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2月25日 星期日

不可能的任務-鬼影行動 Mission: Impossible - Ghost Protocol

好吧,我承認我很喜歡看好萊塢商業爽片,製作成本越高,卡司越大咖,爆破場面越多,我就越喜歡。今年的爽片大部分我都看過了,包括《雷神索爾 Thor》、《美國隊長 Captain America: The First Avenger》、《玩命關頭5 Fast Five》這幾部我都一天也沒浪費的就跑去看了。不過到了現在,我想今年最爽片的皇冠頒給《不可能的任務-鬼影行動 Mission: Impossible - Ghost Protocol》,應該可以說是合理的。

當然啦,這不是一部會橫掃各大影評人獎項的那種電影,雖然說到目前為止,鬼影行動在爛蕃茄網站上有著93%正面評價的好成績,在imdb上也有7.9分,北美第一周的票房,雖然只有在400多家的IMAX戲院上映,但仍有很不錯的票房。我們可以說這部Tom Cruise用來力挽狂瀾扳回聲勢的電影交出了漂亮的成績單。有精采的動作戲,大場面爆破,美麗的異國風景,高科技到有點虎爛的裝備,帥哥美女,輕鬆笑料,不會太複雜的劇情加上緊湊的節奏,鬼影行動絕對是一部值回票價,讓觀眾充分被娛樂到的電影。

這樣看起來,這篇文章實在太像片商寫的宣傳文了,但其實不是啦,或許我會因為Jeremy Renner在裡面一直吐嘈很可愛穿西裝很可口百分之兩百就是我的菜而多加了幾分,但我是真的很喜歡這部電影。當然第一集不可能的任務是無法被超越的,但4集這樣看下來,我最喜歡的是這一集。《鐵巨人 The Iron Giant》、《超人特攻隊 The Incredibles》、《料理鼠王 Ratatouille》的導演Brad Bird為這個系列注入新的、正面的活力,使得不可能任務系列在被吳宇森太過強烈個人風格的第二集拖累之後,又找到新的面貌。看看Brad Bird的爛蕃茄檔案,你會發現這位導演要拍出爛片似乎也是不可能的任務。真的要說有什麼問題,應該就是劇情的bug,例如核彈可以順利的飛進美國大城市而沒有被擊落,而角色的建構也略顯表面。不過這也無損這部電影的可看度,畢竟劇情和角色塑造在這類型的電影裡,說真的從來也不是最重要的事,沒做好的話觀眾勉強可以從感官刺激中找到彌補,安排得好的話反而會有很大幅的加分。

諜報類電影一直都有著不墜的吸引力,讓片商一拍再拍,觀眾一看再看。除了不可能的任務4,今年也上映了改編自間諜小說大師約翰勒卡雷John le Carré的小說《鍋匠 裁縫 士兵 間諜Tinker Tailor Soldier Spy》的同名電影,裡面金光閃閃的超強卡司,有Gary Oldman、John Hurt、Colin Firth、Mark Strong、Tom Hardy等,也是我非常期待的片子,明年底還有新的007電影Skyfall、拍攝中的新神鬼認證系列電影The Bourne Legacy,有接下Matt Damon棒子的Jeremy Renner,還有Rachel Weisz跟Edward Norton強力助拳。諜報類電影歷久不衰,除了諜對諜的鬥智情節的確很吸引人,我想另外是因為這些水裡來火裡去的間諜特務們,滿足了一般觀眾冒險犯難的想像。當然也有很陰鬱迷詭氣氛的諜報片,例如之前的《特務風雲:中情局誕生秘辛The Good Shepherd》、《間諜遊戲》、希區考克的作品,和勒卡雷筆下的間諜大多離華麗張狂的臥底任務非常遙遠。但其他類型的,像是不可能的任務和007系列,在名車美女華服高科技道具與帥氣的打鬥之下,拯救世界免於毀滅,而這些事可以安全的坐在戲院裡就參與到,多麼令人嚮往啊,這類型的電影才會這樣歷久不衰。不可能的任務,無論是原影集版或是電影版,在諜報類的影視作品裡也都佔有一席重要之地。


不可能的任務系列,4集這樣拍下來,繞了很大一圈,因為之前的電影最讓人詬病的,就是與原影集的團隊合作精神相差太遠。尤其是吳宇森執導的第2集,太過強調主角個人英雄主義,不停的耍帥反而失去了那種諜對諜的味道,是4集系列電影裡,雖然是票房最高但也是評價最不好的一集。即使到了第3集,節奏變快也變好看了,團體合作的部分變多了,主角Ethan Hunt團隊的其他成員看起來仍像只是Ethan的陪襯一樣。但到了現在這一集,不再是Tom Cruise耍帥個人秀的湯姆歷險記,也不是伊森杭特大冒險,團隊裡的每一位隊員都有很重要的工作要負責,少了哪一個,任務都不會成功。戲中的兩大動作場面,爬Burj Dubai Tower和跳通風口這兩場,通風口甚至不是Ethan去跳的,而是交給新加入的隊員Brandt去負責。大家各司其職,在一片混亂中驚險的完成任務,我覺得比一個人發主角威能的安排要好看太多了。

鬼影行動另一個讓我也很喜歡的部分就是,這次我們看到這些特務們「很像人 」的一面。過去我們看到的特務,總是在精密的計畫中漂亮又帥氣的完成任務,但在鬼影行動裡卻完全不是這麼一回事,這次他們的單位被陷害裁撤了,在裝備不完善,沒有後援,團隊也是臨時組成的情況之下,他們設法完成任務的過程也非常辛苦,不停出槌,從一開始:這份錄音將在5秒鐘後銷毀→電話靜悄悄,還要拍它一下才會爆,我們就知道鬼影行動會不同於之前的那幾部不可能的任務。其他還有像是:

交換房間,等教授進來就抓他→教授沒來
那給教授的手下假密碼→手下帶了解密專家
那趕快做面具騙手下和女殺手→做面具機壞了
戴著高科技手套爬大樓→手套壞一隻還飛走
要用雷射筆劃破玻璃→雷射筆壞了,只好用腳狂踹
綁著繩子從上面跳下來→繩子不夠長,隊友還不忘貼心的提醒你不夠長呦~
帥氣的飛簷走壁繞一圈準備大跳躍著陸→撞到窗框
說不可以幹掉女殺手喔她是重要資產→把女殺手一腳踢下100多層的高樓
教授拿著密碼要逃了快追啊→沒追到
跟手下打架→打輸還要靠隊友來救
應該要英勇的跳下通風口→不敢跳,還做暖身操
歷經千辛萬苦終於把阻止核彈發射的裝置插入→核彈已經發射了
終於搶到發設裝置一邊大喊mission accomplished!!!一邊用力按下按鈕企圖使核彈頭失效→完全沒動靜

看起來很像豆豆先生的搞笑間諜片會出現的橋段吧,但我覺得導演Brad Bird很巧妙的把這些出包和計畫趕不上變化的囧境編排得很熱鬧刺激,而且也不會讓人覺得「什麼啊一直出錯也太遜了吧」,反而是會為他們捏一把冷汗的為他們加油。這些特務們,在這集裡,裝備會故障、計畫會出槌、會互相吐嘈、Ethan要去爬大樓前會討價還價、任務失敗會吵架、跟敵人打架會被踢斷腿、碰到爆炸會腦震盪(好吧Eathan終於碰到爆炸會受傷跟腦震盪了,而不是以奇怪的角度被彈開)。Ethan他們不再是冰冷的特務機器,在這些大大小小的問題中跌跌撞撞的完成任務之後,反而更讓觀眾認同這些角色們。而這也是鬼影行動讓我這麼喜歡的原因。


我們也可以把這一系列看成是Ethan Hunt的成長史。一路看來,Ethan Hunt從原來衝動大膽的小子,多了成熟和內斂,現在的他是個領導者,安排計畫隨機應變,帶著這些年輕的隊員們一起過關斬將,碰到太誇張的任務會遲疑還會碎碎唸,但那股義無反顧的衝勁仍然沒變,為了保護心愛的人寧可犧牲自己又和她分開也願意,結尾兩人隔著一段距離相視而笑那種理解與愛很令人感動,也讓人真正看見一個陪著影迷15年的角色成長的歷程。而最後小隊成員坐在人群中,談著身邊的人都不知道自己的世界曾經那麼接近毀滅,也讓人覺得這些特務們,無論是在電影中或是現實生活中,都非常值得大家的尊敬,如果有看過勒卡雷小說的人大概還會對這些消耗品一般的間諜們帶著同情和不勝唏噓的感覺。這些間諜,相信他們都是帶著理想和愛國心去成為間諜的,但他們的付出和犧牲常不被世人所知,更慘的是還有可能不得善終,不被承認,或是被放棄,只是為了要守護國家。這種感慨在第一集裡就有藉著叛變的龍頭之口說過。

我看這部片子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為了Jeremy Rener而去的>///< 他在劇中的角色Brandt原本是個特務,因為一次任務失敗而對外勤工作產生陰影,轉任分析師,他的故事和角色塑造算是這部電影裡,相較之下稍微比較有花一點功夫在描寫的部分。當然著墨的也不多,以Jeremy Renner這位兩次奧斯卡提名的演技派來說當然是小意思。他演出的Brandt,有一點嚴肅,有一點沒信心,常吐嘈發出疑問,最後終於解開心結加入Ethan的小隊,那如釋重負的笑容很棒。而且我要花癡一下,Jeremy Renner在裡面實在太可愛了!穿西裝看起來身材也很好!讓我整部電影都看得心花怒放。Brandt這個角色原先是傳聞說要來接替Ethan發展新系列的,但Jeremy Renner也澄清說只要Tom Cruise還願意繼續演就不會有接替的問題。我覺得這樣也很好,我喜歡看他們兩個一起合作,螢幕下的好交情在螢幕上也看得出火花,而劇中甚至安排Jeremy Renner重現當初Tom Cruise垂吊的經典畫面,頗有傳承的味道。至於Tom Cruise,看完以後我只能給他拍手了,雖然有點老態,但都要50歲了能保持這樣已經很好,而搏命演出真是一點也不誇張,撇開他私底下的行徑不說,他的敬業和拼勁使他得以到現在仍能在好萊塢坐擁一哥的名號。另外在前一集裡只是小綠葉的Simon Pegg,這次終於扶正成為外勤人員,戲份和大家一樣多,一舉一動充滿不做作的喜感,和Jeremy Renner一搭一唱的添加了許多輕鬆的笑料。女主角Paula Patton我對她其實不熟,但是她的強悍勇敢我看了很喜歡,在戲裡和女殺手打架那一場戲很精彩。總而言之這次的演員表現都不錯,大家相互配合也很有默契,是這部戲最有看頭的部分之一。

我想我們至少還可以再看到一集Ethan Hunt和他的快樂夥伴們在螢幕上冒險犯難。在那之後,還會有這麼精彩的團隊合作式諜報電影嗎?當然還是會有,但我想應該也不會有哪一部諜報電影,能夠超越當初Tom Cruise綁著繩索,垂吊在半空,用手接住掉下來的汗滴這一幕,帶給許多觀眾的驚嘆了吧。至少對我來說是這樣的。

2011年10月22日 星期六

竊盜城 Prince of Thieves

我是先看了Ben Affleck執導主演的電影《竊盜城 The Town》才看這本書的。翻開書的時候看到和電影裡一樣的搶銀行情節之後,我原本以為大概不會有什麼驚喜了。但一頁一頁翻下去,才知道電影的改編雖然有抓到大部分的主線,但也就只有基本架構而已,這故事真正的血肉並沒有被拍出來。當然要求一部兩個小時的電影,要把一本翻譯後還有近500頁份量的書,改編成多麼巨細靡遺是不可能的,許多內心狀態描述的部分也很難影像化,至少以竊盜城電影的表現,已經算很不錯了。

