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3月26日 星期四

事發的19分鐘 Nineteen Minutes

感謝raemoon妹加我的連結
看來我以後得勤快點寫文章,雖然說勤勞不是我的本性 ╮(╯◇╰)╭

今天繼續我的搬家作業
搬來一篇我曾在book板發表過的文章,《事發的19分鐘》 Nineteen Minutes的讀後感
剛好可以跟前幾天的《凱文怎麼了》作個比較

(原文發表於2008年1月25日ptt book板)
************************************************************************

記得八卦板曾有一位在美國唸書的板友分享他的校園生活
文章中提到一句:大家平常在電影裡面看到的美國高中狀況都是真的
當時這句話只為這篇文章增加了一些印證式的趣味
但在看《事發的19分鐘》這句話卻讓我忍不住不寒而慄

這本小說在講述的主題。就是美國近年來層出不窮的校園槍擊事件
一個17歲的高中男孩拿著手槍在學校裡槍殺學生和老師,10人死亡,19人受傷
在此之前台灣有出版關於校園槍擊事件的就是《凱文怎麼了(如果我們把凱文的武器也算在槍擊的範圍)
相較於《凱文怎麼了》故事的激烈與極端,《事發的19分鐘》對兇手彼得的描述幾乎讓人不忍苛責
這本小說並沒有把重心放在屠殺的過程,而是造成慘劇的原因
兇手彼得是校園霸凌的受害者,長年受到學校裡面受歡迎的運動健將欺負的他,在受到最不堪的打擊之後終於做出致命的反擊
如果真如這位八卦板的網友所言電影演的都是真的,學校裡充斥著階級和特權,欺負和羞辱,那像彼得這樣每天都過著生不如死的日子的學生不知有多少
會像彼得一樣採取毀滅性報復手段的學生又不知有多少
那麼像柯倫拜這樣的悲劇將不可避免的一而再再而三的發生


畢竟像彼得一樣,運動不太好,長相不太突出,個性不太堅強,有一點點害羞,有一點點笨拙,有一點點奇怪的學生到處都是,可能我們自己都是這個樣子,我們很努力的去適應去渡過人生中變化最巨烈的青春期,我們戰戰兢兢的想辦法要融入世界,每一天都像是在戰鬥,有人得以平安蛻變,有人跌的鼻青臉腫。發生在彼得身上的事,有可能也發生在我們身上,或我們週圍,我們有出手相救嗎?還是選擇沉默不語,甚至助威吶喊。這樣的事每天都在世界上發生。雖然在台灣的校園暴力事件,或許沒有美國或日本那樣來的恐怖─我是指像人間失格那類喪心病狂的狀況(至少我待的班級,大家的校園暴力僅只於抓個人去阿魯巴)但也只是程度的輕重,在受害者心中刻下的傷痕,誰也不知道會有多大

首先我喜歡這本書沒有談到關於槍隻管制的問題
每次有校園槍擊事件發生,看到新聞上討論最多的一定是槍隻管制的問題
的確,如果那些憤怒絕望的青少年如果拿不到這些武器,死傷就不會這麼慘重
但是重點不是在他拿不拿的到,而是他為什麼要對著人舉起武器
書中便從家庭學校和社會各方面來探討
對於媒體的暴力傳達我覺得作者也有中肯的描述
就像當初發生柯倫拜的事件,瑪麗蓮曼森的說法一樣(瑪麗蓮曼森超衰,柯倫拜的兩位兇手又不喜歡他,但社會輿論都責怪他)

另外,Jodi Picoult對青少年的描述的確精準,對於青少年的想法和受到創傷之後的反應,花了很多篇幅深刻的剖析,就如我覺得她在《姊姊的守護者》裡描寫的最好的角色是傑西一樣,而這本書則是將喬絲努力想讓自己受歡迎,對彼得的歉疚,對麥特的愛恨和軟弱寫的很立體,她的個性充滿矛盾因此更為真實

但是就像《姊姊的守護者》一樣,我同樣不喜歡她放在結局的轉折。她探討了很多彼得的遭遇和心境,加總起來成為悲劇的成因之一,加入這樣的轉折反而顯的刻意
我也不喜歡她又為書中的兩個角色牽扯感情,這在她想探討的無論是校園暴力或是幹細胞研究下的人權問題的大傘之下顯得渺小又沒有必要,如果把這兩本書的這兩段感情線拿掉,我甚至覺得不會有任何影響
相較之下《凱文怎麼了》就沒有贅述的故事,而是直接切入最重要的核心

《凱文怎麼了》和《事發的19分鐘》兩相比較之下,我想我還是比較喜歡《凱文怎麼了》
但是《事發的19分鐘》的彼得讓我有好幾次都忍不住為他心痛
當他收到過往的同學寫給他的那封信,更是讓我為他流下眼淚
當然他殺人是不對的,理應受到懲罰,可是在隨Jodi Picoult的文字走過彼得一路經過的人生之後,如果他站在我的面前,我將無法對他做出任何責難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