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月29日 星期六

社群網戰 The Social Network

大概在前年,台灣在慢半拍慢了約五年之後,終於也和歐美國家一樣開始流行玩Facebook(可能是因為開始有中文版)。只不過國外迷的是臉書的社交功能,而台灣人玩臉書的重心是擺在開心農場之類小遊戲。本來我一直很堅持不玩,因為玩那些小遊戲說真的挺蠢的又浪費時間,不過去年我也打破了自己說過的話去申請一個帳號,雖然我還是不玩小遊戲,但我也深深感受到臉書之所以能夠吸引五億會員的魅力,是因為它其實是在滿足人想要與別人接觸的渴望。現代人的生活步調很快很繁忙,平常要忙於工作課業,可能沒有那麼多時間在人際關係的經營上,而臉書則是在某種程度上代替了那些電話或信件的往來、花時間和朋友吃飯交際的活動,你不需要用到很多時間,也可以透過分享與反饋,和朋友們維持感情,你不需要出門,也可以和別人互動交流,滿足社交的需要,而不只是單方面接收網路上的訊息。

在Web 2.0這個網路工業革命的時代,像Facebook這種分享式、個人化內容的社群網站,有不少都已經消失在這股不斷進化的資訊洪流中,但Facebook卻屹立不搖,甚至有一統江湖之姿,時至今日它在世界各地已經擁有超過五億的會員,要不是擁有13億人口的中國禁止他們的人民上facebook,這數字恐怕還更高。這樣一個龐大的網站企業,隨之而來的當然是龐大的利益和影響力。創辦人之一的Mark Zuckerberg是2010年時代雜誌的年度風雲人物,也是全世界最年輕的億萬富翁,目前身價大約69億美元。不過在Facebook風光成功的背後,有許多和它所傳達的友誼與分享價值,不一樣的秘辛。2010年的《社群網戰 The Social Network》在講的就是這個故事。

由David Fincher執導,Kevin Spacey監製,改編自《Facebook:性愛與金錢、天才與背叛交織的祕辛The Accidental Billionaires》這本書的社群網戰,是一個關於金錢與貪婪,成功與背叛的故事。劇情大綱其實說來很無聊,一個哈佛大學的高材生,在被女友甩了之後,靠著好友Eduardo Saverin的投資,發明了Facebook,但卻在Facebook逐漸壯大之後,和共同創辦人好友翻臉,把他踢出Facebook經營團隊。影片就是在針對Mark的兩起訴訟協調會中,由Mark和其他關係人講述當時的情形。這部戲的廣告詞其實就很貼切的傳達了這部電影的重點:You don't get to 500 million friends without making a few enemies. 成功一定要付出代價,端看你認為值不值得。雖然是以Mark為主角,但我覺得這部戲沒有要幫Mark漂白護航的企圖,也沒有要把他塑造成十惡不赦的大壞人。儘管相信大部分的人在看完這部片子之後一定都對Eduardo被Mark的設局陷害的處境感到難過,當初沒有他那個1000塊資本,不可能會有今天的Facebook,而Mark這樣踢走Eduardo也的確有點忘恩負義,從Eduardo的角度來看的話,Mark是為了成功,犧牲掉自己最好的也是唯一的朋友。但從Mark的角度來說,他只是在做對公司最有利的決定。而且,我覺得Mark是個比較自我中心、有仇必報的人,他對受到攻擊的反應是反擊回去,女朋友Erica甩了他,他就在網路上說她壞話;好朋友Eduardo凍結帳戶,他就把他踢出Facebook;曾經認同崇拜的Sean做得太過火,他逮到機會就把他趕出經營團隊,而他不會去考慮這麼做會有什麼後果的。同時他也是個不太有同理心的人,Eduardo獲得鳳凰會入會邀請的時候他沒有為朋友高興而是潑他冷水;別人是否會因為他剽竊創意,被他在網路上謾罵,或是被一腳踢開而受到傷害,或許他事後會有點後悔,但當下他並不在乎,就算感到愧疚也不會說抱歉。以Mark的個性,相信他對任何人來說都是很有距離的,人與人之間的情感對他來說不是太重要的事。當然他也想要去建立社交關係,例如他儘管把Erica惹毛,還是加她好友希望得到回應,也想要約律師助理去吃東西,但他更想要的是成功,不再當個被忽視的無名小卒,他不會讓阻止他成功的人擋了他的路,所以當他和Eduardo在經營理念和做法上意見分歧,他沒有考慮大家當了幾年同學的友情,或是Eduardo曾經在金錢上資助他的恩情,而是立刻將他除去。但我不覺得Mark就真這麼無情,他也曾經力勸Eduardo要跟上他們;他在兩場協調會上的表現也截然不同:他面對Winklevoss雙胞胎和Narendra的時候完全不留情的諷刺他們,他面對Eduardo的時候大部分都選擇沉默以對;當Sean拿著19000元的支票羞辱Eduardo,他對Sean連說了3次「你做得太過分了」;他的律師說在提到Eduardo的時候,Mark都說他的好話。就像最後律師助理對他說「你不是個爛人,你只是努力要當個爛人」,我想Mark也知道自己在道德上是有虧欠的,但成功的滋味太誘人,讓他不去考慮其他的東西。


這部電影改編的那本書,其實並沒有訪問到Mark本人,所以真實性如何,要打點折扣,畢竟受訪者一定會對自己做某些程度的美化,如果Mark被訪問到他也一定會為自己辯解。真正的情況到底如何,雙胞胎的官司似乎比較沒有爭議,但Mark和Eduardo之間的事大概只有他們兩個人知道,所以我們純粹就電影裡演的內容來講。電影裡的Eduardo對Mark真心換絕情,特別是最後他哽噎著描述到他發現自己的股份被稀釋到剩下0.03%時的景象,因為Andrew Garfield那種溫文儒雅又真誠的演出、讓觀眾更加同情這個角色,但我覺得一開始Eduardo的堅持有點奇怪。的確Sean Parker在私德上不揀點,但他對Facebook提出的方向事後證明是正確的,Mark說在網站腳步還站穩之前就先讓大家看到廣告,「party在11點就結束」,這樣對Facebook不太好,這也是正確的,Eduardo對Sean的反感似乎有點非理性,好像他很不滿自己在Facebook團隊和Mark心中的地位被他威脅一樣,而我覺得他也欠缺了一點對於Facebook發展前景的遠見。Mark是純粹從商業的立場出發來決定Facebook不再需要Eduardo就讓他走,而我覺得Eduardo他把Facebook看成比較私人的東西,「我們的」Facebook,是他和Mark友情的一部分,所以當他想要獲得Mark的注意,就像小孩子賭氣一樣的去凍結公司帳戶,而這麼做是會影響公司運作的,對Mark來說這是不可原諒的。當兩人在觀念和認知上有這樣的差別,做事的方向又不同,衝突和拆夥就是不可避免的了,只是Mark用的方式在旁人眼中或是從道義面來講,都讓人很難接受,也讓他看起來像個爛人。


這是一個關於一個人際關係很不怎麼樣的人,卻建立一個以友情連結做為主題的社交網站王國的故事。這部片子沒有什麼太過刺激的場面(連兩個人揮拳頭打架都沒有),全劇充滿了大量又快速的對話,David Fincher用平鋪直述的方式來推展劇情,頂多就是把現在進行的協調會,和過去的故事做穿插,但是一點也不會讓人感到混亂或是不清楚,整部片子的節奏快而緊湊,再加上幾位主要演員Jesse Eisenberg、Andrew Garfield、Justin Timberlake精采的演出,一個好像很無聊的商業故事,被他們講得非常引人入勝,也使得社群網站橫掃千軍拿下包括金球獎最佳影片和導演在內的多個獎項,奧斯卡的最佳影片也有如囊中之物,它帶來的時代感、衝擊性和話題性,都是使得這部電影備受讚譽的原因。飾演Mark的Jesse Eisenberg,我很喜歡他在《屍樂園 Zombieland》裡的演出,他有一種渾然天成的geek味道,把Mark那種不擅交際的尷尬、驕傲又討人厭,人前的尖銳和人後的落寞,詮釋得很好,讓他也入圍了大大小小的最佳男主角獎項,雖然最後很有可能還是會陪榜輸給連續兩屆入圍的Colin Firth,但他在這部戲裡的表現使他受到比以往更多更大的注目;Andrew Garfield飾演的Eduardo Saverin,我覺得有一絲脆弱的氣質,Andrew和Jesse在劇中的對手戲都很有火花,特別是兩人在協調會上數度對視,那種五味雜陳的眼神讓觀眾對這兩位好友竟然鬧到這種地步感到遺憾;至於Justin Timberlake的Sean Parker,他演得很自然很稱職,讓觀眾會真的討厭這個讓Mark和Eduardo反目成仇的反派角色(簡直就像是硬要介入人家感情的第三者一樣XD),就像一個電影板板友說的,雖然電影和事實會有出入,但戲裡戲外的Sean Parker都是混蛋這倒是真的XD


在電影的最後,Mark分別和雙胞胎跟Eduardo和解(但是最近這幾個人又都重新提起告訴),我想最後律師助理說的話就可以大概傳達一般人對這整件事的觀感。在陪審團面前,他們不只會看證據,也會看這個被告所傳遞出來的形象,而Mark在這點的話是會吃虧的。或許Mark認為他沒有違法,但是在道德面和世俗觀點上他並不是毫無瑕疵,他的手段和整個過程在法律上也不見得就是完全站得住腳。那些和解金,不完全就只是想要避免冗長的法律訴訟程序,我想也是一種對這些提起告訴者的補償,只是Mark真正失去的東西,可能就補不回來了。最後Mark一個人坐在會議室裡,不斷的按重新整理鍵,期待Erica能夠回復他的好友邀請,就說明了一切,想要成功真的是有代價的。