這是關於一個想要從命運裡逃離的男人的故事。對道格來說,在查爾斯鎮這個全美銀行搶案發生率最高的地區出生長大,命運意味著當個和他父親一樣的不法之徒,監獄或慘死街頭是他可以預見的終點。他曾經是個入選職業曲棍球隊有著光明前程明星球員,但他血液裡的不安分因子讓他搞砸了一切。他坐過牢,犯罪過無數次,被罪犯和失敗者包圍,住在搖搖欲墜的房子裡,和有如不定時炸彈的童年好友住在一起,拆房子的工人頭銜只是個企圖當個普通人的偽裝,真正的他是個搶劫大師,盜賊王子。直到他在一次銀行搶案中遇見了銀行經理克萊兒,他愛上了這個受害者,把她當成是一張中獎的樂透彩券,一個好到不可能是真的救贖,期待她能把他從這團爛狗屎一般的命運中拉起。但有時候,無論你再怎麼努力,人就是無法逃脫命運。但是,
即使一件事情注定沒有結果──那麼一瞬間相信能夠成功的荒謬希望,也就值得了最終的失敗,值得了所有的付出。
就算我已經都知道了故事大綱,也無損這本書的精采程度。劇情緊湊,峰迴路轉,作者Chuck Hogan對於人物的描寫有著豐富的層次,書中對於銀行運作、搶案的事前準備、犯案過程等細節的描寫更是仔細。書中一段搶電影院的情節特別讓我感到有趣,因為以前我在電影院工作的時候就想到過,以我們這樣低等級的安全防護,其實真的挺好搶的orz。這本書建立了一個非常可信的真實氣氛,特別是對於當地地形和建物的描寫,相信對於住在查爾斯鎮的居民來說會是驚人的寫真,就好像這是一本由真正的罪犯所描寫的犯案實錄,而這個罪犯還住在你家隔壁。也難怪這本小說會被挑中改編成電影,因為敘述的非常有畫面,光是看文字就能讓人在腦海中蹦出影像。充滿了衝突、矛盾與掙扎,這部背景設在90年代末期的犯罪文學小說,的確就像他被分類為冷硬派犯罪推理一樣的陽剛和尖銳,但也像書中道格和克萊兒的感情發展,還有道格的自我探索一樣,有他溫柔又脆弱的一面。這個故事很努力的掀起,查爾斯鎮這個因為過去蓋有監獄,所以受刑人家屬搬來此地逐漸形成一個世代相傳的罪犯生活圈的地區,他的黑暗和沉重,對於住在當地安分守己的居民來說,恐怕也像是被貼上標籤一樣的難受。

但我們仍然可以看到出身波士頓,現在仍住在波士頓的作者,即使對於這個城市不堪的部分,還是帶著憐憫與喜愛,不因為這是這個城市的汙點就厭棄他。這點我們同樣可以在電影裡看見。Chuck Hogan和Ben Affleck同樣是波士頓人,他們選擇呈現這個他們所熱愛的城市不完美的部分,而不只是歌誦他的偉大。書中關於道格的煎熬寫得非常深入,讓讀者都暗自為他加油,希望他能夠成功。我想在這一點,或許是因為Ben Affleck也是飾演道格的人,所以他對這個角色頗為慈悲,他選擇更動結局,讓道格真的可以掙脫命運的束縛,到了一個充滿陽光會長出漂亮柳橙的地方去重新開始。書中的結局則是讓人不勝唏噓。道格一直以為他的母親是逃走了,成功離開了這團泥沼,但到最他才知道她從來都沒有離開過,而是被摧毀了,對比他後來那麼努力終究還是失敗的下場,這種無法逃脫的絕望讓這本犯罪小說成了一部優美又哀傷的黑幫輓歌。但作者終究還是給這個城鎮留下了一點希望,他讓道格去殺了操控這個地區犯罪行為的傅老大,因為他相信如果像傅老大這樣的老式毒瘤不清乾淨,查爾斯鎮永遠沒有翻身的機會。我為道格死前最後一句話感到很難過,那或許是整個故事最讓我難過的地方,「告訴戴茲我是為他做的。為了整個查爾斯鎮。」戴茲的父親死於傅老大之手,他是傅老大的受害者,因為這些老一輩的罪犯影響而成為罪犯的道格和他的朋友們也是傅老大的受害者,整個查爾斯鎮都是傅老大的受害者。只是這樣代代相傳的悲劇真的可以在傅老大死了之後就結束嗎?傅老大被屬於下一代的道格所殺,道格自己又被屬於下一代的小鬼所殺。查爾斯鎮真能擺脫這樣循環不息的命運嗎?

除了結局,我也想要作一點原著和電影的比較。兩個都是我很喜歡的作品,各自有讓我比較喜歡的部分。道格的困境主要來自於從小一起長大的好友傑姆。書中的傑姆非常固執,非常瘋狂與張揚,無法控制,讓人不敢靠近,他對於現況不僅滿意,還嫌不夠,是個百分之百的危險份子,是個會讓一切毀滅的炸彈。電影裡的傑姆是演技沒話說的Jeremy Renner飾演的,或許是劇本的關係,電影裡的傑姆不那麼囂張狂妄,反而多了點陰沉,但當Jeremy Renner那雙緊迫盯人的眼睛看著道格的時候,仍然會讓人感到想要逃跑的衝動。在Jeremy Renner強大的氣場之下,Ben Affleck就顯得有點僵硬,我覺得Ben的演技無法支持道格這個複雜的腳色,算是電影的敗筆之一。另外,電影裡對於道格到底為什麼這麼想要逃離這樣的生活,呈現的不太夠。書中我們從道格的角度所看到的,是一團混亂和徹底的沒有希望,努力拖著道格向下沉淪,腐蝕他壓迫他。他拼命向上掙扎,克萊兒則是他想像中的救生圈。但電影裡其實看不太出來他的日子有多麼難過,頂多就是他不想再繼續犯罪而已。書中婚禮的那場戲把道格在內心尖叫著想離開想離開想離開又不得不在這裡的無力感寫得能讓人清楚感覺到,電影裡道格和朋友們八逼Q開心的很咧。這點我覺得電影裡如果可以再多描述一點,對於道格的急於擺脫會更有說服力。但我喜歡電影裡對於傑姆這個角色和他們倆友情的改變。我在書裡其實看不太到道格對傑姆有什麼情誼,道格對一切都感到厭惡和不耐煩,他會和傑姆一夥人混在一起只是因為,他一直就是跟他們混在一起,所以也理所當然的混下去,感覺上他和這個地區或是朋友都沒有什麼特別的牽絆。但是電影裡增加了好幾段道格和傑姆的戲,例如道格要傑姆跟他一起去扁人卻什麼都不願意說,傑姆問都不問的就去了,還有傑姆為了道格殺人坐了9年牢的往事,他們感覺像是真正的朋友,讓道格因此對於離開查爾斯鎮展開新生活感到猶豫不決的原因在少了原著中所描寫的壓迫感之後,有了另外一層說服力。另外我覺得電影裡道格和克萊兒的感情,雖然慢又有點淡,但還算合理。而書中描寫道格對克萊兒的感情,卻深刻濃重到有點超展開,畢竟他們認識不久,而道格又是從開始跟蹤她的時候就對她有了好感,這樣的感情是建立在什麼樣的基礎上呢?或許就是因為道格將克萊兒當成是一種拯救自己的神奇力量,或許他迷戀的是克萊兒所代表的,他所嚮往的又不可得的,美好平靜的生活吧。

過去大家有討論過一個有趣的現象就是,Stephen King十分樂於提攜後進,所以他的推薦標準似乎不是很高,很多讀者在看到他的名字出現在書腰推薦就買了那本書之後,有時會感到失望XD 但竊盜城這本書,卻完全值得他和其他大小評論的讚譽。他並不美化罪犯,也能讓讀者在同情主角希望他成功之餘,同時在心中響起,犯罪沒有好下場的警鐘。該是你要還的,無論你多麼努力,終究還是逃不掉。這就是生命的殘酷。

2011年9月25日 星期日

Linkin Park 2011台北演唱會

距離我第一次聽到聯合公園的歌曲,大約已經十年了。那是在MTV上,一頭金髮的Chester在憤怒的唱著One Step Closer。那個mv很粗糙,低成本小製作,但他的歌聲卻如此的有爆發力,像一塊燒紅的鐵迎面而來。我記下他們的團名叫Linkin Park。因為這和我過去聽慣的英搖,陰鬱有如早晨天空滿佈烏雲又還不下雨的感覺很不一樣,Linkin Park的音樂和Chester的聲音像是海上的暴風雨掀起巨浪,所以我沒太留意他們,也或許是因為mv拍得太爛的關係(誰沒有過去),我甚至以為他們會像很多小團體一樣出了一兩張單曲就被淹沒在滾滾的音樂市場當中。

他們沒有。他們成為全世界最受歡迎的樂團之一。

我買了他們的第一張專輯,後來又買了第二張,第三張,第四張。就如我在康莊大道與荊棘小路這篇文章中提到我對他們有特殊的情感。隨著他們音樂的變化,他們的專輯我從每天聽好幾遍,到現在買只是因為習慣,因為想要表達我對他們的支持。無論如何,Linkin Park的音樂仍然在我這十年的生命裡留下了足跡。當你們是一個很受歡迎的樂團,理所當然的就會辦很多演唱會,因為現在光賣CD已經沒什麼賺頭了。Linkin Park已經是第三度來台灣辦演唱會了,我這才第一次去看。只要看到歌迷提起他們第一次在現在已經不復存在的中山足球場演唱會,那種無限懷念的感覺,我就很後悔當初為什麼沒有一起去排隊搶票進場,和四萬人一起瘋狂的又跳又叫,被排除在這樣美好的集體記憶之外真讓人扼腕。難道他們不是我最喜歡的樂團之一嗎?為什麼我會用一堆可以解決的藉口錯過親自參與的機會呢?

如果讀者點進這篇文章是想看到精采的演唱會照片或是影片,很抱歉我沒有。這篇文章沒有什麼專業的評論,只是簡單的紀錄這次看演唱會的心得感想。雖然我有帶相機進場,不過那是因為我是個從高雄北上的觀光客,帶相機在台北到處拍拍也是很合理的。主辦單位有聲明現場不可以拍照錄影,所以我也沒有像一堆你他媽到底是來看演唱會還是來錄影的傢伙一樣從頭大喇喇拍到尾的拿出相機來拍。拍個一兩張當紀念就算了,那些從頭拍到尾的真的很煩,嚴重擋到後面觀眾的視線,我譴責你們!所以我唯一能夠提供的就是一張,因為太早買結果已經變色的票根,當作我確實有到過現場的證明。


這次的演唱會我看得開心嗎?可以說開心。但要說很爽很嗨,像去年的Massive Attack演唱會一樣是個很棒的經驗嗎?我不這樣認為。首先當然是我個人的問題,因為我只買了搖A的票,沒有買VIP的位子。當時我大概是被小氣鬼附身了,站在萊爾富售票機前足足5分鐘,考慮到底要不要衝VIP區。然後我為了1000塊屈服了,我說服自己我是要去聽音樂的,感受氣氛的,有沒有真的被團員們的汗水灑到不是那麼重要,所以我可恨的按下了搖A的區塊,在師奶店員大驚小怪的大呼小叫中(唉呦3800這麼貴喔要是我就買不下去)帶著票離開。這是我犯的第一個錯誤。我的第二個錯誤就是我老了,我是一個人去看的,所以很懶得排隊。我的假又那麼少,難得去台北,應該要把時間拿來觀光,所以我沒有提早去排隊。我在故宮逛了快5個小時,又去那個號稱訂位訂到手抽筋還不見得訂的到的貴婦咖啡廳吃蜜糖吐司(說真的挺普通的,而且我一個人去,大概只等了兩分鐘就有位子),又和在台北工作的弟弟一起吃了飯才晃去現場,我進場的時候已經7點多了,這是我犯的第二個錯誤。全部加起來就造成我的位置不是很好,我必須透過不停晃動的人頭才能看到舞台,可恨的是我前面還站個高個子,真想出草他砍了他的腦袋。勉強可以看到團員,他們也才我的手指頭一般的大小。我全場看最多的是鼓手Rob和Joe,因為他們的舞台最高,我可以不斷的看到Rob飛揚的頭髮XD而因為他們刻意做的效果,所以從大螢幕上的團員也是黑白的......我真是大錯特錯,看到團員的臉當然也很重要。我為什麼要省那一千塊!沒有那一千塊難道我就會餓死嘛!下次他們來(我肯定他們一定還會再來)我一定要買最貴的票而且提前兩天就去排隊!

