的最後10日裡,他仍企圖力挽狂瀾,調動那幾乎不存在的軍隊,堅持死守柏林,和共處16年的情婦在最後一刻正式結為夫妻,在他最好的朋友,第三帝國裝備及戰時經濟部長施佩爾離開他的時候(他說他不知道Hitler在殺猶太人我才不信),會傷心的流下眼淚。如果你不知道Hitler的歷史,甚至會有可能因此同情他,而這也是這部電影當初在上映的時候招致最大的批評,美化Hitler。但電影裡也沒有完全的將Hitler描述成一個悲劇的好人,我們仍可以看到他在調度和命令軍隊時的殘酷與冷血。明知軍隊在前線已無勝算,仍堅持要他們趕回來,對於逃跑的軍官下令處決,對於正在死亡的百姓說出「年輕人就是要犧牲」這樣的話,對於提出不同意見的將領怒不可遏。而透過身邊那些仍死忠的將領,我們仍能感覺到他的領袖魅力以及影響力和對德國人民洗腦有多麼成功與深入。

我覺得說這部片子美化Hitler倒是不至於,導演Oliver Hirschbiegel說他是要把Hitler去妖魔化,讓大家都看到這些被世人唾棄譴責害怕的劊子手,他們也有人性的一面,所以在youtube上的搞笑影片他都一笑置之,他認為這些讓Hitler因為各種事情而發怒的情節,和他要展示Hitler人性化一面的目的是一致的(只是他們的電影公司不這麼想,今年才發生大規模的移除影片事件,真小氣)。除了Hitler,劇中的納粹軍官們,像是惡名昭彰的納粹宣傳部長戈培爾,在Hitler叫他離開柏林不要留下來等死的時候,竟然激動的哭了,還說「我從來就沒有違背過元首的命令,但這次我不會聽他的,我要留下來。」;Hitler的副官即使在他死後,都還堅守他的命令為他處理屍體;被處決的軍官臨死前喊的還是Heil Hitler;在Hitler自殺後,無論是因為無法面對失敗擔心事後遭報復,或是忠心殉國追隨他們的元首,有許多人都自殺了。在過去和納粹有關的電影裡,納粹軍隊都是鐵血的、有紀律的、毫不留情的,這裡的納粹軍隊,因為受傷哀嚎聲不絕於耳,死亡,自殺,茫然與無助,堅持整齊的軍服,投降後仍然頒發的鐵十字勳章,這裡的德軍,他們也是戰爭中和野心家操弄下的犧牲者。

這部片子是德國人自己拍的,是對於過去那段歷史的審視與懺悔。裡面也提到一個觀點,那就是當年的混亂並不只是Hitler一個人造成的,而是當時的全德國人必須共同承擔的。如果你曾經看過二戰結束後柏林的照片,你會看到在斷岩殘壁中的德國人,彷彿是在為他們曾經做出的選擇贖罪一樣的默默承受。劇中的 Hitler和戈培爾都說過「這是德國人民自己選擇的」。的確,當初納粹黨的興起和掌權並非靠著革命或是政變,而是由德國人民一票一票投出來的,由國會通過一個又一個的法案,把整個國家的權力都交給一個狂人手上的,正是以民主埋葬民主最好的示範。然而劇中同樣也在講述德國人的自我反省,例如那位加入納粹青年軍的小男孩,原本還執迷不悟的要和俄國人打仗,拒絕父親要他回家的請求,後來在嚐到與死亡接近的滋味之後才有所體會,轉而開始幫助戰火中的百姓;這部片子是取材自Hitler身邊的女秘書Traudl Junge的回憶錄,她在影片的開始與結束也都有出現,她在最後的影片說的話讓人感到驚訝,她說她是一直到戰後才知道Hitler殺了這麼多人,但是她也說,當她經過Sophie Scholl的紀念碑時才發現,為什麼Hans和Sophie可以看清納粹的本質和他們在進行的事情將會對德國和整個世界造成什麼影響,Traudl Junge自己卻做不到呢?因為Sophie Scholl和她的哥哥Hans也是在她這個年齡的時候投入反抗運動最後被處死(Hans & Sophie Scholl的故事,可以看一本很震撼人心的書叫《白玫瑰1943 Die Weisse Rose》),「年輕不能當作無知的藉口」,這是她最後的結論和懺悔。

這部德國影史耗費最大的電影,不只在德國當地有很好的票房和迴響,在世界各地也都深獲好評,還獲得2005年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的提名。這部片子不管是在演員的演出,例如飾演Hitler的Bruno Ganz讓人激賞的表演,飾演Eva Braun的Juliane Köhler,身為元首的女人不離不棄,保持樂觀和優雅的和Hitler共同赴死,還有在演員和本尊的相似度也都極高,服裝、佈景每一樣都力求完美。這是很沉重的電影,人物眾多,而且也沒有詳細告訴觀眾每個事件的來龍去脈和人物背景,只是用殘破的柏林街頭景象、驚慌的柏林人民、壓抑緊繃的地下碉堡、不時傳來的砲火聲和哀嚎聲、崩潰喝酒的軍官們、堅持對元首效忠的軍官士兵們、絕望的氣氛和不斷自殺的畫面,還有一個即將毀滅的第三帝國和Hitler,以及整部片子中最怵目驚心的,戈培爾的妻子,因為深信當Hitler不在了,這個世界將不再適合人生活下去,而一個個親手殺了自己六個孩子,近乎信仰的深信不疑,用這些畫面和故事編織成一個影響20世紀最重要時代的終結。

這部片子大概是我近年來看過最發人深省的電影了,也是關於二次世界大戰的電影中最棒的其中之一。看完之後的人都能了解到,歷史的重要性在於提供人們一個反省的機會,還有不再重蹈覆轍的借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