2011年1月26日 星期三

三個傻瓜 3 Idiots

我第一次看的印度電影是那聞名遐邇的《寶來塢生死戀 Devdas》。長達4小時(誰能告訴我為什麼印度電影都那~麼~長)極其華麗的歌舞場面和佈景,兩位國色天香的女主角,充滿大量印度神話傳說引用和有點咬文嚼字的對白,些許誇張的演出方式,印度電影對我來說是很陌生又新奇的。印度影史賣座第一的影片,最近在台灣也有好口碑引起很多討論的《三個傻瓜 3 Idiots》,讓我對印度電影有了新的認識。


很慚愧的我就只看過寶萊塢生死戀和三個傻瓜這兩部印度電影,所以就我個人的觀影經驗來做比較。寶萊塢生死戀雖然也挺不錯的,但是因為翻譯的問題讓對白很不順暢,裡面那種印度肥皂劇式的劇情我也不太喜歡,讓我覺得這部片子美歸美,對我來說還是有點距離。而且女主角美得動人心魄,男主角卻很廢,也讓我看的時候不是很能投入。啊當初人家要跟你私奔你在那裡扭扭捏捏,現在人家結婚去了你在那裡搞墮落害她也為你擔心還賠上自己的婚姻是在演哪齣啊?劇中的女性角色包括女主角和妓院裡的歌伎面對自己的命運時都比男主角勇敢多了。相較之下,三個傻瓜的時代背景設定在現代,對白和我們日常生活也比較貼近,再加上翻譯流暢,我喜歡這一部大大的勝過寶萊塢生死戀。

我其實不覺得這部片子拍得多好多經典,以拍攝手法來說是四平八穩,以劇情和笑點來說則是有不少的老梗,但它就是能讓你又哭又笑,片長將近3個小時也不會覺得很久。不難看出為什麼這部電影可以引起印度當地和台灣人這麼大的共鳴,而且大概亞洲地區國家的人看了都會心有戚戚焉,因為裡面關於教育問題的探討我們實在太熟悉了。這部電影就是在講教育,劇情是描述三個進入印度最好大學帝國工學院的學生,如何在家庭與社會期待之下,走出自己的人生之路。我們常常覺得台灣學生的升學壓力很大,我們的填鴨式教育方法在扼殺下一代的創意,無法培養出優秀的國民,我們想要教改卻弄得亂七八糟(說真的,每次我看到什麼教育問題的新聞,我都很慶幸自己已經畢業了),這些問題在印度也不惶多讓,甚至更嚴重。男主角藍丘在電影裡說印度是自殺率最高的國家,這可不是電影瞎掰的。一份2006年的報告指出,印度得自殺率很高,除了被貧窮所逼的農民是主要自殺群,另一個大宗就是學生,平均一天有16個學生自殺,因為他們課業壓力比我們還要重很多,學校更難進,考試更多,你要考進一間好學校,平均分數要90分以上,有許多學生受不了沒完沒了的考試就選擇以死解脫,這實在是很可怕的事情。


教育的本質是什麼?是要讓人學習與增長知識,不過在以升學為主要考量的教育體制之下,學習知識變得沒那麼重要了。你去唸書不是為了學習,而是為了考試考高分,才可以進入好的學校,可以拿到那張畢業證書,可以找到好的工作,可以住大房子開好車子賺很多錢,這樣人家就會說你成功了。這應該是很多有這種教育體制的社會,根深蒂固的觀念。於是我們看到戲裡的無聲火就是以這種規則為最高指標的學生,管他是什麼意思,背起來就對了,然後在全校面前出醜,他畢業後也是這樣去努力的,把所擁有物質上的東西當作成功與否的標準。這是無聲火的錯嗎?不是,是我們這個社會教他的,他的興趣是什麼?電影裡完全沒提到,因為他被教成只有好成績和豪宅名車才能肯定他這個人的價值,其他的都不重要。無聲火代表的是大部分人的觀念,也因此不想這麼做的藍丘、法罕和拉加在別人眼中就像是三個傻瓜,失敗者。

法罕和拉加他們的困境代表了許多學生的困境。因為家庭和社會的期望,使得法罕要去犧牲自己的興趣,唸工學院當工程師。你不能為自己而活,因為你的家人為了讓你成為一個工程師他們寧願犧牲自己,你在這樣的期望之下不可能不去當工程師,而你對自己的期望就必須被放棄了。我們有多少人是放棄自己有興趣的科系,因為父母說讀這個沒前途,而去念個自己不怎麼喜歡的科系,畢業後做個自己厭惡的工作,應該不少吧。所以你在學校裡學的東西都不是「知識」,只是通往別人期望的車票。而拉加雖然沒有這方面的衝突,但是他也是為了要改善家裡環境去唸書,而不是單純為了學習去唸書的,他的受教育歷程承載了很多額外的壓力,所以儘管他很愛電機,他的成績也不好。他們死活都想拿到的那張畢業證書,不是證明你學到了什麼,反而成為別人對你評判的標準,就像老強加先生,即使他已經很有錢了,別人還是會在他背後說他沒讀書。你追求學歷勝過追求知識,你追求自己不喜歡的生活勝過追求自己喜歡的生活,這完全是本末倒置的事了。而藍丘則是帶來改變的人,他去唸書不是為了文憑和工作,而是他想學習,想追求知識,光明燦爛的未來不是他追求的目標,他想學的也不是死板板的東西,而是對人類有用的知識。他的態度大大的衝撞病毒教授所信奉的原則,但最後靠著他的研究,救了教授女兒一命,讓教授也能體驗到,知識真正的價值,不在於成績單上的名次,而是能夠幫助人,這樣的知識,才更有意義。


我看到有一篇影評說得很好,作者說這部片子的結尾,藍丘成了科學家然後因為發明專利賺很多錢,成立了一間能夠貫徹他的理念的學校太過理想化,藍丘能做到這些事那是因為他是天才,普通人只能選擇自己擅長的事而不是喜歡的事,因為有時候你喜歡的不見得是你擅長的,這些我都同意。藍丘是天才,他可以把喜歡的事做得很好,但其實大部分的人都是普通人,有時候興趣是不能當飯吃的,要屈服於現實,去做不喜歡但是至少做得好的工作,來支持你的興趣。但是我認為這樣充滿美好理想的結局也沒什麼不好的,這部電影本來就是在對現今印度教育體制做出溫和的抗議。劇中有三個自殺的學生,一個是無法順利畢業的喬依,他和藍丘一樣是不按照規矩走,去研究被認為是對成績沒有幫助的東西,最後他沒有像藍丘一樣衝破體制的束縛,而是選擇上吊自殺;還有一個是病毒教授的兒子,他和法罕一樣,他的興趣和父親的期望相衝突,他沒有像法罕告訴父親自己真正的想法,勇敢追求自己的夢想,而是選擇跳火車自殺;最後一個是拉加,他沒辦法畢業拿不到文憑,他的人生就沒有存在的價值了,又不願意背叛朋友,絕望之下於是跳樓,只是他很幸運的揀回一條命,最後終於有了體悟,他不願意作弊,沒有拿到文憑無所謂,他在面試的時候說真心話,沒有得到那份工作也無所謂,因為他知道自己的價值並不只是建立在工作和文憑上。像他們三個人一樣去自殺的學生很多,但是像拉加一樣幸運的學生卻很少。這部電影在傳達一個理想,一個希望,就是人生成功與否,衡量標準不只有一個。你要像無聲火一樣選擇用物質去衡量也沒什麼不對,那本來就是價值的一種。但是如果你願意選擇另一種標準來看,那麼這樣的悲劇,是不是就可以減少了呢?是不是就會有一個孩子,在把脖子放進繩圈裡時,會想到其實我有其他的選擇,而救自己一命呢?那些自殺死亡學生的父母,如果時光可以重來,他們還會覺得成績比任何事都重要嗎?就像法罕的爸爸最後要把禮物從筆電換成相機,病毒教授對剛出生的孫子他的期望是「去做任何你想做的事」。法罕對父親說,他當工程師會很痛苦,他當攝影師,雖然住小一點的房子,開小一點的車子,賺一點點錢,但是他會很快樂,這不也是一種成功嗎。我覺這是這部片子,想要傳達給觀眾的,不只告訴學生們,也是告訴大人與這整個社會。

這是一部笑中帶淚的電影,裡面主角們的友情和親情真摯溫暖。劇中當然有印度電影的標誌歌舞場面,但是和其他電影比起來已經少得多了,另外用很輕快溫柔的歌曲去搭配。印度電影之所以會有這麼多歌舞場面,除了歌唱和舞蹈一向和印度傳統及文化密不可分,在印度看電影是一項廣大窮人也消費得起的重要娛樂,而印度人民種族和各地方言眾多,很難讓全部的觀眾都聽得懂,字幕的話又受限於人民識字率不高的因素沒辦法打,所以用歌舞來表示劇中人物的心情是比較好呈現的方式。但過多的歌舞場面有時候會讓電影的節奏變慢,或是根本就很突兀,而三個傻瓜裡面的歌舞場面我覺得只是點綴的作用了,這樣其實剛剛好。三位主角的演出很自然,最棒的當然就是飾演男主角藍丘的Aamir Khan了。Aamir Khan是寶萊塢天王,能演能導,在印度的影史票房排行榜裡,他的電影三個傻瓜和Chajini分佔第一名和第三名,他那個清澈的大眼睛和隨性開朗的氣質(而且超帥的!!!),讓人很難想像其實他已經快46歲了!病毒教授比他大5歲而已!再加上片中如詩如畫的印度風光,這是一部很溫馨感人又可愛的電影,非常值得一看,也可以改變不少觀眾對印度電影的刻板印象。