然後是音響的問題。之前一公佈今年的場地是南港展覽館,歌迷就罵聲連連。那裡不是專門辦演唱會的場地,地板是平面的,後面的觀眾大概除了舞台頂的燈什麼都看不到,而且地板還會晃動,過去在南港展覽館辦的演唱會也都有很多問題與批評。不過去年Massive Attack的演唱會也是辦在那裡,而我和我看到大多數的評論,對於音響的部分也是讚譽有佳,所以這次我不太擔心。但我忘了上次的主辦單位是有象而這次的主辦單位是BBH......我的位置大概在右側音響的前方,的確我可以聽到比較重的音樂,像是鼓聲,但是比較細節的部分就全部混在一起,根本聽不出來,就連Chester的歌聲都聽不太到。當然也有可能是我周圍的觀眾都太嗨了,竭盡所能的在我耳邊跟著音樂嘶吼,所以影響到我,但我看了一下其他人的心得,似乎對音響都很有意見。就拿Faint這首歌來說好了,一開始那段音效(我不知道怎麼形容),應該要很尖銳明顯,要貫穿整首歌曲,但我只有聽到一點點。Chester吼的都要把麥克風吃掉了,有的時候聲音都還是被悶住,甚至有一部份都是聽不到的。當我想要放棄墊腳尖轉看大螢幕,螢幕播的是mv和黑白的團員(好啦我知道這是他們故意設計的效果);當我想要好好聽個音樂,聲音是糊的。團員和觀眾的互動也不多(但聽說比上次那場多)。插隊的老外和臭情侶們很討厭(媽哩個逼的情侶去死,在那種地方硬要卡位摟抱摸摸親親的是在衝三洨),一直舉螢光棒和照相機的傢伙也很讓人不爽。和去年在同場地辦而我也有參加的Massive Attack比起來─我知道他們是兩個完全不同性質的團不能相比,但畢竟是在同一個場地我也都去過─音效差太多了,聲光效果也是MA略勝一籌,畢竟MA的舞台燈光和螢幕都是United Visual Artists打造的,其炫麗迷幻自然不在話下。我必須說我沒有很享受這次聯合公園的演唱會。

但這次的演唱會就真的那麼不可取嗎?也不會,我覺得還是挺好玩的。他們營造的氣氛當然無話可說,雖然有很多我想聽的歌像是Points Of Authority沒有唱,然後或許是因為行程很趕的關係,所以我覺得Chester看起來有點疲倦,不太像早期一樣爬上爬下蹦蹦跳跳的,而且以前常有的上空濕身秀(不對)跟Mike和Chester擦汗秀(我到底在期待什麼)都沒有出現,從頭到尾襯衫都扣得好好的,但現場氣氛仍熱力十足。我發現他們這次不太會去更改歌曲的編排,除了Bleed it Out這首有大幅的變化,其他頂多就是在歌曲的開始和結束做一些變化,中間的部分大致上都是和專輯相同的。我覺得這樣有點可惜,畢竟團裡有Mike和Joe這兩個會DJ的人。好處就是可以聽到Chester唱歌的部分跟專輯裡的差別不大,他的招牌嘶吼,我覺得沒有像以前那樣拉得那麼長,但仍聽得出爆發力,還有在抒情與激昂之間的轉換;另外一個好處就是方便歌迷跟著一起唱,而這種感覺是最讓我感動的。可能平常在網路上看過很多anti和hater,所以在演唱會裡,跟著那麼多喜愛他們的歌迷,一起大聲唱和他們的歌,那種感覺真的很好。總不會有人專門買票進去酸他們的吧!anti和hater都滾到一邊去吃屎吧!我看到有些人說身邊都是木頭,不會跟著唱唱跳跳就只是呆站在那裡,我很幸運的是我周圍的觀眾都很熱情,大家一起晃動地板,一起用力跟著音樂唱著,一起揮舞雙手,連南港展覽館那軟Q的地板所造成的地震體驗都感覺很好玩呢。我也喜歡他們在螢幕上穿插了幾個演講的片段,像是那非常有名的,Mario Savio在1964年於柏克萊大學的演講put your bodies upon the gears。所以大致上來說,儘管有很多的不滿足,我還是覺得這一晚很開心的。

早上七點我出門後,凌晨四點我終於到家了,因為一直墊腳所以小腿酸痛,擠在人群中和大家一起冒汗讓我聞起來淋了雨又還沒洗澡的小狗,一直提著我在故宮買的《雍正其人其事及其時代論文集》和其他好幾本書讓我的右手都磨到紅腫(沒錯我連去看演唱會都得抱著那一大袋書後悔死了),又坐了5個小時的客運,我非常疲倦,但也很快樂,感覺像是某個缺口被補了起來,讓我重新找回當聯合公園歌迷的熱情,我真的很高興自己還是他們的歌迷。

期待下次他們再來,無論他們再來幾次我都不會再錯過了。

2011年9月2日 星期五

讓子彈飛

我第一次知道有《讓子彈飛》這部電影是去年底在王丹的facebook上。他以慣有的樂觀評論說這部電影在中國受到熱烈迴響,表示人民已經不願再忍耐了。這引起了我的興趣,畢竟在中國嚴格的電影審查制度之下,我很好奇有哪部能帶給王丹這樣感覺的電影,可以上映而導演不被抓去關到生虱母的。結果我一直拖到今年才看,看了好幾月之後才寫出這篇心得,感覺有點晚了,沒跟上隊伍啊。不過後來中國又發生了一些事,我覺得剛好可以給這電影添個不錯的補充說明。


2010年上映的《讓子彈飛》是姜文的第4部導演作品。在這之前,姜文的三部電影,包括他由演員跨足導演領域的一鳴驚人之作,1995年上映的《陽光燦爛的日子》、2000年慘遭封殺的《鬼子來了》,還有2007年的《太陽照常升起》,每一部都有很好的表現。姜文是個很不一樣的中國導演。在那些第五代導演紛紛失心瘋一般的拍起了大成本大製作大卡司的爛片時,姜文似乎還是在堅持著什麼,或者是說他看似漫不驚心無心插柳,自稱「業餘導演」,一副導戲不是我的正業,我只是玩玩的態度下,其實比那些專業導演,更知道自己想要拍的是什麼電影。看了一些訪問,我覺得姜文對於太陽照常升起的叫好不叫座似乎耿耿於懷,而辛苦拍了6年的鬼子來了就這樣冤死肯定也讓他心中有恨。於是這次的讓子彈飛,看得出來他玩得更大,但他也更懂得要耍點手段,讓電影能夠上映,讓觀眾能看懂,也不用扭曲自己的信念,把想要講得話都能不著痕跡的流出去。就像電影裡最讓人印象深刻的其中一句台詞:站著,也要把錢掙了!事實證明就是他成功了,在中國的票房超過7億人民幣,滿城叫好叫座聲,觀眾討論和回響之熱烈,這幾年在中國大概沒有其他電影可以跟讓子彈飛相提並論。

讓子彈飛是改編自中國作家馬識途的小說《夜譚十記》中的《盜官記》這一章節,台灣也出了繁體版。雖說改編,但其實電影和原著相差甚遠,姜文針對劇情人物做了許多的變動,原作者在看到電影的時候八成也會有這樣的感覺。原著反映了在那個混亂年代裡一些光怪陸離的景象,還帶點宣傳的意味,我自己是沒有很喜歡,不知道姜文看到盜官記裡的什麼點,讓他覺得可以拉出來拍成這樣一部充滿了諷刺和黑色幽默的電影。簡單介紹一下劇情,就是原本是山賊的麻匪張牧之,打劫了準備前往鵝城上任的縣官馬邦德,馬邦德為求自保謊稱自己是湯師爺,說服張牧之頂替上任,然後在鵝城與當地的惡霸黃四郎展開大鬥法。故事就在黃四郎、張牧之還有湯師爺之間的爾虞我詐中展開。黃四郎想趕走或收服新來的縣長好維持他一方獨霸的局面,張牧之從原來的想掙點錢變成要剷除黃四郎這個地方毒瘤,而湯師爺則是想從這樣混亂的狀況中脫身順便撈一筆,三個人各懷鬼胎各有立場和目標,衝突便在其中發生。

姜文的電影一向喜歡拍亂世的背景,從民初到抗戰再到文革,他的電影充滿粗曠的雄性氣息,而且裡頭總是會有些我認為是他理想中男性的角色,這些角色都不完美無缺,但他們都有令人嚮往的特質,他們在一團混亂之中,帶著一點男人的浪漫,試圖力挽狂瀾。我覺得這些姜文的理想型男人最後全匯聚成張牧之這個角色,而且姜文給張牧之這個角色,最立體的刻劃,連場面也是最大的。張牧之有勇有謀有義氣,曾經有過理想卻因為「腿腳不好使跪不下去」被逼上梁山,最後挺身與地方惡霸對抗,結束之後又瀟灑的什麼都沒有帶走,一個真正的男子漢就該像是他這樣。而這樣一個成功有魅力的主角,不只讓觀眾認同,也是讓這部影片讓人喜愛的原因之一。除了張牧之,我覺得劇中的另外兩位主角,黃四郎和湯師爺,無論他們是無惡不作的反派或是貪財怕死的小人,也都十分生動鮮明。三位主要的演員,姜文、葛優和周潤發,互相拼戲衝撞出非常亮麗的火花。姜文就不用說了,戲中黃四郎說張麻子「霸氣外露」,確實是非常適合形容姜文的一句話,他飾演的張麻子/張牧之,雖是土匪,卻有著理想和正義之心,看似粗曠,卻心思細膩不魯莽,我覺得這個角色,除了姜文自己恐怕誰也演不出來;在賀歲片檔期連演了三部大片,《趙氏孤兒》、《非誠勿擾2》和《讓子彈飛》的葛優,不愧是現今中國最受歡迎的演員之一,他不僅很有觀眾緣是票房保證,他在這三部戲裡的三個角色是完全的迥然不同,他也都游刃有餘,在讓子彈飛裡把那個滿肚子歪腦筋,在兩強之中風往哪兒吹就往哪倒,但又有一點良心的湯師爺/馬邦德演得非常傳神又逗趣;至於被大家說是敗筆的周潤發,其實我覺得他雖然比不上葛優那樣的戲精,但在姜文那樣充滿強烈又搶眼的氣場之下,他並沒有被比下去,這個壞事做盡的土豪角色黃四郎,他用了比較誇張的演繹方式來表現,除了讓人發笑,有時很無厘頭的對話和一些小動作,反而讓人感覺他的陰險。另外要特別提一下陳坤,一開始他帶著帽子去迎接張牧之的時候,我根本就沒認出他來,過去我對他的印象,一直停留在金粉世家跟像霧像雨又像風裡的少爺書生角色,被稱為中國四大小生的他,這次在讓子彈飛裡他不僅扮醜還演出反派角色,把六子活活說死那一段真是狠毒到讓我看了害怕,這場和鴻門宴兩場戲是這部電影裡我最喜歡的兩段。特別是「惡霸請土匪,項羽請劉邦」的鴻門宴這段,三位角色飆戲拼場,台詞句句都有弦外之音,戲劇張力十分飽滿。光從影片本身來說,讓子彈飛節奏快速、運鏡活潑,雖然特效很糟,但特效並不是這部電影的重點。讓子彈飛是一部和姜文過去的作品都不一樣的電影,熱鬧有趣、塞了很多一部好看的電影所需要的元素,有英雄和壞人的對抗(而且英雄贏了),有幽默笑料,有曲折的劇情,有精彩的演出。單單這樣看,這的確是一部成功的商業電影。

