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2月18日 星期五

忠犬小八 Hachiko:A Dog's Story

有一些電影,在看的時候會覺得很好看,但事後要你再看一次卻沒有辦法,2009年的《忠犬小八Hachiko:A Dog's Story》就是這樣一部片子。如果你喜歡狗狗,看這部電影更會有心痛的感覺,簡直就是心如刀割。

改編自真人真事的忠犬小八,牠的故事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八公是東京大學上野教授養的秋田犬,每天都會陪教授去澀谷車站搭火車上班,等到晚上教授要下班的時候再去火車站等他一起回家。後來教授不幸在學校裡病故,八公仍然每天風雨無阻的去車站等他的主人,就這樣持續了9年,直到牠自己也過世。最後八公和上野教授安葬在一起,牠的毛皮則被做成標本放在博物館。到現在澀谷車站前都還有八公的銅像,八公出生地的大館市車站也立了一個銅像紀念這隻忠心的小狗。八公的故事在日本可以說是家喻戶曉,也曾被多次改編成影視作品,後來被曾經將日本電影《大家來跳舞》改編成好萊塢版的《來跳舞吧 Shall We Dance?》的Richard Gere看上,由他親自監製和演出,拍了忠犬小八,將八公對主人至死不渝的深情介紹到全世界去。

這其實是一部劇情簡單到不行的電影,沒有什麼轉折,沒有特別突出的拍攝手法,要把它拉成90分鐘的影片,的確會有太過鬆散平淡的問題,也因此在爛番茄上,在專業影評的部分只有58%好評的慘綠分數,許多影評都說,這是個感人的故事,只是不足以充滿90分鐘(除了有個王八蛋影評說他覺得這是個什麼都不知道的蠢動物的故事,結果被大家幹譙),但是這部電影的重點本來就不是拍來得獎的。爛番茄的專業影評只有不及格的得到58%好評,但在一般觀眾的評分上則是高達85%,imdb上的觀眾投票也有8分的高分。大部分看過的觀眾,都被小八的堅定和執著所感動,我看討論區上都是一遍痛哭失聲的哀嚎,為小八感到心疼,我自己看的時候也是從後面三分之一的部分開始就哭到泣不成聲,叫我再看一次,我是絕對不願意的,我不想要再看一次小八傻傻的坐在車站前面,不論春夏秋冬日曬雨淋,苦等永遠都不會再回來的主人,那過程實在是太殘忍了。

人家說一隻狗只分享你人生的七分之一,但你卻分享了這隻狗一生的全部,所以牠們值得我們好好對待。從過去我就一直很不喜歡看狗狗主演的感人電影,因為我總是會為這些強調忠誠、善良、傻直的狗主角們,投入太多的感情,害自己很難過,忠犬小八更是最讓我感到心痛,因為即使這個主人沒有陪在小八身邊一輩子,他仍然是小八這一生的一切。我想這部電影之所以會讓人能夠深刻的體會到小八的深情,讓觀眾的情緒隨著小八的等待和淡淡哀傷的鋼琴聲中一起感受到那份失落,很大一部分的原因是,主人帕克教授是由Richard Gere演的。Richard Gere的帕克教授非常迷人,讓人喜愛,他和小八的感情和互動也很真摯,觀眾在看到帕克教授猝死的時候,也都同樣感到萬分不捨,對於小八的漫長等待,就更加同情。戲裡的主角小八,更是全劇的重點,由三隻秋田輪流上陣演出。秋田並不是那種讓人看了就想衝過去抱抱摸摸的可愛長相,有時候我看小八的表情還很像個成熟的大人一樣,戲裡的牠也不會做出什麼搞笑誇張的動作,連汪汪叫幾聲都沒有,也不會撿球握手這些把戲,即使後面跟教授好友握手那一幕看起來也很像兩個朋友握手道別一樣,但牠卻有一種穩重、不屈不撓的堅定,把秋田那種忠心又深情的特質表現得淋漓盡致。戲裡後面守在車站多年的小八,已經年邁的牠,毛也髒了,眼睛也睜不太開了,漂亮的尾巴也不翹了,仍然拖著緩慢的腳步,到車站去等帕克教授回來,那種感情,我想很少人能不被感動的。