三個傻瓜是我這幾年看過最喜歡的電影之一,強烈推薦。

2011年1月24日 星期一

告白

我一直覺得日本電影很厲害的就是,它能營造出一種很特別的氣氛,一種「不正常」的詭異感,那是任何其他國家都學不來的感覺,比較相近的會是韓國電影,但在讓人不安的氛圍營造上,無論是cult film或是恐怖電影,還是日本電影技高一籌。前一陣子引起很多討論的《告白》就是最好的例子。

這部電影是改編自日本新生代小說家湊佳苗一名驚人的處女作《告白》,它講的是一個失去女兒的國中老師,決定要用自己的方式向害死她女兒的兩位學生報仇的故事。這本書不厚,我花了一個晚上就讀完,因為不看到最後我根本不願意停下來。由森口老師看似稀鬆平常的學期末閒談開場,卻一點點撕開和樂的假象。書裡沒有什麼血腥或暴力的描寫,就連角色在告白自己的心聲時的語氣也十分平淡,卻從一開始到最後一句話都給人變態的感覺。書中的角色,沒有人可以被稱為好人,連一般的人性,也在不同的背景和轉折之下變形。殺人的理由不再需要血海深仇,奪取性命可以是實驗和遊戲。這個故事不講人生多美好和人性光明面,而是把這些角色最純粹的黑暗面呈現給你。

我是先看過告白的原著再看電影的,所以劇情對我來說沒有爆點,但是一點也不減我觀影的樂趣。當初知道有電影版時我有點好奇要怎麼把原著裡大量描繪角色心理狀態的敘事法搬上螢幕。同樣是在講女教師對學生復仇的情節,《肅清之門》會比較適合影像化,因為它充滿了暴力的場面,至少拍成電影會很有《大逃殺》式的娛樂性。我今天終於有空去二輪戲院看了這部上映以來引發話題的片子,不只在日本和台灣受到好評,甚至進入今年的奧斯卡獎最佳外語片提名的入選名單(雖然我很懷疑這部片子的題材,演藝學院那些老古板受不受得了,但希望它得獎)。劇情改編得不多,也因為影像化而刪去了一些,基本上和原著是兩個不太相同類型的作品。電影的節奏其實是比較緩慢的,但是絕對不會無聊。乍看之下很像我們刻板印象裡的日本,裡面有井然有序的街道,鏡頭和畫面都很乾淨整齊,年輕的學生們看起來充滿朝氣,曾經執導過《下妻物語》和《令人討厭的松子的一生》的導演中島哲也,運用大量慢動作的鏡頭,去強調劇中人物的動作和物體,反而顯出一股病態的美感。雖然沒有很多血腥的場面,但是有血出現的畫面都因為刻意誇張呈現而特別顯眼,更加怵目驚心。還有那幾段殺人的畫面,在慢動作鏡頭的強調之下,看起來竟然帶著恐怖的詩意;劇中有幾場戲,像是直樹在房間裡發狂那一段,明明就是最不正常的情節,用的卻是卡通式配樂和那種黑白喜劇時期的快動作鏡頭,還有全班同學明明就因為森口老師的告白而處在緊繃情緒之下,卻隨著白目教師的熱血發言鼓掌大笑,青春洋溢的跳著歌舞,荒謬到讓人不寒而慄。另外我看過一篇新聞報導說告白是在講罷凌問題,我覺得那位記者根本就沒看過告白或是看不懂。告白在講的,是人性的扭曲與黑暗面,霸凌是一種過程不是本片的重點,如果要專門講霸凌,重松清的《青鳥》會是更合適的選擇。


幾位主角並不是沒有身而為人的情感,只是他們的情感都十分偏激,因此引發的行為就更讓人覺得害怕。修哉傷害了這麼多人,只是為了要讓拋棄他的母親注意到他,就像森口老師說的,「你的對象一直只有母親,受害的卻是母親以外的人」;直樹明知愛美沒有死,卻還是把愛美扔進泳池,是因為他不想當修哉口中「失敗的作品」;直樹的母親則是現在怪獸家長的代表,溺愛自己的孩子,那種老梗護航「我兒子很乖的,他是被朋友帶壞」是她在知道兒子害死人後的反應,只有自己的兒子最重要,對於失去女兒的森口老師完全沒有同情心,最後在知道直樹是故意將愛美害死之後無法接受她「善良的兒子」會做下這樣的事,在寫下端正的遺書之後拿起菜刀轉身上樓要和兒子同歸於盡;森口老師算是最能讓人感同身受的角色,愛女被害死,兇手不但沒有懺悔還大言不慚,而法律又保護這些惡性重大的「小孩」,所以她才會開始復仇之路,利用修哉和直樹的弱點,對他們進行制裁,讓這些無情的孩子知道所謂生命的價值。

這裡也反映了日本社會如今對越來越嚴重而且匪夷所思的少年犯罪問題,那種束手無策的無力感。這幾年日本發生許多駭人聽聞的少年殺人案,有殺同學的,殺父母的,殺路人的,而大人們根本就不知道這些小孩到底發生了什麼事也無法控制,下修犯罪判刑的年齡也無法遏止這股腐蝕的毒流蔓延。修哉這個角色代表了現在這些讓大人們害怕的年輕人的形象,很聰明知道很多事情,但是他的道德觀很薄弱,感情很空洞寂寞,雖然是一副好學生的模樣,但其實他只是在扮演社會對他期許的角色,那並不是真正的他。真正的他是個心裡除了媽媽什麼都沒有的人,看似甜蜜的戀愛只是無聊的消遣,生命對他來說並不重要,所有的人都是笨蛋,「沒有人教我殺人是錯的」,愛情不是真的,友情不是真的,只有對母親的感情是真實而且唯一重要的。而班上的同學,有多少人只是因為修哉對自己犯下的錯完全沒有在反省才去欺負他?他們有比修哉和直樹更知道生命的價值嗎?大部分都是為了全班一起起鬨引發了每個人性格惡劣的那一面,或者是害怕不加入霸凌行列自己也會遭殃,才去霸凌他,無辜的美月不和大家一起欺負他,那就一起被大家欺負。我覺得他們其實都和修哉一樣的無情,只是他們還有基本的道德和法律束縛他們不至於做下太不可收拾的事。


美月在書中,有比較完整的動機說明為什麼她要害維特,除了她是犯罪崇拜者,她從小喜歡直樹,而且她知道維特這些熱血教師的行為只是為了陶醉在這樣的自我形象裡而不是真的關心學生。在電影裡她的動機是不明的,但這樣也剛好顯示出現在年輕人為惡的另一個問題,那就是根本不需要為什麼,想做壞事就去做壞事,就這麼簡單,而體制也無法解決這樣的問題,「殺個人也沒什麼,反正少年法會保護我,我不會被判死刑」,很多事情不是用法律就能處理的,就算關他們甚至處死他們,他們不見得會認為自己有錯或是懺悔,你是無法用法律強迫他們長出良心和道德的。這也是讓大人們害怕甚至討厭年輕人的原因,就是他們根本就無法理解年輕人,也無力掌握和控制年輕人。修哉在劇中說過幾次的「開玩笑的」,就是年輕人這種對生命道德情感不在乎的態度,而最後森口老師則是在修哉得知自己親手毀掉最重要的東西後崩潰時也補上這句,正是她這個大人對這個帶給她痛苦的年輕人最好的報復和教育。

這部片子可以說是用五彩繽紛的糖衣包裹著毒藥。除了清新乾淨的畫面,交錯卻不混亂的剪接,配上各種有時輕快有時沉重又帶著淡淡哀愁的音樂,還有Radiohead的Last Flower當主題曲,如果換個劇情的話就會是一部美美純愛電影,偏偏卻能讓全場觀眾在最後10分鐘鴉雀無聲,一直到開始跑片尾字幕後才心有餘悸的吐出一句「好可怕喔」。本劇的幾位演員演出也都很出色,無論是失控或是歇斯底里的表現都能產生讓觀眾坐立難安的效果,特別是松隆子那種看似平靜其實內心無比怨恨的感覺十分傳神。

現在的年輕人跟以前不一樣了,誰說小孩很單純的?能毫不留情的攻擊他人的傷痕和痛楚的,往往都是小孩,你看過小孩多麼惡毒的取笑別人的話,你就會明白我在說什麼。現在看到層出不窮的少年飆車砍人、校園暴力、虐待動物、犯罪事件,我有時候看到這些新聞都會有乾脆把這些死小孩都丟進焚化爐裡燒一燒算了省得禍害遺千年的想法,我想我應該不是唯一個這樣想的人。或許有一天,受不了的大人們會讓BR法會不只存在電影裡呢?