但如果這僅僅是一部成功的商業電影,那麼讓子彈飛就不會在中國掀起如此巨大的討論和風潮。我在這裡不討論劇情留下的許多迷霧,像是最後黃四郎到底死了沒,張牧之的兄弟們和花姐到底有沒有出賣他,湯師爺到底騙了張牧之什麼事,很多人都有自己的說法,我不用去想個合理的解釋,填補顯然是姜文刻意留下的問號。我想講的,是這部電影的弦外之音。姜文的電影之所以特別,除了獨特的風格,是他要講的,往往都不是表面的樣子。我在網路上看到非常非常多關於讓子彈飛的討論,大家對這部電影底下埋的梗,各有各的解讀,特別是政治性的解讀又是最熱門的一種。之前有篇訪問劇組的文章,對於觀眾各種風風火火的猜想做出簡單的澄清,姜文自己也表示這電影沒有這麼多有的沒的暗示。不過如果你真的是那樣的意思,偷渡到電影裡去,難道你還會歡天喜地的承認嗎?下一秒就要被抓去北大荒勞改了吧。這部電影有太多可以聯想的地方了,每個人看的角度也都不一樣。我有看過各種不同的說法,目前為止我看過最合理的一篇是講讓子彈飛其實是在講關於中國電影現況的,也有像是什麼黃四郎是美國湯師爺是台灣這類穿鑿附會很牽強的。反正各人有各人的想法,還有一些故作清高政治敏感的人,跳出來指責大家過度解讀,說看電影就看電影還要牽扯政治。當然要這樣想也沒什麼不可以,只是硬要說根本沒什麼隱喻的話為免也太睜眼說瞎話。

我不管別人怎麼想,我就寫我在看電影的時候第一個略過我心頭的感想。我第一個想到的就是當初審查電影的廣電總局,審查員是在睡覺嗎?還是他們蠢到看不出那顯而易見的畫面和幾乎衝出畫面的言下之意?這片子儘管加了很多搞笑橋段,每次要說什麼正經的,就讓湯師爺來搞笑一下分散大家的注意力,像是那個「那年我17歲,她也17歲」、「有這個必要嗎」,不過這部電影就像張牧之一樣「霸氣外露」,藏都藏不住,根本不該上映的,這活生生的就是一部最破壞中國社會和諧的電影啊,不知怎地廣電總局的笨蛋就是沒看出來,真是可喜可賀。我之前在趙氏孤兒那篇的留言裡提過,我一直覺得姜文是個你不准我怎樣,我就偏要怎樣的導演。可是鬼子來了的前車之鑑,也讓他學更聰明了,他要站著把錢掙了,這回他變個法兒,把那些波濤洶湧的寓意,用看似搞笑的畫面和星光閃閃的卡司,偽裝成一部沒什麼野心的商業大片,還去演了建國大業,和那些滿是外國籍的中國眾家大明星們(他是自己也),去拍中共馬屁,一副愛黨愛國的模範。而等到廣電總局終於發現不對勁的時候,讓子彈飛已經在中國民眾的心中引爆了一些這個政府絕對不想要他們的民眾擁有的想法,這時候拉再多場次派再多五毛上網去攻擊這部電影也已經來不及了。

在我看來,這實在是一部借古諷今的絕妙寓言,講述的是革命的理想與現實。姜文更動劇中的時間點,使它比原著往前約10年到了1920年,又變動黃四郎的名字,這絕對不是一時興起或者毫無意義的。這電影講的是中共以前最愛搞的農民起義革命,無產階級百姓武力鬥爭大地主的戲碼,只是這裡無惡不作的惡霸大地主,我覺得很明顯的就是在講中國共產黨。先說我並不住在中國,我也沒去過,我對中國的了解來自書上和新聞和網路,我知道有些中國網友有在看我的部落格,如果我對你們的國家有什麼誤解還請見諒,也歡迎提出討論交流。在台灣的我們,如果只看中天或TVBS這些紅通通的新聞台,八成會覺得中國真是個富饒、強大、人人過著幸福快樂日子的偉大國家。可事實上,我倒覺得他像是個沒有出氣口的壓力鍋,這壓力堆了太多卻沒有釋放,隨時都要爆炸。只要看這一年越來越多的暴亂,隨便一個事件都能引起上萬人的暴動就知道,中國人民也會憤怒的,雖然他們的怒點,很明顯的比其他地方的民眾要高出很多。這些壓力來自於日異懸殊的貧富差距,幾乎失控的通膨危機,還有層出不窮的貪污腐敗跟一連串不公平的事。張牧之跟衙門外的百姓說他來這裡要的就是公平,因為這個凶險的鵝城,也就是中國,充滿太多不公平的事,冤鼓沒人敲都長了藤蔓了,「誰敢有冤」,花姐說「黃四郎要誰死,誰就得死」,這個政府要抓你就抓你,用莫須有罪名關你,雙規你,太多了,這個國家有太多不公平之事了,百姓除了逆來順受也沒有其他辦法,因為你要怎麼對抗這樣龐大的惡勢力?裡面那段出發勦匪的戲,在那一整面飄揚的鐵血十八星旗前,每個人雄糾糾氣昂昂的踩著正步,向百姓們保證一定要把張麻子逮到給大家過好日子,多麼政治正確啊,不過那全是謊言、作秀。電影裡頭的官沒一個好東西,一開始馬邦德上任搭的火車是馬拉的,馬拉火車這的確是有歷史根據的,但馬拉著列車載著買官收賄打算借當官大撈一筆的爛官要去上任,就像是在諷刺馬列主義下的中國官員都是些貪官汙吏一般。黃四郎收服像張牧之這樣的異議份子用的手法是「請客、殺頭、讓他做狗」,那不就和中共的統治手段一樣嗎?用武力和恐怖恫嚇民眾,讓溫影帝之流的出來給個小恩小惠,洗腦人民不會反抗只會聽話。之前的縣官把稅收提前收到90年後,也就是2010年的現在,這也不會是天外飛來一筆。片尾疑似背叛張牧之離開他的兄弟們和花姐,同樣坐著馬拉的列車,興高采烈的說要去上海,連像是黃四郎的身影都出現在車尾巴上,猜猜怎麼著,1921年中國共產黨在上海成立,舉行第一次的黨代表大會,通過了以馬克斯和列寧思想為行動綱領的黨綱。那句「上海就是浦東,浦東就是上海」,有在關注中國今年紅潮現象的朋友大概會知道,浦東可是有著好幾個紅色旅遊景點的地方,讓我覺得有點在諷刺革命這件事,不管是在什麼時候什麼地方發生對象是誰,本質上都是一樣的。

電影裡有提到,張牧之從前跟隨過松坡將軍。松坡將軍是誰,就是蔡鍔,這表示張牧之他參予了辛亥革命。而黃四郎,除了他不斷的提起和蔡鍔有情的小鳳仙,他也提過曾和張牧之有過一面之緣,兩人對於日本文化的切腹都有認識,黃四郎手中更有一顆和當初在辛亥革命中引爆的同樣一批的地雷。這在在表示,黃四郎也是有參予當初推翻滿清建立民國的辛亥革命的。只是兩個同樣參予了革命的人,張牧之和黃四郎,一個因為「和這幫人玩不起」所以淪為山匪,另一個則是藉由革命後的混亂局勢割據一方大富大貴,這就是革命之後理想主義者和投機分子的不同之處了。理想主義者自始至終都是理想主義者,張牧之又帶領了一次革命鬥垮黃四郎,自己到最後連個椅子都被搬走,這就是革命的現實。而投機份子黃四郎呢?雖說他在鵝城敗的很慘,可他還是去上海要另起爐灶了(如果片尾那個身影真的是他的話)。看看今年阿拉伯世界國家的茉莉花革命,大家起而革命都是因為日子過不下去了無法再忍受了,但是革命成功並不會帶著立即就有更好生活的保證,反而是另一個動亂的開始。那些把過去獨裁的總統送審或是逼其流亡的國家,像是埃及跟突尼西亞,現在也仍然動蕩不安。電影裡的鵝城百姓從此就能過著好日子嗎,也不一定,或許會來個更差的。但這就表示革命不該發生嗎? 當然不是,民主從來就不是與生俱來的,是要辛勤的用血汗灌溉爭取才有可能結成甜美果實。如果只妄想革個命就能從此天下太平那也太天真了,這是所有追求民主的人都要付出的代價。