不過很多人看完之後都對劇中教授的家人感到不能諒解,我也認為對小八這樣的行為他們應該有更好的因應措施。狗是非常被習慣所制約的動物,小八在接教授上下班兩年之後,已經將這樣的行為變成一種習慣。之所以會這樣一直等下去,除了牠對教授的感情,也可以說是牠已經將這樣的習慣內化到行為模式裡去了。教授的妻子因為太過悲痛搬離傷心地而忽略了小八,雖然我覺得她有點冷漠但這可以理解,她的感情本來就比較內斂,而她應該也不知道小八的行為,但是收養小八的教授之女怎麼可以放任小八這樣傻等呢?或許狗不能理解死亡的意思,但若是當初小八有在車站接到教授回家,小八是不是就不會這樣一直在車站等下去?如果牠有看到教授被下葬,牠會不會就改成等在墓園裡,希望主人能夠快點從沉睡中醒來?如果是小八的話,我想這是一定的。狗比我們想像得聰明的多,之前巴西水災期間傳出的一則故事,就是小狗在水災中失去了主人,牠親眼看見主人下葬,於是牠一開始還企圖去挖主人的墳,後來就乾脆守在墓旁不願離開;美國也有一隻小狗,在不知道主人已經過世的情況下天天在外面徘徊尋找,後來家人帶牠到墓園去,「告訴牠」這裡是小主人的長眠地之後,牠就改成天天想辦法要跑去墓園,這樣的故事是真實發生的。教授的家人沒有讓小八跟教授好好道別,也沒有試著讓牠理解發生了什麼事。對於小八的固執,我覺得讓牠去等是沒關係,但至少訓練牠等完了就要回家,教授的家人們也沒有做到,他們就是採取放任的態度,讓小八在外面餐風露宿,這其實跟棄養沒什麼兩樣。小八從小就是家犬,在街頭流浪想必吃了很多苦。日本版的電影裡就有演到小八被路人欺負的橋段,要是在現在,小八恐怕早就被捕狗隊抓去安樂死了,哪還能讓牠在那裡坐9年。忠犬小八的編劇和Richard Gere大概是佛心來著,不想讓觀眾在戲院裡哭到昏過去那麼慘(是說本來就已經哭很慘了,我現在一邊打字一邊想哭),所以把背景設在小鎮上,附近的人都認識小八和教授,會幫忙照顧小八,也沒有人那麼變態要去欺負牠,但仍然讓人覺得好捨不得。現實生活中的八公,似乎就是還有家可回,只是每天時間到了就去等,等不到就會先回家,第二天再來。知道這樣的事情,讓我稍微感到一點安慰。

另外,當初電影上映的時候我看到有些觀眾很擔心會不會又引發一股養秋田的熱潮,看到路上那些流浪拉拉,流浪哈士奇,更早一點還有流浪大麥町,我就同樣感到很擔心,幸好後來沒有,可能秋田看起來不那麼討喜,比較不會有一時衝動就腦殘的人看完電影就去買一隻回來。台灣人在決定養寵物時都欠缺考慮,往往看個電影或是新聞,覺得這種狗好可愛喔,就去買回來養,完全沒有考慮到養這些動物所要付出的精神和代價,忘了這些動物不是可愛的布娃娃,忘了牠們會吃會拉會跑跳會頑皮,到最後負荷不了,就把牠們往外丟,讓這些無辜的小動物在外流浪。拜託,要養寵物之前,請先做好調查和準備,確定自己是真的想要養有能力養有條件養再去進行,負起照顧牠們一生的責任,不然只會製造社會問題,受傷害最大的還是動物們。