開玩笑的。

2011年1月23日 星期日

Massive Attack 訪問翻譯 The silent treatment

通常音樂人會以自己的音樂和聲音對事件表達抗議和態度,這次Massive Attack要用無聲的抗議來表達他們的立場。我今天看到一篇3D去年9月的訪問,同樣是談到以色列與巴勒斯坦問題的文章,是有點嚴肅,雖然我也想翻譯一下上次看到那篇他一早醒來發現家裡像被槍打到一樣亂七八糟的歡樂訪問,但是太長了,以後再說吧。這篇加減看囉。


原文在→這裡,雖然翻譯得不好但同樣的請勿轉載

﹀﹀﹀﹀﹀﹀﹀﹀﹀﹀

無聲的論述
Massive Attack的Robert Del Naja告訴William Parry為什麼他要抵制以色列。

這個為了回應以色列對待巴勒斯坦人的方式,而針對以色列發起的文化抵制行動,是以當初對南非種族隔離的抵制活動為原形,透過西方知識份子、學者及藝術家的參與,對這數十年來的虛偽政治猜謎遊戲投下陰影。幾位國際知名的人物如Naomi Klein和Ken Loach已經回應了這樣的呼籲,現在英國最成功的樂團之一,Massive Attack,也公開的支持這項抵制行動。

"我一直認為這是唯一的出路。" 當我在倫敦Fitzrovia區的Lazarides畫廊遇見樂團的主唱Robert Del Naja時他這麼告訴我。Del Naja是一個藝術家同時也是位音樂人,他的臉和手指都沾染了顏料。他的數十幅畫作散落在木頭地板上等著乾掉。"這是一個曾在許多國家運用過的方式。這是一件值得去進行的事,因為它提供了所需的連續性的壓力。"

音樂家們有藉由整合群眾來支持政治目標的歷史。全球反種族隔離運動在音樂人們開始支持之後,一瞬間便得到這項運動迫切需要的力量。United Against Apartheid的藝人們在1985年發行的單曲"Sun City",以及1988年在Wembley為曼德拉70歲生日舉辦的致敬演唱會,將這個理念投入數百萬普通人的家中。

''我認為音樂人扮演著重要的角色,''Del Naja說,''我發現我參與的越多,這項活動就變得越實際。我記得我去參加 '藝術家反對種族隔離 Artists Against Apartheid' 音樂會,還有大概差不多時間舉辦的 '搖滾樂反對種族主義 Rock Against Racism' 音樂會。像是the Clash和the Specials這些樂團在那些日子裡,對年輕人的心靈有很大的影響。'' 這些經歷到如今仍很明顯的出現在Massive Attack的表演中。這個樂團典型的節目,是猛烈的融合了音樂與在螢幕上閃動的政治訊息和統計資料,而樂團更是常常支持人道主義的相關議題。

第一次發出抵制呼籲的,是五年前巴勒斯坦對以色列的學術與文化抵制運動,但真正開始一系列發展活動是發生在2008年到2009年冬天的迦薩戰爭,為這個活動贏得越來越多的支持。在今年(2010年)五月以色列對加薩自由艦隊發動了致命的突襲之後,幾個主要的藝人,包括了Pixies、Elvis Costello和Gorillaz,取消了在以色列的演唱會。八月的時候,150位愛爾蘭的視覺藝術家也保證將不會在以色列辦展覽,但是音樂人一直是這項抵制行動的國際支持者裡最顯眼的。

然而他們的觀點並不完全一致,其他的音樂人,從Elton John和Diana Krall(Costello的妻子),到Placebo和John Lydon,拒絕取消在以色列的演唱會行程。有些人則堅持和以色列來往會更有效果,而這是Del Naja所反對的看法。"我們曾被邀請到以色列演唱但我們拒絕了," 他說,"有人問說 '如果你不在那裡演出,那你要怎麼去那裡做出改變呢?',我說 '聽著,當巴勒斯坦人沒有同樣的機會去得到以色列人獲得的基本權益時,我就不能去那裡演出。' 我認為最好的途徑是抵制一個看起來像是要不顧一切執著於毀滅性政策的政府。這很讓人難過,因為我們曾在以色列碰到一些很好的人,這是一個困難的決定。''

除了藝術圈,越來越多工會、學生組織和教堂也都加入了抵制、撤資與制裁(Boycott, Divestment and Sanctions, BDS)的活動。甚至一個以色列的組織,從內部抵制(Boycott from Within),也支持這項行動,他們指出 ''政府的政治議程只有在維持現狀的代價變得太高才有可能改變.....因為目前我們社會裡的冷漠使得這種改變是有必要的。".

"我們並不是要實現快速解放,'' Del Naja承認,但他說重點是要 "提供一股壓力,所須的持續性壓力。" 而國際社會的孤立和經濟制裁的威脅是無疑是開了第一槍:一項對發起或支持抵制以色列行動的以色列公民處以重罰的法案,還有另一項做同樣事情的外國人,像Del Naja,禁止他們進入以色列十年的法案,最近在以色列的議會the Knesset通過一讀審查。

"這項抵制並不是針對以色列人民的侵略行為," 他說,"而是針對政府和政策。我們要去提醒每個人這件事,因為這很容易就會被指控為反猶太人,但其實不是如此。"

︿︿︿︿︿︿︿︿︿︿

果然只要談到以色列的問題就會特別敏感,在這篇文章刊登之後,一堆鄉民也在文章下面吵成一團,有人認為3D做得對,以色列的確在巴勒斯坦問題上太過強硬,之前攻擊巴勒斯坦人道救援物資船隻的事情也做得太過分;也有人認為3D是歧視猶太人的種族主義者。作者在他的部落格裡→這裡又刊登了一小部分3D更深入的看法:

﹀﹀﹀﹀﹀﹀﹀﹀﹀﹀

更多關於Robert Del Naja抵制以色列的訪問:

我之前刊登在上個禮拜的雜誌裡訪問Robert Del Naja的文章,在New Statesman網站上引起了一陣討論,關於Massive Attack主唱為什麼要加入文化抵制以色列活動的更深入想法,讀者們或許會有興趣:

我不在這個時候去以色列演出的主要原因是出於感到挫折。我認為以色列有權主張他們的國家安全,就像巴勒斯坦人有權主張抵抗佔領一樣重要。以色列在這個無止境的僵局裡是佔上風的一方,同樣的他也有能力去打破這個僵局來開啟一個有意義的和平進程。當然,為了停止火箭攻擊你停止在屯墾區的建築工事和減輕經濟封鎖,希望哈瑪斯承認以色列的合法性,你開啟一個關於難民返鄉和他們國家合法性的有意義對話,然後我覺得,你或許會有個機會,讓所有人都坐下來,除去更進一步武裝對抗的需求,記起並且尊重這個被佔領地區尋求主權的權力。

如果歐盟和美國對以色列施壓,使它改變和造成封鎖的結束,我們或許能夠達成什麼目標。那股壓力也應該來自從裡到外各方面的文化,所以對我來說,在現在仍有道牆和對這整個國家的人民經濟束縛的時候回去Tel Aviv並不太合適。

Massive Attack之前在以色列演出過兩次,在黎巴嫩和敘利亞也是。2005年Del Naja在Primal Scream的募款演唱會上遇見希望基金會的原始共同創辦人Karma Nabulsi之後,樂團就曾經為了聲援這個和年輕的巴勒斯坦難民一同工作的基金會辦過多場表演。Del Naja將基金會的工作視為將樂團的支持轉變為實質結果的方法:"希望基金會超越了政治而真正的去處理問題。" 他這麼告訴我。

我也問了Del Naja樂團的其他成員是否也支持抵制行動:

沒錯。我們所有的人都對不間斷的衝突感到失望和痛心,而且對於英國似乎沒有對這個地區有什麼連貫的外交政策和積極作為感到挫敗。

︿︿︿︿︿︿︿︿︿︿

看完這整篇文章,就像我之前翻譯那篇3D Vision一樣,我再一次的覺得3D的想法太過理想化了,他似乎把最後大家坐下來好好談當成是一種以色列 / 巴勒斯坦問題的終極解決方法,但是這樣其實是有點不太實際,在雙方的歧見和基本認知完全沒有共識還相互衝突的情形之下,你要如何和根本不想談的人坐下談呢?但我也同意他的話,以色列在這場衝突裡是佔上風並且強而有力的,雖然被威脅所環繞,也的確你的國家安全當然非常重要,但是對於因為你們硬要在那裡建國,還有因為你們在屯墾區的工事和經濟制裁,而失去家園跟土地,流離失所的巴勒斯坦難民,是不是應該要先伸出善意的橄欖枝表示歉意呢?而不是一天到晚都是那種敢碰我拎杯就轟死你那種態度,這樣只會使衝突加劇而已。

Peace.

最後,祝3D生日快樂喔!ˋ(  ̄▽ ̄)ˊ★*"`'*-.,_,.-*'`***"`'*-.,_,.-*'`*★*"`'*-.,_,.-*'`**
過個生日豪放到要貼裸照也太嗨了XD

2011年1月15日 星期六

凝結的瞬間

在台灣要是提到「記者」,聽到的人大概都不會有什麼好臉色吧。記者這兩個字所代表的嗜血、扭曲是非、黑白不分的形象,搞不好過沒多久,就會和「民意代表」這四個字,一起變成髒話的一種。罵別人「你這個人怎麼這麼記者啊」,或許會吃上公然侮辱的官司也說不定。

當然也不是全天下的記者都這麼討人厭,有許多的記者,仍然秉持著專業客觀的態度,去尋找事實真相,揭發違法不公的行為,維護民眾知的權利,有不少記者,甚至是冒著生命危險在做這份工作。根據美國保護記者委員會Committee to ProtectJournalists CPJ 一份調查指出,在2010年,全球一共有44名記者是因公殉職的,另外還有31名記者死亡,無法確定是否與他們的工作有關。這些死亡的記者,有的是被謀殺,有的是採訪中發生意外,有的則是在危險動亂地區遇難。記者的職業風險其實是很高的,因為你要挖出事實真相或是黑暗的一面,就必須要深入事情的核心,常常會得罪人。而記者裡面,冒著最大風險的,就是戰地記者了。