另外有一幕我覺得很有趣,就是花姐拿著兩把槍,一把指自己一把指張牧之,她責怪張牧之把她和老二老三拆散了。張牧之問她恨不恨黃四郎,她說恨,問她恨不恨張牧之,她說不恨。張牧之勃然大怒問她「那妳還拿槍指著我!」,花姊回他「因為你是好人」。我覺得姜文在這部片子裡不只把矛頭指向了黃四郎這樣的極權暴政,他也批判了包括花姐在內的人民。鵝城百姓應該是這整個事件的第一當事人,卻反而像是黃張兩人惡鬥之下的棋子一樣。其實為了理想為了崇高的目標而去參與革命的人並不佔多數,大多數人參與革命,都是因為日子過不下去了,反正沒有什麼可失去的了,再不反就要餓死了,所以跟著革命。因為革命是大破大立的過程,你不可能指望革命發生了,還能準時下班回家吃飯睡覺看電視,你勢必要有所犧牲,你可能犧牲了生活,可能犧牲了性命。一般人如果不到民不聊生的地步,儘管你可能要當個奴隸,當個妓女,被你的國家蹂躪,生活在恐懼之中,只要日子還過的下去,就會用一種「反正這也是我的命嘛」的態度,繼續苟延殘喘下去,只要大家咬著牙摀住眼睛耳朵,當做什麼都沒有發生就好了。還有一些人,像是劇中由胡軍飾演的假麻匪,都已經民國好幾年了,他還不知道辛亥革命是什麼。所以像張牧之這樣的異議份子,他想要鼓勵大家一起來扳倒黃四郎,讓花姐這個從小就被賣入火坑,痛恨黃四郎的人,勉強還可以過下去的小日子過不下去,她就要拿槍對著張牧之了。她知道張牧之是好人做的是好事,可她槍口還是對著張牧之,因為她也沒膽或沒辦法反抗黃四郎。就像這些年在中國的許多民運份子、維權人士、上訪者,常會受到他們自己民眾的批評,說他們就是添亂的,破壞社會和諧的,跟外國的反中份子一起來破壞中國形象的,妨礙國家發展的,是中華民族的罪人。這樣的言論,先不說遠的,我在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和今年的動車事件都看的到。川震大家為什麼憤怒,不是因為天災,而是因為偷工減料的豆腐渣工程,害死了很多本來不該死的人,而這是官商勾結的結果。那些罹難者家屬當然有權憤怒,有權抗議,要求政府給個公道。結果一堆抗議批評的人被判什麼顛覆國家政權罪,還有許多事不關己的人跳出來說現在已然夠亂的了,你們這些父母麥擱鬧,有損國家形象,最噁心的莫過於余秋雨了,良心被狗吃了,寫出一篇〈含淚勸告請願災民〉的廢文,除了把中共歌功頌德一遍,重點是要那些因為豆腐渣工程而失去子女的父母們不要再請願了,套句台灣的熱門語,只能吞下去了。到了今年,中國高鐵,他們稱動車,發生了離奇的重大追撞意外,到現在到底多少人喪生受傷的確切數字都沒有,事故沒有做調查就把列車就地掩埋!這真是世界奇觀。中國鐵道部那種倨傲、視人命如草芥、推卸責任的態度,讓他們的人民真正的怒了,可是我又看到有這樣的言論:「動車是中國的驕傲,大家不要因為一點小意外就否定它」、「以前我們生日的時候才有肉吃,現在天天都能吃飽,這是國家對我們的恩惠,大家不要一直批評國家的重大建設」、「現在正是中國起飛的時候,發展難免有犧牲」、「大家一直批評也沒有用,只會讓外人看笑話」。政府讓人民天天吃飽算什麼狗屁恩惠,那是應該的!連讓人民天天吃飽都做不到的政府不配存在!讓外人看笑話的不會是批評政府的聲音,也不會是發生意外這件事,因為意外本來就有可能發生,會讓人看笑話的是你事後的處理態度,還有事前因為好大喜功人謀不臧而造成事故發生的原因。為了國家發展所以大家要忍耐,這不就是鄧小平說的嗎,讓一部份人先富起來。請問中國現在還不算大國嗎?外匯存底那麼多,大買外國國債,四處灑錢,全世界都要看他臉色,還不夠嗎?的確像上海、延海地區都富起來了,發展的多麼先進,那還沒富起來的呢?放給他爛嗎?人民難道不是國家存在的原因嗎?為了什麼樣的發展可以容許讓無辜的百姓死掉還不準喊冤的?說出那些言論,我實在不敢相信,或許他們是五毛吧我不知道,可這些人在腦子和良心上很顯然都出了點問題。就像花姐一樣,不去怪罪魁禍首黃四郎,反而去怪張牧之,這讓我想起之前在youtube上看過一個影片,說中國社會罹患了斯德哥爾摩症候群和認知分裂,人民為了求生存,所以只好讓自己去認同這樣的統治者,反過來指責企圖破壞這種狀況的人。電影中的民眾其實也是革命的現實,你發錢我就收,你發槍我也收,可就是不跟你去殺四郎,大家躲在一邊觀望。一直到張牧之殺了黃四郎的替身,大家確定有勝算了,才衝進黃四郎家搜括財物。那幾把在雨中倒下的萬民傘真是非常諷刺,大家心中不是都很不滿嗎?就是不敢出來做點事。姜文讓劇中的民眾都打赤膊穿黑褲,每個人看起來都差不多,代表的是人民這個概念的集合,而戲中少數穿著很好的衣服,摟著妻妾在打痲將那群人,那些就是既得利益者啊,錢也拿槍也拿,最後要衝你們去吧,反正老子有錢啊,這種事不關己的態度就像是現在很多冷眼旁觀民眾運動只顧明哲保身的那群上層階級人士。關於民眾在革命中的部分,我覺得讓子彈飛裡用比較詼諧的方式表現,讓看的人還不至於覺得會是在罵自己而感到坐立不安。畢竟參與革命,講得簡單一點,就像最後兄弟們跟張牧之說的那句話:「高興,可就是有點不輕鬆」,大部分的人其實都無法只靠理想而活的。

除了革命,我要講一個比較屬於個人主觀感覺的部分,就是戲中對於六四天安門事件的隱喻。來自哪一段呢?就是六子在茶樓被逼死的那一段。六子被黃四郎的人逼死,這很明顯了吧。在六子墳前,第一個上去跟他說要為他報仇的人是老四。夫人的葬禮,相較於六子的墓碑是一個大大的六,夫人的墓碑像一個8,站在8後面假裝是張麻子的老三帶著九筒在那裡講話。8964,說我過度解讀吧,至少我看到的就是這樣。很多人看到那一段都覺得六子為免也太蠢了,竟然呆呆的被用激將法激死,那一段之所以讓人看的心驚膽顫的原因就是有口難言不白之冤的可怕,你知道事實為何,可是沒有人信你。就好像在中共刻意打壓清洗之下,現在中國90後的小孩八成都不知道六四的來龍去脈了,他們只信那可笑的「廣場上沒死半個人」、「是那些學生先暴力攻擊解放軍同志們,那些勇敢而仁慈的軍人都受傷了也不願反擊」諸如此類的謊言。六子很年輕很傻,他以為切腹明志挖出那些涼粉就能證明自己清白,結果落個死亡的下場。當初那些廣場上的學生也很年輕很傻,他們以為絕食抗議送陳情書悲痛的呼籲就能讓政府聽聽他們的聲音,結果落個死在子彈和坦克車底下的下場。張牧之/異議份子不就是這樣跟黃四郎/中共槓上的嗎?因為黃四郎跟中共都毀了他們最殷切的期待,未來的希望,讓他們就這樣白白死去。六子的仇報了,六四學生的呢?以後還有人記得,他們為這個國家做出的貢獻和犧牲嗎?

雖然我越看越覺得這片不簡單,但搞不好人家姜文兩手一攤說:這些網路上的想法都挺有趣的,連我都沒想到,啾咪~(好吧我肯定他不會說啾咪這兩個字)是真的也不一定呢。不過不管大家用什麼角度去看去解這部電影,都能從中找到樂趣,找到自己想要的解釋,或許這就是為什麼這部片子如此受到歡迎的原因。在我看來,這片子的靈魂,還是最後張牧之對黃四郎說的那句話:「你和錢對我來說都不重要。沒有你,對我很重要。」,這聽起來是多麼的沉痛,又充滿了最深刻的期盼與呼籲。或許這句話在某些人的心裡也種下了一點希望和理想的小樹苗,要把他們的黃四郎拉下來,毀了他的五代家業呢。不過,咦?毛鄧江胡,哪兒來的五代啊?第五代接班人也要明年的十八大才有的啊。

別急,讓子彈飛一會兒吧。

2011年8月10日 星期三

美國隊長 Captain America: The First Avenger

或許是之前電影板有幾篇獲得熱烈迴響的負評文,包括早一點的末日危城、暮光之城2、到後來的靠岸跟魚狗、最近的暗黑天使等等被推爆的文章,都是用比較戲謔幽默的口吻,表達自己被爛片蹂躪的悲痛心情,讓大家笑到流淚之際紛紛推文,所以前一陣子出現了很多這樣風格的文章,試圖想要用同樣的筆法,來奚落《美國隊長 Captain America: The First Avenger》。當然美國隊長不是什麼好評不斷完美無缺的電影,但是有很多負雷文,要不就是搞笑功力不足,文筆不佳,要不就是作者根本沒搞清楚狀況,只想用尖酸刻薄的詞句來挖苦美國隊長,所以看起來根本就像是來找碴的,被噓的話又要到處嚷嚷電影板是一言堂不准有反對聲音。說真的,沒有那種文采和幽默感的話還是少寫一點這樣的文章吧,那很難看又不好笑。就照實寫出自己的感想不是比較簡單嗎?

儘管我自己很喜歡,但我不會說美國隊長是部多好的片子,我想中規中矩會是個適合的形容。過去也有過美國隊長的影視作品,但大多慘不忍睹。這次正值美國隊長問世70周年,Marvel和派拉蒙合力推出了最新版的美國隊長,處處可以感覺到電影公司對這位曾經在美國人心中有著重要地位的英雄人物的用心。例如隊長一開始巡迴演出的制服是初版的造型,我們可以看到他頭上還有兩個立體的小翅膀,街上孩子拿的漫畫,還有雖然沒有提到美國隊長本來是個美術系的學生,但有出現他畫畫的鏡頭等等。戲裡所營造出那種二戰時期濃濃的復古感真的非常出色,無論是在美術設計、布景、人物造型、軍事設備,甚至是戲中人物的互動上,都很完好的表達出40年代的那種感覺。就連劇中出現一些比較科幻感的武器或機器,像是雷射槍或是巨大坦克、造型流線的飛機、九頭蛇的基地等等,也都能毫無維和感的融入到整個電影的時代氣氛之中,不會讓人感到突兀。我非常喜歡劇中美國隊長推銷債券那一整段的歌舞演出,華麗熱鬧,對比戰場上的殘酷可怕,歡樂的讓人感到諷刺。用一系列二戰時期的圖畫和海報組合成的片尾也是讓人驚喜的地方。Marvel和派拉蒙非常完整的在營造整部電影的復古風格,讓觀眾也能融入那樣的氣氛裡。

這部電影最大的缺點,就是劇情和太遜的反派。劇情其實頗為平淡簡單,用兩句話就能說完:這是一個身材弱小但一心從軍報國的Steve,接受科學實驗之後變成強壯的大胸猛男去殺納粹的故事。沒有複雜的轉折或起伏,要講的道理也不是太深奧,但這樣難免就讓人覺得有點空洞。再加上為了要趕上明年即將上映的超級強片《復仇者聯盟 The Avengers》,把二戰時期的背景和故事硬生生結束掉,所以除了隊長本人,其他角色的塑造和轉變就都變得很平面甚至輕描淡寫,也使這部片子變成很像是復仇者聯盟的前導片,而失去了一點主體性。隊長的好朋友Bucky,當隊長還只是個老被欺負的小個子時,他一直都是保護者,外表他比Steve還要更受人青睞,力氣體能也比Steve好,但在Steve接受實驗成功變成美國隊長之後,情況就反過來了。劇裡只有用一句話簡單帶過Bucky有點不是滋味的樣子但沒有更深的描述了,我覺得如果可以好好去寫Bucky的心情轉換,更能夠突顯他和隊長之間友誼的真實和深厚,但是沒有,還讓Bucky就這樣莫名其妙的領便當了。我想這也是讓大家很錯愕的地方,因為不管從漫畫或是電影裡的設定,Bucky都是非常重要的角色。當然我們知道在Marvel的世界裡死了不代表就不會再出來了,更何況只是掉到萬丈深淵裡去,瞧瞧雷神索爾的Loki,人家在復仇者聯盟裡要回來一個打7個咧,所以Bucky的生死我覺得不用擔心,但我希望他再出現的時候可以給他好一點的安排。還有Peggy也成了一個專門來和隊長發生感情的角色,她的背景是模糊的。鋼鐵人Tony Stark的爸爸Howard Stark在這裡也被弱化成那個有錢的科學家而已。這些我覺得都很可惜。