幸好啊,故事的最後小八終於等到帕克教授,從火車站裡出來,就像以前一樣的對牠微笑,叫牠的名字,擁抱牠。帕克教授是來帶小八一起走的吧,小八現在和帕克教授永遠在一起了,就像八公現在也和上野教授永遠在一起了一樣,這樣是最好的結局了吧。

2011年2月10日 星期四

Banksy:off the wall 翻譯

去年我在網路上看到這篇文章的時候就覺得它挺有意思的,雖然已經是2008年的文了,但現在我有一點時間就來翻譯一下,當作我的英文作業,請我的讀者們忍耐一下我估狗風的翻譯。

與其說這個文章的主題是塗鴉界天王Banksy,不如說是布里斯托Bristol這個位於英國西南方的城市。這裡是trip-hop音樂發源地,出產了一些影響英國樂壇甚深的樂團如Massive Attack、Portishead和Tricky;這也是個以街頭塗鴉藝術聞名的城市,特別是還出了個震天價響的Banksy。因為地理位置和歷史因素使得這個城市與英國其他的城市都有點與眾不同的味道,有點慵懶(看看Massive Attack和Portishead那華麗的工作速度和產量就知道XD),碰到某些特殊的議題又十分激進,連帶影響到這個地區的音樂和藝術這類的地下文化運動。有機會的話,我真的很想去看看這個孕育出Massive Attack和Banksy這些如此特殊的藝術家的城市。儘管布里斯托人對自己的家鄉認同感非常強,也喜歡自己的家鄉,不過這篇文結束的部分倒是有著對布里斯托城市氣息的另一種看法,Inkie沒說完的話想要表達什麼呢?

原文在→這裡。雖然翻譯得不好,但一樣請勿轉載

﹀﹀﹀﹀﹀﹀﹀﹀﹀﹀﹀﹀ 
Banksy:off the wall
Banksy如何將家鄉的幽默風趣變成百萬美金的藝術

當你造訪布里斯托Bristol的時候,Banksy的壁畫先會吸引你的注意,這位當地的游擊藝術家已經成為藝術界的一種現象。這件作品的標題是The Mild Mild West,描述一隻巨大的微笑泰迪熊,面對三個舉著防爆盾牌的警察,爪子還抓著一個汽油彈。


“人們喜歡這個特別的作品。” 新上市的插圖書Banksy's Bristol: Home Sweet Home的作者Steve Wright說,''可能是因為它為布里斯托人個性的一面做了註解:一個悠哉喝著蘋果酒的嘻皮卻可以被激怒到起來戰鬥。毛茸茸的但是大膽。"

現在可不只有Banksy使布里斯托受到注目。今年(2008年)有幾個布里斯托樂團將會發行新專輯,首先就是90年代中期著名的Portishead、Tricky和之前跟Tricky合作過的Martina Topley Bird。今年對Massive Attack似乎也是異常忙碌的一年,不但要發行新專輯(屁啦這些完全沒有時間觀念的傢伙拖拖拉拉到2010年才發行),還要參加在倫敦Southbank舉辦的Meltdown festival,以及在Glastonbury演出。這些樂團在90年代中期交出他們大部分的音樂作品,他們直到今日仍能延續很好的音樂水準。布里斯托的創意場景,看來並不只是個流逝的時光。

2月在紐約舉辦的蘇士比慈善拍賣會上,Banksy一幅把清潔女工噴漆塗在Damien Hirst的點狀圖上的畫創下190萬美金的紀錄。Banksy畫作之前的紀錄是33萬英鎊。歌手、演員(包括安潔麗娜裘莉)和投資人收集他的畫。對於願意栽培匿名畫家的人來說 - 他是難以捉摸有名的 - Banksy可算是相當有形的了。