或許是因為受到台灣記者自以為是無冕王的囂張行徑所影響,過去我有一個荒謬的想像,就是那些跑到戰場上去採訪的記者,是不會被子彈打到的,他們身上的記者證彷彿是金鐘罩鐵布衫,只要人家一知道他們是記者就不會打他們,子彈和砲彈也要自己轉彎,否則的話,為什麼會有人,會主動跑到戰場那麼危險的地方去,只為了寫篇文章或拍張照片?戰場上的記者當然沒有那麼所向無敵,在戰場上他們通常會被視為平民,若是遇到想要把現場狀況傳播出去的一方,或許還會有些禮遇和特權,但是他們所碰到的危險,和交戰的雙方是沒有不一樣的。最近期的,大概就是泰國紅衫軍時期,日本記者被當街槍殺的驚人畫面。而戰地攝影記者所遇到的危險,又比文字記者要來得大,因為文字記者可以透過採訪或觀察就寫出文章,而攝影記者必須深入到戰事確實發生的地方,才能拍到照片和畫面。這幾個月我讀了兩本非常棒的戰地攝影記者傳記,分別是羅伯卡帕Robert Capa的《失焦Slight Out of Focus》,以及唐麥庫林Don McCullin的《不合理的行為Unreasonable Behaviour》,就將戰地攝影記者工作的所見所聞一一清楚描繪,讓讀者可以一見戰地記者這個離我們很遙遠的職業(台灣好像沒有戰地記者,每次出事都用CNN的畫面就可以交差,我想這是因為台灣真的很不重視國際新聞)

這兩本書應該要擺在一起讀。Capa和McCullin,同樣都是非常知名的戰地攝影記者,過世時年僅41歲的Capa是20世紀最偉大的攝影師之一,被稱為是定義「戰地攝影」的人;至今76 歲依然健在的McCullin則被認為是當今最傑出的戰地記者,兩人同樣經歷了可怕的戰火,兩人的文字同樣洗練,但是這兩本描述他們在戰場上見聞的自傳內容和風格卻是截然不同,這也反映了兩位攝影師在性格上差異。

 
Capa一生中曾參與過5次重大的戰爭,包括奠定他大師地位的西班牙內戰、中國對日抗戰、二次世界大戰的歐陸戰場、阿拉伯世界國家和以色列為了爭奪巴勒斯坦而大戰的第一次中東戰爭、以及法越戰爭,《失焦》是 Capa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的回憶錄,裡面記錄了他在二戰期間,隨盟軍在歐洲和納粹德國對戰的經歷,行經英國、義大利、法國、德國,包括讓他名垂青史的,諾曼地登陸照片的事件。我覺得他的筆觸十分幽默有趣,也充滿嘲諷,但同時又帶著對戰爭受害者的同情心。不過,就像《危機倒數The Hurt Locker》裡面講到的,"The rush of battle is often a potent and lethal addiction, for war is a drug.",Capa好像也有這個問題。為什麼他要當戰地攝影記者?除了要讓世人知道戰爭的真相,戰地記者的薪水也沒有很高,危險更是比一般記者大得太多,對Capa來說,應該是在戰場上那種刺激的感覺,吸引他不斷的前往。書的第一句話就是「絕對沒有任何需要起床的理由了」,他在安全無戰事的家裡,無聊又沒錢的賴床,一接到要讓他前往倫敦的工作,馬上就想盡辦法,即使說謊鑽法律漏洞也要去。在戰場上我們看到他根本就如魚得水,雖然一切都很混亂很危險,但他似乎挺樂在其中的,再加上他對於拍出好照片的堅持,「如果你的照片拍的不夠好,那是因為你靠的不夠近」,讓他沒有選擇與較安全的部隊行動,而是成了諾曼第登陸唯一隨著第一批登陸部隊在奧瑪哈海灘搶灘的記者(而且他還活著回來,實在了不起),還拍出了106幅搶灘中的照片,雖然後來因為暗房助理在曬底片的時候把烘片的溫度調得太高了,使感光乳劑融化,最後只有8張救了回來,有的畫面還模模糊糊的,卻使這批照片成了攝影界和新聞界的經典,因為戰場上就是這樣的混亂,沒有完美的組織和構圖,沒有明亮的天色和光線,Capa卻捕捉到真正決定性的瞬間。整本書看下來,除了戰場紀實,還有他和其他士兵、民眾的互動,他在那種緊急時刻還能抽個空談個小戀愛,讓人有一種他很喜歡這趟戰地行的感覺。書的最後一句話是:「歐洲戰事宣告結束,絕對沒有任何需要起床的理由了」,正好呼應了戰爭結束後他也沉寂失意了一段時間,這種享受不正常的刺激,對於普通生活反而適應不良的個性。最後Capa死於越南的戰場上,更像是宿命的歸宿。

 
相較於《失焦》的活潑甚至有點輕快,《不合理的行為》就非常沉重。字裡行間裡看得出戰爭對McCullin的心靈,留下多麼巨大的創傷,這本書讀起來就像是他的心理治療報告一樣。McCullin幾乎參加了每一場近代最重大的戰役,數度歷經生死關頭,見過最血腥殘忍的場景,和人心最黑暗的一面。他的個性,似乎無法將他的所見所聞消化掉,反而是累積在心裡,就算別人批評他拍的東西太過殘忍,把這些可怕的景象帶進了一般人安穩的世界裡製造不安,他仍憑著一股信念,像是那句戰地記者的格言:「如果沒辦法阻止戰爭,那就將戰爭的真相告訴全世界」,不斷的再回到每一個衝突發生的最前線,拍下來帶回去,希望能因此發生一些影響力,而這些影像也不斷的對他造成傷害。他也和Capa一樣,無法過太安逸的生活,在家鄉拍拍廣告賺的錢比較多,還是想辦法要回到戰場去,對於英國政府,因為害怕他的照片造成太強大的影響力,而禁止他參加福克蘭群島戰爭的報導,會那麼憤怒不滿。McCullin用他很細膩的文筆,將他所見到的所感受的呈現給讀者,同時也非常仔細的,剖析自己的內心,還有因為婚外情對家人的愧疚與悔恨,是誠實又動人的。我想McCullin是有一點自毀傾向的,在書中他提到很多次戰地殉職的記者們,有些有名有些無名,有些他不認識有的是他的好友,每一次他似乎都會問:為什麼不是我?或者像是他錯過了北愛爾蘭的血腥星期天,他寫說「或許命運之神又插手了」,我想他就是認為自己沒有像很多知名的戰地記者死在戰場上,是上天或命運想要他做出什麼事情的,也正是如此,他會這麼辛苦的承受內心的煎熬,帶著一顆最敏感的心,一次又一次的前往拍出這個世界最不堪的一面。

 
除了這兩本書,要另外介紹一下之前國家地理頻道推出的紀錄片:《第二次世界大戰啟示錄APOCALYPSE- The Second World War》,收錄了非常多珍貴的二戰歷史鏡頭,還有非常哀傷又動人的配樂,是我看過最棒的二戰紀錄片之一了。這部紀錄片的最後,就有好幾個負責拍片的人出現在其他人的鏡頭裡。這些人帶著笨重的攝影機躲來躲去,在槍林彈雨中冒死紀錄下歷史的一刻,那專注的身影讓人非常敬佩。

過去有很多照片改變了歷史,例如越戰時期美軍在美萊村的屠殺照、被俘虜的越共遭當街槍決等等,如今的戰爭,在政府管制新聞的情形之下,已經看不太到那些震撼人心的戰爭片刻了,因為這些發動戰爭的政府都清楚知道,一張照片裡凝結的瞬間能夠帶來多麼大的威力。失焦和不合理的行為這兩本書,不只讓我們看到兩個有著過人勇氣的人,為了紀錄真相而做出的努力,還有最重要的,也是他們和其他英勇的戰地記者們想要傳達的,戰爭的可怕和戰火下受害者的血淚,這才是最讓人得以深思和反省的。

2011年1月10日 星期一

火線重案組 The Wire 第五季

上個月,Cinemax終於播完全部的火線重案組了。最後一集播畢,想到以後就看不到這個影集了,突然覺得有點失落。


老實說,在第四季達到整個影集的最高峰之後,我覺得第五季是有點後繼無力的,當然還是非常傑出,勝過絕大部分的影集最佳的一季。第五季的故事我覺得是寫實到可悲了。這幾年經濟不景氣的狂風吹向全球,即使強大如美國也難以倖免,各地方政府負債累累財政困難,原本就不富裕的州和城市更是慘兮兮。在第五季裡,本來就貧窮的巴爾的摩市,新上任的市長Carcetti接下了教育經費赤字的大洞,為了不讓巴爾的摩的教育體系全面崩潰,Carcetti決定犧牲警察。之前加薪的承諾不僅沒有兌現,連加班費都發不出來,整個警察局厲行cost down運動,汽車壞了不給修不保養,Jimmy還得坐公車去犯罪現場,需要的偵查和跟監的行動,因為沒有加班費所以也沒有人力去執行,案子破不了,警察領不到錢士氣低落。上頭的人看見犯罪率沒有起色又逼他們要開始在數字上動手腳,不然會危及市長的州長競選。我想很多警察看到這一段一定心有戚戚焉。我一直認為當警察是需要有一份正義感和使命感的,因為這是份危險又辛苦的工作。在警察板或國考板,常有人大聲表示自己只是為了掙一口飯吃才去考警察(因為在台灣的國考裡警察是相對好考的),還說當警察對他們來說只是份工作,他們不想多花額外的心力,他們只想順順利利的上班下班,每個月有錢可以領就好了,警察的使命感只是個笑話,每次我看到這樣的言論都很生氣,而且為我們的社會感到悲哀,因為有這樣想法的警察還不少。我當然譴責有這樣想法的人,因為在台灣國家待你不算太差(去看看菲律賓的警察就知道台灣多好),而且警察代表國家行使公權力,所負的責任重大,本來就應該有更高的道德標準。但是這也不代表錢就不重要,為了要抓犯人我沒錢領也沒關係,這樣去要求警察實在太天真又太無理了。不像CSI裡那種穿著光鮮亮麗的衣服和高跟鞋,在犯罪現場甩動一頭美麗的秀髮,或是戴上墨鏡說出幾句華而不實的台詞的那種「警察」,那種像超級英雄般形像,我覺得火線重案組裡給我們看到的警察,常常都在說一件事,就是這些警察其實和我們一般人沒有兩樣。他們也會說屁話,他們會幹蠢事,他們很多人都有道德瑕疵甚至是混蛋,他們會喝到吐喝到醉倒路邊或酒駕(當然酒駕是不對的但是Jimmy第二季裡酒駕那一場戲真的太好笑),他們會違法,他們會和家人跟朋友吵架,他們會因為薪水不夠支付房貸學費贍養費而生氣,就像一般人一樣。他們不是英雄,他們也想要抓壞人,但是當你沒有給他們最需要的支援和應有的報酬時,你要如何要求他們去做一個超級警察呢?我們自己也做不到。