最讓人不滿的就是反派了。當你可以找到Hugo Weaving來出任這部戲裡的大魔王,演出美國隊長生生世世的死敵紅骷髏時,你一定會想要讓他有所發揮,好好踢一下美國隊長的屁股,把他整得慘兮兮,再依照邪不勝正的道理驚險的失敗,怒吼著我一定會再回來然後跑掉,這樣你也得到了反派的尊嚴,隊長也繼續保有他的主角光環。遺憾的是在這部電影裡Hugo Weaving被浪費了,不管Hugo Weaving的演技多好,旁人把紅骷髏和他的九頭蛇軍團形容得多麼恐怖,多麼厲害,多麼高科技,劇本呈現出來的就只是個笨蛋而已,而連這樣的笨蛋都控制不了的希特勒和納粹高層們就更顯得笨蛋了,那麼被這堆笨蛋踐踏的歐洲各國就不只是笨蛋可以形容了。博士說用了那個機器之後「好的會更好,壞的會更壞」,他大概忘了說「蠢的會更蠢」吧,明明就一堆人在那裡忙東忙西的基地,可以讓隊長一個人拿著那顏色鮮艷宛如標靶只差沒閃燈的顯眼盾牌,如入無人之地的走來走去,而不會被發現。那一段真的太妙了,因為我們可以看到當隊長潛入基地的時候,他並不是闖入空無一人的地方,那裡到處都有人!但隊長還是哇啦啦的救回Bucky和其他戰俘,順便把基地給炸個稀巴爛,讓紅骷髏狼狽逃走。然後被說得多麼難進入的秘密基地也不是多秘密,因為他們就是有那麼天才,把所有的基地位置都標在地圖上,掛在顯而易見的地方,被隊長看見,然後隊長再帶著他的幾個快樂夥伴,為求政治正確所以什麼膚色人種都有的快樂夥伴們,把這些不是那麼秘密的秘密基地給個個擊破。我們就看著隊長開著車、騎著哈雷、拿著彷彿會吸子彈的盾牌,像小孩踢倒積木一樣的到處搞破壞。而紅骷髏做了什麼呢?看著燒得很旺的基地氣到握拳,或是殺兩個手下而已,這樣就表示他是本片大魔王了。最後的決戰更是虛到不行,不過這也快要成為Marvel電影的標誌了,所謂結尾的打鬥高潮就是沒有高潮,從鋼鐵人、雷神索爾到美國隊長,完全沒有最後主角和大魔王生死鬥的刺激感,反而讓人覺得「蛤?就這樣?」。我覺得Marvel如果不改進這點,那麼這會是復仇者聯盟的隱憂。一個像這樣的片子,他的精彩程度有很大一部分在於可以和主角分庭抗禮旗鼓相當的反派,這樣才能製造出最大的戲劇張力,這點在美國隊長裡我認為是完全失敗的,這樣大家會覺得隊長是有強在哪裡嗎,他會贏是因為對手太爛了。當菲利普將軍說他覺得紅骷髏應該被關進精神病院的時候我真想給他按個讚,因為紅骷髏給我的感覺並不可怕,反而像是個麻煩的瘋子。


儘管反派無力有如搞笑人物,我還是喜歡這部電影。我覺得這部電影就像主角的個性一樣,很單純。他沒有要跟你講什麼很需要思考的議題,沒有很複雜的人性批判或價值觀的辯論,他更不像很多人所批評的,是個讚揚大美國主義的宣導影片。沒有看過這部片子的人若是因為他的名字和衣服盾牌顏色而這樣認為我想無可厚非,當初美國隊長漫畫剛出現的時候,也的確有這樣的象徵意涵,但如果看過電影的人還是這樣認為,我想他大概本來就帶著這樣的偏見去看而誤解,或是根本就沒看懂。電影裡藉著讓美國隊長去推銷債券這段劇情,來酸了一下美國政府和官員,而且很有趣的和現今美國的國債風波產生微妙呼應,這樣的劇情是哪裡有大美國主義?這部電影的重點不是在喔喔美國是個多麼強大偉大的國家,全世界都要靠他來拯救,他的重點是放在美國隊長Steve Rogers這個人身上。本片在弱小Steve身上下了不少功夫,有好好的鋪陳他的故事,那驚人的電腦特效讓Chris Evans得以親自上陣而不是替身演出變身前和變身後的Steve,大家看到他的落差之大感到驚訝之餘也增加了可信度。隊長曾是個弱小的人,「只有弱小的人才會知道力量的重要」,使他和其他有著強大力量的人不同的是,隊長是個好人,他很單純、善良、正直、無私,而並不是所有擁有力量的人都會有他這樣一顆良善的心,像同樣經過強化的紅骷髏就變得更壞了,把他的力量和頭腦拿來做壞事(不管演出來怎麼樣,既然是這樣設定我們就這樣信吧XD)。他選擇盾牌當做他的武器,因為盾牌是保護多於攻擊的。博士問他「你想去殺些納粹嗎」,他說「我不想殺人」。他這麼熱切的想要上戰場,是想要為他的國家盡一份心力,所以叫他去賣債券他雖然不願意但他還是去了。這份愛國熱忱也反應了當時美國青年上戰場的心境,他們是真的帶著一份正義感和使命感的。他對抗的也不只是個納粹,而是個把自己國家也列入攻擊目標的狂人,將他們的對決不只局限在美國對德國,同盟國對軸心國,而是好人對壞人,正義對邪惡。我認為這部片子單純就在這裡,因為這裡面的好壞並沒有什麼灰色地帶。最後Steve為了整個世界義無反顧的犧牲自己,更需要巨大的勇氣,而這也是沒有任何裝備和超能力,只是一個普通人的美國隊長,之所以能夠成為許多人心目中的英雄的原因。他是一個我們會希望這個世界能夠多一點的英雄,有時候這種簡單的美德,在這個混亂的世界裡更顯得珍貴和令人嚮往。所以最後當隊長從漫長的冰封中醒來,不知所措的在熟悉又陌生的街道上狂奔,而神盾局的Fury告訴他,他已經睡了將近70年時,他說自己「錯過了一個約會」,這句話會讓觀眾為他感到多麼心疼。為了要拯救世界他犧牲了那麼多,那些失去的時光逝去的人和才剛萌牙就被戰爭拆散的戀情都不能再重來了。但當他問Fury是要來讓他「適應這個世界」的嗎,Fury回說是要來讓他「拯救這個世界」的,我們都知道隊長無法也不會拒絕,因為他是美國隊長,更因為他仍然是那個從布魯克林來的小個子Steve Rogers。


Hugo Weaving在這裡因為劇本的關係沒得發揮實在太浪費了,演Bucky的Sebastian Stan也有這個問題,我覺得演員本身沒有特別出彩,是這個角色很可惜;飾演博士的Stanley Tucci是個意外的驚喜,我喜歡他和Steve之間的對手戲;Tommy Lee Jones稱職的演出將軍的角色,適時添加笑料,但其實若換了別人來演也不會有什麼不同;演出Howard Stark的Dominic Cooper,看得出來他很努力的要讓觀眾看到Tony Stark的個性所來為何,但演Tony Stark的是Robert Downey Jr.,所以他的表現無法讓人留下深刻印象那也是沒辦法的事 ;我也喜歡飾演女主角Peggy的Hayley Atwell,她很適合這樣的伴相,她的強悍和Steve的溫柔是可愛的配對,她吃醋對著隊長開槍把大家嚇一跳那一幕很棒,我也喜歡她和Steve兩人之間純純的、保守的、一切盡在不言中的感情戲,雖然有人說感覺不足,但我倒覺得這樣反而很符合那個年代的社會風氣。不像其他人是在隊長變身之後才對他另眼相看,Peggy一開始對Steve就挺友善的,當其他人還不知道隊長的價值,她也相信他,鼓勵他。最後兩人透過無線電定下一個註定無法實現的約定,沒有太煽情,也沒有聲嘶力竭的道別,反而很符合這兩個角色的個性,更讓人感到惆悵。他們倆的感情鋪陳比之前的雷神索爾或是X戰警第一戰裡的男女感情戲要有說服力的多。導演Joe Johnston的上一部電影《狼嚎再起 The Wolfman》的失敗本來讓人有點為美國隊長的成績感到擔心,但成果出來我想至少他沒搞砸這樣算及格了,只是我覺得他要是改拍文藝片的話或許會比拍動作片好一點。最後是男主角Chris Evans,過去他在《驚奇四超人Fantastic Four》裡演出的火人,那種輕浮的形象讓我對他印象不好,但這些年來他在一些電影裡的表現,例如《太陽浩劫Sunshine》、《正義悍將Street Kings》等,還有戲外的工作態度,都讓我對他有所改觀。我覺得這找他來演美國隊長真是很不錯的選擇,他的長相比漫畫裡斯文溫和,給了美國隊長一種更可親的形象,他也很好的表現出隊長善良但堅持的個性。當初我有批評過我覺得Chris Evans好像沒有那種領袖氣質,看完之後我要收回這樣的話,領袖氣質不只是表現在男子氣概或是剛硬的臉部線條或撐破衣服的肌肉,而是你有那種讓人信任想要追隨的氣質,還有讓人尊敬喜愛的個性,我想Chris Evans有用一種比較溫和的方式表現出來。雖然我看電影板好像看好Ryan Reynolds的人比較多,但我個人是比較喜歡Chris Evans的,祝福他以後也有更好更大的發展。


今年夏天的漫畫英雄電影大戰,Marvel毫無疑問的大勝DC。Marvel家今年有《雷神索爾Thor》、《X戰警:第一戰X-men: First Class》和《美國隊長 Captain America: The First Avenger》輪番上陣,結果在票房和影評上都有好成績,三部電影的爛番茄指數分別為:77%、87%、79%,一字排開相當亮眼。而DC家出產的《綠光戰警 Green Lantern》,讓華納花下兩億美金預算製作,這還不包括那鋪天蓋地的宣傳所扔的銀子,結果票房在北美只是勉強破億,爛番茄指數更只有悲慘的27%,把他乘以3都還沒有我們一部X戰警好,可以說是相當淒慘。而且看完綠光戰警之後讓我比以前更不喜歡Ryan Reynolds了。這一系列的Marvel英雄電影,從鋼鐵人、綠巨人浩克,到今年這三部電影,我們看得出來Marvel對於自家作品攻佔大螢幕的規劃相當用心積極,努力的要讓各電影彼此拉抬牽成,像是這次看美國隊長的觀眾如果在跑字幕的時候就離開的話真的虧大了,因為耐心等他唱完三四首歌之後,就有千呼萬喚始出來的復仇者聯盟預告,可以看到Loki被重兵壓解的畫面真讓人興奮XD 用比較不那麼複雜、穿插點輕鬆笑料的故事,還有相當有魅力的主角們,來提升漫畫英雄電影在非基本盤觀眾之中的接受度,特別是版權在自己手上的那幾部更是明顯。我覺得他們沒有要拍出另一部黑暗騎士的野心,而是盡可能的讓更多不是漫畫迷的觀眾來看漫畫英雄電影。這一連串的英雄出擊,很顯然的都是為了明年那最讓我期待電影之一,集合各Marvel超級英雄的《復仇者聯盟 The Avengers》的出場。明年復仇者聯盟將會和黑暗騎士再起對打,相信沒有什麼電影會比這兩部更盛大驚人的了。Marvel和DC,一起把超級英雄電影的市場做大,對漫畫公司和影迷來說,都會是雙贏的局面。