就如同Wright在書中所透露的一樣,雖然很明顯的他有天賦,但他也十足是他所生長環境的產物。“毛茸茸的但是大膽" 似乎就是對典型布里斯托人心態一種很好的描述。


不可否認的,布里斯托有獨特的地方。在地理上它被南北部的權力經濟中線切除,它也是唯一一個有著數英里崎嶇西區地形的城市,布里斯托顯著的被孤立出來,有著獨特的世界觀和特別強烈的幽默感及身分認同。很多在那裡唸書的人最後都沒有離開,有超乎一般比例的畢業生留了下來。

我在80年代中晚期在那裡唸書,然而最後還是離開了這個城市。當時我們經常光顧的一些舞廳如Dug Out和the Tropic,而且出席了無數次由the Wild Bunch sound system(譯註1)在一些不太可能的場地舉辦的臨時派對(譯註2),the Wild Bunch後來則成為了Massive Attack。

它總是個能讓人感到非常放鬆的地方─有時候有點太放鬆了(曾經被稱為是"野心的墳場",很容易就在這裡消磨時光個幾天、幾週、甚至幾個月,而要完成的目標只有達到一點點)。它似乎也是個很和諧的城市,不只是當地居民和學生們混在一起過得很好,不同種族融合得也不錯。

種族問題在布里斯托總是產生一種歷史上的共鳴,它曾經是個靠著菸草貿易利益和奴隸交易而致富的城市。一些像是Blackboy Hill和Whiteladies Road的街道名稱仍提醒著大家這段歷史。

"這是一個我們感到曖昧不清的過去。"Steve Wright說。"這是一把雙面刃。這裡有我們所喜愛漂亮的Georgian梯田,但那卻是建立在奴役他人所產生的利益上。這是我們陰暗的過去,對此布里斯托人感到有點自我輕視,有點羞愧,而且十分熱衷於在這之上堆積新的夥伴關係。布里斯托永遠都有種目空一切的顛覆氣質,而Banksy的作品裡就存在大量這樣的傳統。"

例如他的作品秀出了兩個接吻的警察,或者他的暴徒擺出要丟出炸彈的姿勢準備扔出一束鮮花,這是他典型的風格─顛覆性,但總是帶著一點人性和詼諧幽默的筆觸。就如同他自己曾說:"我想顯示出,錢不能將一切事務的人性面都壓碎。”


在1950及60年代的西印度群島移民都被鼓勵到布里斯托去生活工作,有許多人定居在St Paul's 和Montpelier附近的地區。70年代這裡的夜生活開始發展,藍調舞廳和徹夜營業的小酒館很快的崛起(St Paul's音樂節仍然是每年夏季舉辦的活動,愉快而輕鬆,就像一個小一點的,不那麼狂熱的Notting Hill嘉年華會)。80年代時,在警察突然搜索受歡迎的Black and White Café之後,St Paul's的暴動爆發,是這十年的第一起民眾暴亂。(譯註3)

大約在這個時候,布里斯托的地下活動沉浸在龐克和雷鬼的影響裡,而且很快的接受嘻哈音樂─還有那紐約式多彩繽紛又富創意的塗鴉藝術光譜字體。

這個城市早期的塗鴉狂熱者裡最多產的是3D,也就是Robert Del Naja,後來的Massive Attack成員,曾被Banksy列為他最初的靈感來源。"當時我大概十歲,"Banky說,"有個叫3D的小鬼常常在街頭拼命塗鴉,我想他曾經去過紐約,然後把那裡的噴漆畫帶回布里斯托。塗鴉是我們都喜歡在學校裡做的事,我們都在回家的時候畫在校車上。"

結果Del Naja在街頭畫畫的日子只有3年,從1983年到86年。"我被逮捕過兩次,"他告訴我,“那真是夠了。"