對這樣的情況感到痛心和無奈,Jimmy決定要靠自己去改變。Jimmy是在第四季時,因為Bodie的死而決定回到專案小組,雖然他對擔心他會因為太過投入辦案又把生活搞得一團糟的Daniels說,他知道怎麼調適工作和生活了不會搞砸,但是那個看起來很有自信的笑臉下其實是一顆瘋狂的心。他太過執著於要抓到Marlo了,所以不擇手段的製造假的連續殺人案,把事情鬧大,得到的資源用來辦Marlo的案子,還有其他因為經費短缺而辦不下去的案子。用一個瞞天大謊來做「警察工作」,根本就是狗急跳牆,很可悲,而當所有的警力出動只會了一件不存在的案子,真正需要辦的案子卻被調走人力,事情越來越不可收拾,這種的情況是Jimmy當初想不到也不樂見發生的。不過謊言的後果並不只由Jimmy承擔,因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政治算計,所以最後大家一起合力演一齣戲讓這件事結束,不只荒謬,還很可笑。事實和正確的重要性比不上警察局和市政府的面子跟前途。

另外,在第五季也出現了記者這條故事線。而且他們的重點不是放在其他的媒介,而是報紙。報業是一個幾乎要被宣告死亡的產業,或許再過個幾十年我們就沒有報紙可看了,戲裡的巴爾的摩太陽報也面臨了困境。經濟不景氣再加上業務萎縮,被裁員的裁員,被逼優退的優退,記者素質下降,新聞的品質也越來越不好,甚至犯下新聞業的大忌:造假(或許在台灣不是)。在網路和電視台的衝擊之下,報紙的市場越來越小,記者們就像戲中那位有原則又無奈的編輯Augustus Haynes所說的,待在越來越小的池塘裡,總要想辦法跳到大一點的池塘,才不會被淘汰。於是那個新記者Scott Templeton,為了有表現,無視於新聞的本質,應該是要向民眾傳遞真實的訊息,而去跟著Jimmy的假案子造假新聞,報社高層為了得獎,為了提高報紙銷售量,也把自己的利益擺在事實真相之前,將新聞的價值毀滅。Jimmy說他們都很可悲,但至少Jimmy的理由還比較能讓人接受,那個記者就真的毫無新聞倫理可言,他應該是這齣戲裡我最討厭的一個角色。這裡也讓大家看到,當握有公權力的人和掌握媒體的人,企圖要隱瞞、扭曲事實真相的時候,民眾其實是一點辦法也沒有的,甚至無法查覺的,手握權力的人,還是要靠他們自己的良心和道德做自己行為的最重要防線。


至於結局,我們當然希望巴爾的摩能夠變成幸福城市,沒有幫派也沒有毒品,人人過著快樂的日子。不過這是火線重案組,它給觀眾的是一個似乎什麼都沒有改變的結局,給我們看真實世界。當初專案小組費盡心思讓巴斯戴爾集團瓦解,但是Marlo王國就接手掌管街頭,現在專案小組用極端方法和Lester跟McNulty換來 Marlo王國的末日,其他的毒販繼續接手;為非作歹的律師找到了漏洞,能夠繼續為非作歹;原本以為Burrell走了警察局可以有新氣象,結果堅持不再玩數字遊戲的Daniels被政治鬥走,換來一個更華而不實的Valchek,而原先被大家恨得牙癢癢的Rawls則是被高升了;第四季的孩子們,有的在監獄和寄養家庭裡失去了原本的善良與溫和,有的墮入街頭舔血的生活,有的被捕,有的沉淪毒海;假造新聞的記者,不但風光的用假新聞得了獎,揭發他的人還被調走。所有骯髒污穢不堪的事似乎都沒有得到解決,反而是不斷的繼續循環。

但是我們仍然可以看到希望。例如幸運被收養脫離街頭生活的Namond,在正常的環境之下有個家、接受教育,擁有和他的同伴不一樣的、真正的前程;長期受到Lester跟McNulty薰陶的Sydnor留在體制內奮鬥,宛如成為McNulty接班人般的跑去向法官揭發不公平的事情;在第一季出現時毛躁幼稚的Carver,在這幾年的歷練之下成為成熟的警官;因為誤殺事件而被迫離開警界的Pryzbylewski,成為一個受學生敬重的好老師;報社裡懂得新聞倫理的年輕記者,成為有衝勁的新編輯;而最棒的當然是Bubbles,從第一次出現都是個墮落的吸毒者,在誤殺同伴的愧疚與折磨之下獲得新生,他的懺悔與贖罪之路很辛苦,但最後他也終於能夠離開地下室,被家人所接納。他從地下室樓梯走上來和他的家人一起用餐的路花了很多很多的時間才達成,但就好像從黑暗中走向得來不易的光明一樣,即使是最底層最污穢的垃圾也有得到救贖的一天,是讓人最感動的一幕。

當然這部影集裡的每個角色都很立體很有趣,但我要挑出幾個有活到第五季讓我們看到他們的結局的角色來特別介紹一下。

Φ Omar Little


Omar毫無疑問的是這部影集最棒的角色之一,大概也是電視史上最棒的角色之一。他是個專搶毒販的搶匪,他是個不講話光是盯著你就能把人嚇到尿褲子的硬漢,快速精準又凶狠,你絕對不想成為他的目標,被他緊咬不放的Stringer Bell是最好的證明。他有自己的街頭原則和格調,相較於其他六親不認幫派份子,Omar對朋友對愛人都十分有情有義,對於鄰里也會照顧,當小毒販士兵們喊著「Omar來了!」的時候所有的人都要趕快抱頭逃竄,他就像是毒販童話故事裡大野狼,頭巾和獵槍還有打在膝蓋上的傷口就是他的名片。喔對了我有說過他是個同性戀者嗎?他徹底顛覆了同志的螢幕形象,電影電視史上的同志們大概沒有人比他更強悍更冷硬的了,之前我說OZ的Keller才是,我錯了,在Omar面前Keller只有乖乖挨揍的份。最後他的死亡太過突然,讓我完全無法相信,不過這就是街頭生活,你永遠不知道你會死在哪個人的手裡。

影集的最後,街頭小混混們不知道曾經呼風喚雨的Marlo是誰,但仍在談著被添油加醋過而且越來越誇張的Omar之死,那將會是在巴爾的摩最被討論故事。Omar雖然不在了,但是傳奇永遠不死。

Φ 孩子們


在第四季裡的四個孩子主角,在這季裡各自有不同的命運。四個人裡面,最有趣的角色其實是最不討喜的Namond。他的父親是在街頭有著響亮名聲的Wee- Bey,他的母親希望他能夠像父親一樣投入毒品事業,當個真正的男人。Namond扛著家人的期待,儘管他其實是個膽小軟弱的人,還是要裝出強悍的樣子,在班上搗蛋,在朋友間當老大,但其實他沒有Michael的冷酷果決,沒有Randy的機伶,也沒有Duquan的善良,但是他有一個其他夥伴都沒有的運氣,雖然進了實驗班,卻被Colvin發現他的本質不壞又聰明,願意給他一個重生的機會,在他母親逼他扛起「男人的責任」時拉了他一把,讓他不是步上父親的後塵去坐牢,或是死在街上。

Namond被收養是童話般的好運,其他小孩是現實的殘酷。Randy是人在江湖身不由己的最佳代表,他其實是個很乖的孩子,很有生意頭腦,會運用老師教的技巧去賭博賺資金做生意,只想賺點錢的他卻被捲入命案中,最後背負告密者的烙印,第五季他只有短短幾個鏡頭卻讓我們看到他在收容團體和監獄的扭曲之下,已經失去了最初的單純和開朗;Duquan是另一個讓人感到心酸的角色,他無處可去,Michael收留了他,和Michael的小弟Bug三人宛如一家人般的生活在一起,雖然Michael保護他讓他衣食無缺,但當Michael無法再當他的靠山時,他不夠強壯可以靠拳頭在街頭生存,他不夠學歷和年齡去找工作,最後只能和那些毒蟲混在一起墮落,欺騙幫助他的老師,沒有從社會底層翻身的機會;Michael雖然成為Marlo的士兵表現優秀,他有頭腦去質疑上面的人,但卻被懷疑出賣大家而遭到追殺,最後他們的小家庭被迫各奔東西那一段很悲傷,就算再怎麼堅強,他們也都還只是年輕到連工作都不能找的青少年而已。Duquan向Michael道別時他還得假裝冷酷。Michael最後搶劫毒販、在膝蓋上開槍,就像Omar一樣,而Duquan則像是Bubbles。一代新人換舊人,街頭的事情就是這樣不斷重播,只是換了新的角色上台演出。