電影上映之前,傳出片商為了不要因為海外的反美情緒影響電影票房,硬是在原來的片名Captain America後面加了The First Avenger想要欲蓋彌彰一下。看到這消息真令人感慨,美國竟變得如此不受歡迎。我相信他們是真的有過理想的,不管大家喜不喜歡美國,至少二戰時期如果沒有美國加入世界不知道會燒成什麼樣子誰也不知道,這是無法否認的,但這幾十年他們涉入的紛擾和戰爭所引發的爭議跟批評,也不能裝沒看見。過去美國隊長的誕生是因為漫畫公司的編輯Martin Goodman認為參戰是美國不可逃避的責任,經過數十年後美國隊長恢復連載,他對美國政府現在的很多行為也感到不滿。美國隊長他誓死捍衛的,與其說是美國,不如說是使美國成為一個偉大國家的價值,一種不分國籍種族宗教都共同相信的美德,正義與善良。而擁有巨大力量的人,更有那個責任去維護這樣的價值不被埋沒。就像蜘蛛人裡的名言「能力越大責任也越大」,重點是要保持一顆正直的心,如同博士告訴Steve的「當一個好人」,這點美國隊長一直在堅持著,或許現在的美國也該想一想。

2011年6月27日 星期一

X戰警:第一戰 X-Men: First Class

每次我得空坐下來打開電腦,都很想認真的打篇文章,幫我的部落格澆點水,但每次都逛到其他地方去,結果我明明有很多話想寫,一篇文也沒擠出來,竟然也一個多月沒更新了,真是不好意思啊。這兩個禮拜我看了兩部電影,《讓子彈飛》和《X戰警:第一戰 X-Men: First Class》,才覺得不寫個感想太對不住這兩部好電影啦,立刻來當個勤勞的小農夫鋤田播種一下,先把X戰警的田給耕了。


或許是因為題材缺乏,這幾年有許多超級英雄電影系列,在續集拍到壞掉爛掉之後,開始往源頭發展,改成拍前傳,甚至是整個砍掉重練,拍一個故事沒有連貫,設定也不盡相同的重開機版,也就是reboot,試圖找出一些新的火花,讓觀眾繼續掏錢買票進場。在這些重開機的電影裡,成績最好的當然是Christopher Nolan版的蝙蝠俠系列,《蝙蝠俠:開戰時刻Batman Begins》和《黑暗騎士The Dark Knight》,在歷經第4集《蝙蝠俠:急凍人 Batman & Robin》可怕的失敗之後,反而將超級英雄電影推到了前所未有的格局和深度,在影評和票房上都獲得絕佳的成功。但也不是重開機的都有救,像是《綠巨人浩克The Hulk》的重開機版《無敵浩克The Incredible Hulk》還是無法重振浩克雄風,其實我並不認為李安導的第一版很差,我覺得浩克電影的評價有爭議主要還是這個角色的問題。接下來還有不少超級英雄電影的重開機版要上映,包括《驚奇四超人Fantastic Four》和《蜘蛛人:驚奇再起The Amazing Spider-Man》等等。我並不期待驚奇四超人,因為連原版的我都覺得不怎麼樣了;但是我期待這個青春版的蜘蛛人,長著一臉苦瓜的Andrew Garfield應該可以再為這個歹命的平民超級英雄注入新的活力(只是他對蜘蛛人這個角色來說有點太帥了XD)

這次要重開機的輪到X戰警。X戰警一向就和其他超級英雄們不一樣,其他的超級英雄大多單打獨鬥,X戰警卻是團體戰,雖然各自有各自的能力,但常是一群人合作解決問題,大家相互扶持,同時也發展到有了一整個族群的規模。族群中的兩大派,分別由X教授ProfessorX 和萬磁王Magneto代表,兩位同樣具有強大力量但政治理念卻南轅北轍的變種人領袖,各自帶領一群變種人相互對抗。在第一戰裡,我們回到X教授和萬磁王年輕的時代,當時他們還是叫Charles和Erik。他們本來是患難與共的好友,最後卻分道揚鑣的故事,這一集的重點就是在兩個人和兩種觀念的衝突上。同樣身為變種人,Charles和Erik有著截然不同的成長過程,他們對於與這個社會如何相處的看法也不同。先是萬磁王Erik,他的成長過程悲慘,在集中營裡失去媽媽,還被抓去做慘無人道的實驗,長大之後他也只有復仇這個人生目標。Erik則認為,人類不可能會接受變種人,因為變種人在許多方面比人類還優秀,會對人類造成威脅,進而對變種人發動攻擊,因此變種人自己要先發制人,反過來統治人類才是變種人的生存之道。我覺得Erik的想法是可以理解的,而且事實證明,人類就是他所想的那麼壞,那鋪天蓋地的飛彈就是最好的證明,後來人類社會也真的開始一連串對變種人的打壓和歧視,所以雖然被歸為反派,但我覺得Erik這個階段所想的並沒有不對,原作者Stan Lee也說過萬磁王其實從來就不想成為壞人的。電影裡面很認真的去呈現萬磁王個性和想法的基礎來源,因為身為猶太人,他受到納粹的迫害;因為身為變種人,他被Shaw殘忍的對待。他和其他的變種人一樣,因為自己的與眾不同而吃到苦頭,他對人類有不安全感、不信任,甚至敵視,他拒絕再被傷害,選擇對抗,選擇認同自己的與眾不同,以自己的與眾不同為傲,反過來瞧不起人類叫他們尼安德塔人的態度,更像是一種自我保護措施。Erik和他一心想殺死的仇人,極右派的Shaw,兩人在這方面的立場其實是一致的,但不同的是Shaw比較像是要滿足個人統治世界的私欲,而Erik則是和Charles一樣,是要保護自己人,這點就反映在,Shaw對於不和他同個立場的變種人也毫不留情,像是殺掉達爾文,而Charles卻會盡量避免去傷害他們,像是阻止Erik殺白皇后而Erik也饒他一命,Erik最後也沒有傷害不跟他走的變種人。Erik到最後即使和Charles上演惜別的海岸之淚的分手,也不是撕破臉,只是兩人理念不同一個挺藍一個挺綠(並沒有),終究他們還是一家人,所以還是會希望對方可以加入自己這一邊。我很喜歡他們要離開的時候大家一起手牽著手那一幕,他們不是一個邪惡的集團,而是一個家庭,就像Charles和Erik當初一起建立的那個一樣。Erik和選擇跟他走的孩子們並沒有錯,他們只是用另一種方式,想要保護自己和自己的家人而已。只是我們都知道Erik到最後也越來越偏激,即使是從一開始就追隨他的魔形女,失去力量之後也被他拋棄,他這種非我族類的態度,不也就是他深惡痛絕的人類的態度嗎?被迫害者成為更極端的迫害者,從歷史上的教訓我們已經看到很多。


相較之下,我覺得編劇在對X教授Charles的心態上描寫的就比較表面。和Erik不同,Charles從小就過著優沃的生活,雖然是變種人,但他的能力並沒有顯示在外貌上,對他的生活還頗有幫助,十分聰明的他年紀輕輕就當了教授,(從電影裡)看起來是一路順遂的人生。致力於基因研究的Charles和Erik相反的是,他主張變種人應該要融入人類社會,與人類和平共處才是變種人族群可以生存下去的方法。Charles非常信任人類,即使在看到那朝著他們來的飛彈如下雨般的衝過來,即使到最後他們拯救世界不被種香菇而毀滅,卻沒有被感激或提起,反而要遭受追捕,他還是堅決的站在人類這一邊,不惜與Erik那一派的變種人分裂,還說「我們也是政府的軍隊,只是政府不承認我們」。他對於人類到底哪來這麼大的信任和認同?電影裡沒有說。或許和平就是他的信念,或許曾經發生過什麼事讓他對人性美好的一面深信不疑。我看到別人的討論,說在漫畫裡,Charles雖然很富有,但他小時候被繼父的兒子欺負,繼父也是為了錢才娶他母親,最後卻為了救他和弟弟而死。我想編劇是為了要讓Erik「變壞」的過程更可信,所以對Erik下了很多功夫在鋪陳上,我們看到關於Erik很重要的過去,Charles我們只看到他閒來無事用他的能力泡妞而已,如果電影裡可以稍微提到一下Charles的家庭或是過去的經歷,讓Charles的心態刻畫的更深刻一點,讓觀眾知道他的樂觀到底從何而來,我覺得會比較好,兩個主角的對比也會更強烈。但只有隱約提到他母親似乎和他不是很親近,「她從來沒有給我泡過巧克力牛奶,她只會叫僕人泡給我」,還有他告訴Erik他認為,真正的專注來自於憤怒與平靜之間,這樣才會激發出更大的力量,可能他對此也有過親身經驗,才帶給他這樣的想法,但是電影裡都沒有說清楚,這是美中不足的地方。

我看到有人批評Charles在戲裡太過愛說教,他叫Erik要放下,但他並沒有感同身受Erik的痛苦。我不覺得Charles沒有同理心,我覺得這是上面我提到的問題,就是編劇沒有給他一個有說服力的背景來支持他的立場。這裡Charles很年輕充滿自信,對自己的想法很堅持,所以他會忽略了Raven對於外貌的自卑感和想要被接受真正自我的渴望,但我不認為他對Erik那樣說會是站著說話腰不疼那種說風涼話的態度。他能夠因為看到Erik最美的回憶而感動落淚,難道他在初相遇的那晚會感覺不到Erik最悲痛的心情嗎?「讓它走,不然你會死」;因為Erik總是用憤怒驅動他的能力,「所以你才總是陷入險境」;「殺戮不會為你帶來平靜」,我想他是認為這樣會對Erik比較好,而不是假道學,只是他對人類的看法的確有點太天真。但我覺得他最可貴的就是,儘管他有時候會讓人覺得有點高高在上的叫大家要怎樣怎樣,但最終他還是讓學生們自己選擇,對Raven的離開也沒有指責,那是很有氣度的。在海灘的那天他經歷了好友和親人的離開、人類的背叛、體驗被硬幣穿腦的痛苦、癱瘓,在這一切之後,他仍然堅持他的理想,這是很高貴的情操,他的確是有一顆善良溫暖的心,Charles就是那種他一直跟Erik說要做的「更好的人」。我想變種人分裂的挫敗會使他去調整日後在傳播理念時的做法,成為我們後來看到的那個,真正的導師。可惜儘管Erik和Charles兩個在一起,能帶給彼此更好的影響,提升本身的能力,成就了不起的大事,讓從來就不相信任何人的Erik第一次有了可以相互關心照料的夥伴,但是「我們要的從來不一樣」,對Erik來說,「平靜從來就不是選項」,導致兩人日後的分歧。