從此他的作品只出現在畫布上,也會用在專輯封面(現在有些他的作品正在倫敦的展覽館裡)。他形容Banksy,一個親密的朋友,是"標誌性的人物,瘋狂而且有創意"。雖然他會定期造訪倫敦,Del Naja仍然住在而且喜愛布里斯托,他也喜歡住在靠近Cornwall和Devon。"有很多布里斯托人到Cornwall度假,那是因為Welsh人不喜歡我們,所以我們就轉去另一個地方。"(↓這是3D當年的畫,倒頭栽那傢伙在幹嘛XD)

 
對於這個城市的創意生活他也有自己的想法,"布里斯托有它自己的步調,"他說,"就像一個城鎮偽裝成一個城市,而它在藝術和音樂方面的地下活動總是表現得不錯。樂團在他們到達國際水準之前就已經在當地發展旺盛,因為這裡從來就沒有大型的媒體或是音樂產業,人們做音樂是為了滿足自己。"

"創意在這裡從不會以不自然的方式發展。人們只是教導自己然後擊敗其他競爭對手成為小池塘裡的大魚。"

另一個布里斯托街頭藝術先鋒,Banksy的前任合作夥伴Inkie,同意的說:"沒有其他的大城市能夠培養出這樣強調個人獨特性的特質。沒有人會來干擾你。是有一些競爭,但卻是良性的競爭,比在倫敦還要更悠閒一點。"

隨著音樂和塗鴉出現,從1960年代開始在布里斯托和大部分的西岸地區曾有過強大的新世紀/嘻皮文化─有巨石陣(譯註4)和鄰近的夏日音樂會(最有名的就是Glastonbury)這樣的年度儀式。這些全部再加上這個城鎮的近代史和政治激進立場─反人頭税抗議、回收街道活動、反戰抗議,無論他們有沒有意識到,一個努力擺脫歷史包袱的城市形象開始浮現。

現在市議會選擇保存而不是清除Banksy的作品,甚至旅遊局有時候也會把Banksy當成吸引遊客的賣點來推銷。


Inkie說現在布里斯托有年輕人玩街頭藝術的第二波浪潮。"但是他們有許多電腦技能。有了網路一切都不一樣了。"

這顯著的孤立帶給布里斯托的好處或許不會一直持續下去。但是有些事情不會改變。休閒的魅力使得布里斯托成為一個適合居住的地方,但對某些人來說或許這有點太悠閒了。像是Banksy和Inkie都從布里斯托搬到倫敦去,而且在電腦遊戲界裡有個高階的工作。"整天都泡在酒吧裡實在是太容易了。"他說。
︿︿︿︿︿︿︿︿︿︿

註1. sound system原本是指在雷鬼音樂會裡,巡迴各活動慶典表演的團體,由樂手、DJ和MC所組成,還有一套聲光音響系統,在瑞舞舞會裡的sound system則沒有樂手。現在在網路上都還找得到當初the Wild Bunch sound system在現場表演的影片和錄音。

註2. 80年代得銳舞派對由於警察取締的關係,常常無法在固定的場所舉辦,為了躲警察讓派對順利舉辦,常常是臨時在不知名的場所舉辦,再經由地下電台或是語音留言系統告訴舞客們讓大家殺去現場。這一段歷史在《迷幻異域:快樂丸與青少年文化的故事》這本書裡有詳細的介紹,我也有寫過關於這本書的心得文,在→這裡

註3. 如同上面說的,英國政府在80年代花了許多人力物力金錢去取締瑞舞派對,再加上新右派主義盛行,有許多關於工運和抗議活動在街頭上演,所以當時常有激烈的街頭衝突場面,迷幻異域和《聲音與憤怒》這兩本書裡都有寫到,我也寫過關於聲音與憤怒這本書的心得 ,在→這裡

註4. 1974年開始每年在巨石柱群都會舉辦大型免費音樂會,被視為是70年代英國嬉皮文化的代表,巨石柱群也成為靈性行動主義的象徵。一直到1985年被警方強力取締並且圍起古蹟之後才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