Φ Tommy Carcetti


在第三季和第四季裡,Carcetti一直是以有理想、改革的優良形象出現,他是個非常有公眾魅力的政治人物,讓人以為他會是一道政壇清流,巴爾的摩新希望,能為這個城市帶來新的力量。但是就像我們常常會對政治人物有太高的期待最後都會失望,Carcetti在第五季裡相信也讓不少觀眾覺得「原來政治人物都是一個樣子」。其實我不覺得他是個壞人,我也不覺得他之前的理想和承諾都是說假的,我甚至會幫他找理由去解釋,想要繼續相信他(可見我們會被一個所信任的政治人物影響那麼深)。政治裡有太多讓人身不由己的事了,當市長也不能完全按照自己的計畫去執政,有一堆人和事要去妥協、談判、交換、衝突,所以很多原則都在這些政治手段中消失了,各種困境也使得他不得不對某些事情做出犧牲。像是教育經費的赤字黑洞使得他不能實現對警察的承諾,因為選舉的壓力使他也和之前的市長一樣開始要求警察們玩數字遊戲,而這是當初他最痛恨的。似乎無論怎麼掙扎,最後總是陷入一樣的泥沼裡。

當然手握權力的滋味也影響了他,為了教育經費和州長談判,做出他認為必要的妥協和犧牲,而這些妥協和犧牲已經不再像當初那麼使他困擾了,他更在乎的是他在電視上看起來怎麼樣,選州長有沒有機會,甚至最後為了自己的政治前途,不惜掩蓋Jimmy的那件瞞天大謊(聰明的是都是幕僚出面去和Rawls跟Daniels談,他自己不出面喬這些事,這顯得他心機更深)。雖然他說等他當了州長對巴爾的摩的照顧會更多,但當上州長以後,鳥事只會更多,情況只會更黑暗骯髒,他真的能夠做到當初他對選民的承諾嗎?影集的最後是他丟下只當了兩年市長的巴爾的摩市,把這個他原本一心想要努力改變的城市交給一個很不怎麼樣的接班人,把警察局交給一個很不怎麼樣的人去領導,把當初他斬釘截鐵說要力挺的人逼走,然後風光選上州長,看得我很感慨。我只希望他在政治路上披荊斬棘的往更大的權力前進時,還能不忘初衷。

Φ Jimmy McNulty


我之前的文章都沒有提到主角Jimmy McNulty,是因為我覺得這個角色很有趣,而且早晚會搞出大亂子,看到第四季的時候我還以為我錯了,結果到了第五季,Jimmy真不愧為主角,弄出了一件讓我看到膽戰心驚、對整個巴爾的摩警局和市政府甩個大巴掌的事。McNulty不是那種人見人愛的主角,事實上他還滿討人厭的,如果讓他來當我的同事我八成會很頭痛,他不合群,不服從指揮,他固執而且我行我素不顧後果,他酗酒,搞婚外情,很容易就因為工作而忽略家人。但就像最後他的長官Jay Landsman在「葬禮」上說的,「如果我發生了命案,我會希望是他來辦我的案子」,他是那種我們希望能夠多一點的警察,他對辦案很專注,他有恆心而且契而不捨,如果不是他跑去向法官告狀,掌握整個巴爾的摩毒品市場的Barksdale集團甚至不被警察們注意,更不會有後來的垮台,如果不是他的決心鬧出假殺人兇手這麼離譜的事,Marlo集團也不會被瓦解。在看完五季之後,我跟小弟說我覺得專案小組真的害了McNulty,第四季他當個巡邏警察,做最基本的警察工作,他顯得滿足而平靜,和家庭的關係也變好,但因為Bodie之死,讓他又燃起對罪犯的憤怒之火,重新加入專案小組,過去那個討人厭的McNulty又跑出來了,就好像這工作是毒品一樣,即使毀滅他的生活也讓他無法放手。

看到第五季我們要問什麼是真正的「警察工作」。數字的升降的確可以做為一種評量的標準,但警察工作的重點不應該只是放在數字上。有時候你想好好做警察工作,卻會因為上級不喜歡你把你冷凍,像是Jimmy、 Lester和他那個兼差當房屋仲介的巡邏警察朋友,或是沒有經費和人手辦案,而根本做不了,或是堅持做對的事反而成了別人的眼中釘,像是Daniels。警察工作,對上面的主管來說犯罪率重案率破案率的升降最重要,對Bunk、Kima這些警察來說是扎扎實實的依照線索依照程序辦案子,對 McNulty、Lester Freamon這些警察來說,則是不擇手段也要把罪犯繩之以法,甚至不惜違法造假,只要能夠破案,過程不是重點。儘管是警察局財務困難使得警察們無法做好警察工作,才逼得McNulty和Lester用這麼偏激的方式去抓Marlo,而他們這樣搞也的確幫助到其他需要加班費去破案的警察,也真的扳倒 Marlo,但當我們看到Jimmy掐住屍體的脖子製造假證據的時候我們的反應應該都跟Bunk一樣的驚嚇,這一切都太超過了。Jimmy和Lester 兩人都對這件事著了魔,最後也都賠上自己的警察生涯。

這齣戲精采的結束了,但是用冷硬的鏡頭,殘酷寫實的劇情,富深義的對白,還有一群優秀的非一線演員,再加上最難能可貴的,對巴爾的摩這個城市的人文關懷,使得這部影集絕對的與眾不同,大部分的影集接觸社會問題,多流於表面,很少有一個影集能夠像火線重案組一樣,這麼深入的去挖掘出這個城市的黑暗面和問題面,而激盪出一種宛如莎士比亞式悲劇的巴爾的摩城市萬象。雖然它從來都沒有得過艾美獎或是其他大獎的肯定,但相信在很多和這部影集一起見證了巴爾的摩的墮落與希望的觀眾心中,包括我,都會毫無疑問的認同電視史上最佳影集的這個榮耀,是歸屬於火線重案組。

2011年1月3日 星期一

天使與魔鬼 Angels & Demons

這篇文我上個禮拜就在寫了,想當作2010年的最後一篇文,沒想到拖啊拖的就成了2011年的第一篇文了。

當初《達文西密碼 The Da Vinci Code》瘋狂大賣的時候我就感到很奇怪,到底為什麼這本書可以引起這麼大的風潮。裡面那個「抹大拉的瑪麗亞的子宮就是聖杯」的大梗並不是原創,1982 年時就有一本書叫《聖血與聖杯 The Holy Blood and the Holy Grail》是以此為主題,而真正的符號學大師Umberto Eco在他的經典小說,1988年出版的《傅科擺 Foucault's Pendulum》裡面就針對了聖血與聖杯裡的陰謀論諷刺了一番;書裡提到的一些歷史考證和符號研究,也被很多後來陸續出面反擊的學者們推翻;關於解密的部分,其實看過Umberto Eco的小說《玫瑰的名字 The Name of the Rose》和《傅科擺》的人應該會覺得達文西密碼相較之下真的算是小兒科;作者Dan Brown在接受訪問的時候不斷的宣稱書中的史料是正確無誤的、這本書可以移到非小說類等等的言論也讓我很不欣賞;更不要說,因為這本書大賣而讓很多人把 Dan Brown拿來跟Umberto Eco比較,甚至是拿Umberto Eco來和Dan Brown比較,這種根本是侮辱大師的事,還有一堆人竟然因為一本小說就去懷疑自己的信仰這種蠢事,都讓我對Dan Brown這個作家和他的作品沒什麼好印象。


但平心而論,這是一本好看的小說,節奏快速刺激,而且裡面關於歷史宗教陰謀的部分,對一般人來說並不困難,即使你對基督教歷史一無所知也看得懂。相較之下,玫瑰的名字和傅科擺就有很大的門檻,並不適合每個人,讀完的人也不見得完全讀懂。我們可以想像達文西密碼會被拍成好萊塢電影的樣子,而事實上也真的被翻拍了(現在只要賣座的小說大概都會被題材枯竭求才若渴的好萊塢拿去拍電影),2006年由Ron Howard導演,Tom Hanks主演的電影版上映了,看起來是金獎組合,其實成果挺不如人意的,爛番茄只有慘不忍睹的25%,我在電影院裡幾乎睡死過去。所以當另一部改編自 Dan Brown小說的《天使與魔鬼 Angels & Demons》要上映的時候我實在沒有太大的興趣。不過之前在HBO上看過之後,發現其實沒有我想像中的那麼糟,雖然這部片子又步上達文西密碼的後塵,爛番茄上只有35%,但和達文西密碼的陳悶比起來,已經緊湊刺激多了,比達文西密碼好看。只是Ewan的戲份太少了!Hans Zimer的配樂非常莊嚴恢弘,小提琴的部分更是增加了不少哀傷的氣息。

劇情是描述,在教宗過世之後,即將選出新教宗之際,教廷受到光明會綁架四位主教及放炸彈的威脅,於是找來了哈佛符號學家羅柏蘭登幫忙解開光明會之謎,希望救出四位主教,並且找出炸彈。劇情並不特別,懸疑性也還好。這部片子其實比較像是升級版的旅遊節目,帶著觀眾滿羅馬和梵蒂岡跑,光是這些古蹟和藝術品的場景就值回票價(不過只限於古蹟的外部,內部都是用搭景的),像是萬神殿、聖天使堡、四河噴泉、(偽)聖彼得廣場等等。同時也描寫到一向很神祕的梵諦岡,一些程序和傳統,例如選新教宗的閉門會議流程、影片一開始教宗過世時的儀式、教宗選舉結果要放黑煙或白煙、負責守護梵蒂岡的瑞士護衛隊等等,這些內容讓對於天主教文化不太熟悉的台灣觀眾能夠感到很有趣。和達文西密碼比起來,同樣是充滿陰謀和解密,同樣是Ron Howard和Tom Hanks,天使與魔鬼比較簡單,節奏比較緊湊,場面也比較大,算是一部還不錯看的商業電影。而且重點是,這部片子可是在瑞士的歐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 實景拍攝,非常壯觀,對很多人來說這裡真的是有如科學聖地一般的地方,這部電影讓一般人有機會能稍微一探究竟。而反物質爆炸時的特效真的非常美麗壯觀,讓人可以感受到它威力的強大與恐怖。

儘管我對達文西密碼有很多意見,但我不會否認這是一本挺精彩的小說,而電影版把它拍壞了;但是天使與魔鬼,我是先看電影再看原著,我覺得電影版和書比起來各有好壞,翻拍的結果算不錯了,不管有沒有看過原著應該都不會太過失望。Dan Brown的書一向有個很困擾我的問題就是,他的男主角,特別是羅柏蘭登,讓我覺得很瑪莉蘇= ="  迷人又博學的大學教授,每次都會碰到那種千載難逢的大場面和驚人的陰謀,然後都要和女主角莫名其妙的發展戀情(天使與魔鬼原著最後在旅館那一段我看了很討厭,就說他的書很好萊塢式,就是不管怎樣的劇情男女主角都要搞在一起),每次都要靠他拯救一切,主角威能開很大,這...這根本就是作者自己理想型男人的投射吧!幸好電影版是Tom Hanks演的,誰能討厭Tom Hanks呢?而且劇中也把書裡不太合理的劇情給刪了,例如從高空跳直升機竟然沒摔死,還有男主角和壞人打架的部分,讓電影版的羅柏蘭登不那麼厲害但也不做作,但Tom Hanks的表現也就中規中矩,沒有特別得讓人印象深刻。至於女主角維多莉亞,她在書中的時候就讓我很不喜歡,的確她很聰明,但我認為她有一種聰明人的傲慢,她一開始對於梵蒂岡的歷史和傳統似乎並不覺得有什麼了不起,那個危險的反物質,也是她不顧養父的勸告硬是要做的,她覺得一切都在她的(科學的)掌握之中,沒有想到卻是無法掌控的人心使得一切失控;至於電影版的女主角,因為劇情的關係讓她可有可無,不過飾演女主角的Ayelet Zurer很有氣質,而且感謝老天,她沒有像原著裡一樣只穿著短褲(又是一個Dan Brown好萊塢式小說的安排),而且幸好男女主角沒有莫名其妙的談起戀愛來。

至於書中其他的角色,像是非常重要的CERN院長寇勒在電影中被刪去,裡面許多角色的個性和行為也有所變動,但我覺得這些改編都算合理,特別是大選舉官的角色,在書中他是一位睿智無私的人,但在電影裡,或許是為了增加懸疑性,而讓他有一種仍然在乎世俗名利的感覺,似乎他是很想要當教宗所以才不顧總司庫的建議疏散人群繼續閉門會議。但我覺得這樣的改編,反而可以顯示出這些神職人員的人性,不管他們當到如何崇高的位置,他們都是人,都會有私心,但他也是良善的人,就像最後他告訴藍登「因為我們是人,所以不完美」,而最後他也秉公協助歷劫歸來的主教當上教宗。另外編劇也把書中教宗生子的橋段改掉了,這樣也好,因為我也不是很喜歡那個安排,太刻意營造戲劇性了。

天使與魔鬼的主題是科學與宗教的衝突。以前我知道同事海瑞是基督徒時,我問他「你相信達爾文的進化論嗎」,現在想起來我的行為真的是很沒禮貌。自古以來,宗教和科學便一直存在著衝突,宗教認為科學沒有道德不受控制,科學認為宗教迷信愚昧;過去宗教界迫害科學界,如今科學界嘲笑宗教界。其實宗教和科學就一定要對立嗎?為什麼不把它們想成是描述我們所身處的世界的兩種方法?用各自的方式和角度,來解釋和觀察這個神秘又精巧的世界。這樣的想法必須建立在尊重與理解之上,否則就會像劇中的人物一樣,維多利亞她可以算是科學界的代表,影片一開始的時候就連其他的科學家都勸她「不要這麼快把我們都送上天堂」,但她還是堅持捕捉反物質,她那種科學家的自大認為人類是可以掌控自然凌駕在其之上的,她看到的是可以把反物質拿來當成能源為人類所用,沒有想到反物質同樣也可以造人類的毀滅;而總司庫就是宗教界的代表,他堅信上帝創造世間萬物,對於所謂「上帝粒子」的希格斯玻色子可能被發現,因而將撼動整個宗教界的根基感到震驚,他無法接受這樣的可能性,對於願意接受的教宗感到憤怒,為了拯救教會因而安排出一切計畫,甚至痛下殺手。維多利亞和總司庫都各自代表了科學與宗教偏執、激烈的一面,沒有溝通,沒有尊重,沒有接受另外一種可能性的心胸。維多利亞或許沒有總司庫那麼偏激,但是我想那是因為她是女主角的原因,而且在電影裡她被人型立牌化所以沒什麼好發揮的,但我是真的挺討厭在書中的她,像是穿短褲去梵蒂岡,人家糾正她她還很不以為然的樣子,情況的確是很緊急,但是表示一下對於冒犯對方傳統的歉意並不困難吧?還有破壞書的事情,我知道馬上連整間圖書館都要毀滅了時間很緊急,但我還是對她啪一聲就把那麼重要的古書給撕了連一點愧疚的樣子都沒有很有意見,或許是我的偏見,我覺得她似乎並不只是因為要把握時間,而是這本古物對她來說似乎是毫無價值不需要被好好對待的東西。

相較於男女主角像是電動人物一樣的闖關破關,個性不突出立體,劇中最讓人印象深刻的角色,應該就是由Ewan McGregor飾演的總司庫了。就像是宗教和科學,都有好的一面也有壞的一面,總司庫就是天使,也是魔鬼。他有最虔誠和堅定的信仰,但他同時也是策劃整起大災難和謀殺案的罪魁禍首。他用非常激烈的手段,要去拯救教會,讓民眾重回上帝的懷抱,接受主的指引,而不是一昧的推崇和相信科學,把科學當成新世紀的神,因為科學不會提供道德指引,也無法給人心靈慰藉,反而可能加速這個世界的滅亡,所以他用代表純科學的反物質來讓世人看見科學的恐怖,使世人不迷失在進步的假象中。但其實最恐怖的不是科學無限制的發展,而是人心,人心可以把科學研究和宗教用在好的地方,使文明進步以及使人的精神昇華,人心也可以把科學研究和宗教拿來為惡,發展武器和迫害他人。他用錯誤的方式去解決教會的困境,反而犯下更大的罪行。我看到有人說他搞這麼大就是為了要當教宗,我不這麼認為,書裡的總司庫是想要用一連串的神蹟和對教廷的攻擊,來喚醒和加深世人對信仰的熱情,電影裡的總司庫,一直想要撤離聚集在聖彼得廣場上的民眾,停止閉門會議,他也是怕有個萬一的話反物質爆炸會死很多人,而教宗和主教們的死,被他認為是為了保護教會所必須除去的。他帶反物質上直昇機的那一段算是全片最高潮的地方,導演特地用了很大氣很感人的配樂,營造出總司庫捨身救人的悲壯氣氛,我想他一直到那時候都沒想要當教宗的,反物質威力這麼大,他上去了就算跳傘也不見得能活著,他根本就準備好要殉教,把一切交給上帝安排。最後的自焚,對他來說應該也是死得其所,因為他已經完成他的任務了。電影找Ewan McCregor來演總司庫我覺得很合適(雖然從他一出現我就覺得他一定會是最後的大魔王XD),他的總司庫看起來文弱,但是處理起事情又很堅強,不過和原著比起來,少了一點強勢,書裡有一段總司庫隊全世界的人演講宗教和科學的衝突,很讓人省思,電影也删到剩下幾句,Ewan沒有表現出那種渲染力,最後的自焚他看起來也不像殉教反而很像畏罪潛逃,有點壞了總司庫這個角色。

今年,科學家們就有可能發現上帝粒子,解開宇宙的真相,歐巴馬有可能會保守又模糊的承認,外星人的存在,我看到很多人在這樣的新聞下對宗教冷嘲熱諷,雖然我不是教徒,但我看了還滿難過的。劇中蘭登在面對總司庫問他是否相信上帝時回答:「信仰是一種福份,我現在還沒有得到」,蘭登身為學者不相信上帝,但他也不輕視宗教的力量,我很喜歡這句話。因為在我們不斷追求科學所帶來的真相與進步的同時,我也很希望能夠感受到,在這個混亂的世界裡,有一個高於一切的力量,可以去依靠,可以去相信。科學不應沒有道德的拘束,就像複製人科技至今都仍存在道德爭議一樣,而宗教也不該拒絕科學巨輪的腳步與改變,它們是這個世界的一體兩面,它們是看這個世界的兩種方法,無論你信仰的是神還是科學,對於另外一方,仇恨只會帶來衝突與傷害,尊重才是最好的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