這部戲有很多讓我喜歡的地方,所以我才能丟下一堆待做的事又跑去看了第二遍,其中一個讓部分就是他的劇情與真實的事件結合在一起,也就是1962年的古巴飛彈危機,讓他顯得更加真實。這次的故事背景設在60年代,當時的世界處於冷戰狀態,美國和他的盟友,還有蘇聯和他的盟友,兩大集團相互對抗,以各自持有的核子武器、軍備競賽、科學競賽的方式,達成恐怖平衡,避免世界真的發生熱戰而陷入毀滅危機,但彼此仍然是猜疑,防範,更重要的是,恐懼。當時的美國人相信,蘇聯會對美國投下核子彈,很多人家都蓋了避難所和防空洞,任何一點來自另一邊的風吹草動都能引起恐慌,對蘇聯人民來說也一樣。全世界的人其實都處在一個緊繃的狀態,這個狀態只要有人稍微喇個低賽,就會有被打破的危險,也因此像Shaw這樣的極端主義者有機可趁,他利用的就是雙方的不信任和恐懼。而Shaw的這個部分讓我想起了《恐懼的總和The Sum of All Fears》,裡面的極右派也是這樣意圖挑起美蘇雙方對幹,他們坐享漁翁之利。然後人類又發現了新的恐懼,就是能力比他們更高一級的變種人。看到最後海灘那一段,其實我還滿生氣的。Erik沒錯啊,人類的確很自私很可惡,明明就很多缺點,還自以為是萬物的主窄,對於未知的,比自己強大的,不管是好是壞,先除掉再說,這種人類本位主義的思想很讓人討厭。人們因為不瞭解,所以對變種人感到恐懼,所以想要進一步將之消滅。因為恐懼所以排斥,所以拒絕接觸和溝通,造成更大的衝突,雖然Erik本來就不信人類有好到哪裡去,他沒有看到人類良善的部分,但那些不管他們是否剛剛阻止戰爭爆發還是一股腦落下的飛彈的確更加深了他所相信的事實無誤,造成日後變種人/人類的對立更加嚴重。人類怕變種人,變種人自己也怕人類。魔形女Raven和野獸Hank害怕展露真正的自己會受到社會的歧視而努力尋求解藥,Angel害怕再遭到正常人視為怪胎的異樣眼光,法官Alex害怕自己的能力會造成傷害要求單獨監禁,這些變種人都曾經希望自己能「正常」,怕自己身份曝露會受到怎樣的對待。最後他們在某種程度上都選擇接受自己並站出來挑戰人類社會的接受度,只不過Erik派是透過武力征服的方式,而Charles派則是經由貢獻一己之力來獲得認同。這所有變種人/人類的衝突、不信任、互相攻擊,都來自於缺乏瞭解的恐懼。人類不知道變種人裡有主張和平的,他們只看到擁有強大力量的變種人會飛會噴火能吸起一架潛水艇好像很危險的樣子;Erik也不認為會有真心接納變種人的人類,他只看到人類利用他們的能力,最後還要摧毀他們。


這次第一戰有另一個重要的主題,那就是對自己的認同,這部分主要是表現在Raven身上。「我是變種人,我很驕傲I am a mutant, and I'm proud」,這句話本來是Charles拿來泡妞扯的,我並不認為他一開始講這句話的時候,對這句話真正的意義體認多少,對當時的Raven來說,這是一句聽起來很刺耳的話。同樣是變種人,至少在外型上,Charles完全沒影響,Raven如果不花力氣去維持變身,走到街上會嚇哭一堆人。Charles本身當然不歧視變種人,但他還是認為,為了要融入社會,必要的偽裝還是要有,Raven和同樣在外型上有困擾的Hank本來也是這樣想,於是他們壓抑自己,過得很痛苦。那些被召募來的變種人孩子,能夠自在的在他人面前展現真實的樣貌和能力,都表現的如此快樂和放鬆。他們一直到不再壓抑並且接受自己真正的樣子,才能將最好的一面發揮到最大。Hank實驗失敗之後徹底變異,但他反而變得更有自信;Raven更是明顯,天生如此,如果自己都討厭自己,還有誰會喜歡呢?會站到真正接受她本來樣子的Erik那邊就不讓人意外,「我是變種人,我很驕傲」,她後來說這句話的時候,相信她無論外貌如何身份如何,都是真的以自己為傲。

之前看到一個新聞,光看標題就讓我掉下巴,什麼X戰警斷背情獲編劇證實。我立刻用興奮到顫抖的手指點進那個新聞,結果我把文章看了一遍,發現台灣記者在標題上截彎取直的能力真是日進千里。人家編劇Zack Stentz證實的是X戰警的確有在影射同志處境,但他也有影射包括種族在內的其他人權議題,並不是證實Erik和Charles兩人是一對!這樣隨便扭曲原發言者的標題實在太不應該了,那文章的最後說什麼Erik含情脈脈抱起Charles,Charles還有點小驚慌的部分,讓我茫然了一下,他看的是哪一版的X戰警啊,後來我才想到是在海灘那一段。阿廢話你來試試看有顆子彈打進脊椎裡,你會不會驚慌!話說回來,X戰警其實在影射同志議題的觀點,也不是什麼新鮮的觀點了,我最早聽到這個說法是在《X戰警2 X2: Men United》的時候。這個系列的電影,前兩集的導演Bryan Singer、飾演老年萬磁王的Ian McKellen、飾演藍魔鬼的Alan Cumming都是公開出櫃的同志,劇情裡的許多橋段和台詞,也都和同志的處境很相近。例如冰人跟父母表示自己是變種人時,整場戲都像是同志跟父母出櫃;變種人的能力和同性戀傾向一樣是與生俱來無法選擇的;他們為自己的與眾不同感到困惑,想要變正常,「我還以為我是唯一的一個」,也是很多年輕同志曾經有過的心境;他們後來遭到政府的迫害,被人類視做怪物,即使到現在同志被歧視仍時有所聞,更不要說他們過去一直被當成病態的、有罪的而遭到迫害;他們在某些方面比一般人優秀,就像在某些領域裡,例如藝術和時尚,最頂尖有才華的人物是同志的不在少數;在漫畫版裡還有專門感染變種人的病毒,早期大家認為愛滋病是專屬同性戀的疾病;他們試圖要找出變種人解藥,某些宗教團體或是科學研究宣稱要治療同志傾向一樣;至於那句"I am a mutant, and I'm proud",不就和同志社群常在說的Gay Pride有異曲同功之妙嗎?這次這個議題會炒的很大,應該是兩位主角的互動很有火花,萬磁王和X教授這兩個角色本來就不是單純的敵對關係,劇情編排上也很有遐想空間,才會讓一堆人想歪成一對同性夫夫領養了幾個變種人小孩,組成一個家庭,最後兩夫夫因為政治理念不合鬧離婚,還要協議分小孩扶養權的故事吧。當然主角James McAvoy戲外的核爆級發言也要負很大責任就是了XD


當初剛看到電影海報的時候我實在提不起勁,因為看起來就是一堆人排排站沒什麼特別,以為又會是那種很一般的漫畫英雄電影,而這部「相較之下」製作預算少,拍攝和後製的時間又很短,演員陣容也不如之前幾集星光閃閃,又沒有拍成iMax或是3D的重開機版,到目前為止票房是系列最差的,但我覺得這集也是系列最棒的。導演Matthew Vaughn的上一部電影《特攻聯盟Kick-Ass》我就非常喜歡,這次的第一戰也看得出來他想賦與這個系列新生命的企圖;男主角James McAvoy過去我對他的印象一直是文藝片小生,他在《贖罪Atonement》、《珍愛來臨Becoming Jane》、《真愛之吻Penelope》、《最後的蘇格蘭王The Last King of Scotland》這幾部片子裡都有著憂鬱又優雅的英倫紳士氣質(老實說我一直都以為他本人就是這樣的人,一直到最近看了很多他的訪問才知道這傢伙是悶騷貨XD),後來看了《刺客聯盟Wanted》之後發現他其實不只能文也能武還能搞笑。這次他演出的年輕X教授,和之前Patrick Stewart穩重瑞智的版本不太一樣,比較有活力和衝勁,有點自大,很陽光,但仍然是個會讓人願意跟隨他的領導者與導師;這部片真正閃耀光芒的是飾演年輕版萬磁王的Michael Fassbender。過去我只看過他的《300壯士 300》和《惡棍特工Inglourious Basterds》,沒有引起我太大注意,不過他這次演的Erik真的太酷了!永遠都一臉嚴肅,因為有著慘痛的過去而思想和手段偏激,衝動行事,但幾場最棒的戲都是在他身上,像是在阿根廷酒吧的復仇戲、進攻蘇聯將軍的宅邸,當然還有把潛水艇吸起來跟隻手擋飛彈這幾段,大家紛紛稱讚他是變種人版的龐德,我倒覺得龐德也沒有他那麼帥!特別是他戴上頭盔之後氣勢驚人,你真的不會想要這種人當你的敵人!還有我也很喜歡他哭的場景,那難得的真情流露,結果大家都把他畫成哭哭的鯊魚(因為他的嘴XD)~因為兩位主角太搶戲,其他的變種人們反而有點被忽略了,號稱女主角的Rose Byrne存在感更是單薄到跟路人甲一樣;唯一有殺出重圍的就是飾演年輕魔形女Jennifer Lawrence,我喜歡她在戲中的掙扎;而本集中的大反派Shaw,飾演他的Kevin Bacon老實說也只是中規中矩的表現而已。這部片子節奏很快,超過兩個小時的片長並不會讓人頻頻換腿翹腳或是看錶,故事也很合理,雖然情節和事件跟之前幾集有出入,但還是都緊守著X戰警世界的設定,看得出來劇組很用心在做一些和原著還有前幾集的連結,最棒的當然就是制服啦!我不懂為什麼大家覺得那黃藍搭配的制服很醜啊XD 當然這部片還是有缺點,例如他想一下子就介紹人物背景,一下子又讓Erik和Charles那麼快分開,其實有點太趕,沖淡不少戲劇張力,也有點不夠厚實;而Erik和Charles跟其他人的關係鋪陳的也不夠,那兩個和女孩的吻沒有任何化學反應還讓人覺得有點突兀;還有一些小bug。但整體說來,我還是非常喜歡這部片子的。

最後我要說,《X戰警:第一戰X-Men::First Class》和蝙蝠俠系列有著相似的發展路徑。他們同樣都是在續集遇上了瓶頸,蝙蝠俠三 Batman Forever、四 Batman & Robin慘不忍睹,X戰警3《X戰警:最後戰役 X-Men: The Last Stand》和外傳《X戰警:金鋼狼X-Men Origins: Wolverine》評價也都大不如前;他們的重開機版都找了風格獨特的新導演,Christopher Nolan和Matthew Vaughn,在各方都不看好的情況下接下重擔,帶領系列爬上另一個高峰;他們同樣都更重視劇本和新故事發展的深度,並且獲得正面的評價,打破超級英雄電影只是無腦爽片的印象。但我覺得X戰警的劇情主軸,本來就比其他的超級英雄漫畫探討了更嚴肅的問題,所以也就更有發揮的空間。這次的X戰警:第一戰當然不是十全十美的作品,也沒有黑暗騎士的完成度高,但我很看好這個系列將來的發展,第一戰讓我想到Batman Begins,或許將來X戰警系列也能出一部像黑暗騎士一樣,一拿出來就能抬頭挺胸的說,我們超級英雄電影也能拍出這樣不輸劇情片的佳作。

2011年5月7日 星期六

我的學生亞歷山大 The Golden Mean

我喜歡讀歷史故事。有時候我會想,如果抽屜拉開有個時光機,我會想要到哪個歷史故事的場景去一探究竟呢?我想要到1722年12月20號的暢春園,看看康熙帝到底是把皇位傳給了庸親王胤禎還是大將軍王胤禵;我想要回到1939年4月20號的柏林,看當年希特勒50歲生日的大閱兵,見識一個喪心病狂的獨裁者如何讓一整個國家的人民都陷入集體癲狂;還有1944年6月6日(感謝Steven指正^.<)的澳馬哈海灘,在槍林彈雨中看這「最長的一日」;我想到西元30年或33年的耶路撒冷,親眼看見耶穌基督為了拯救世人被釘上十字架;還有1187年,撒拉丁帶領穆斯林精兵攻進耶路撒冷,使得耶路撒冷王國陷落。我想親眼看看的歷史時刻有很多,但最想要看見的,是亞歷山大大帝Alexander the Great和他了不起的遠征活動。


所有讀過高中歷史的人大概都知道,亞歷山大帶領馬其頓的鐵騎,從希臘半島出發,一路向東,建立了橫跨歐亞非三大洲帝國。亞歷山大應該是史上最優秀的軍事將領,短暫的一生中沒有打過一場敗仗,他以寡擊眾的滅了當時最強的波斯帝國,一路走到當時的歐洲人想都不敢想的東方之地。據說凱薩大帝在33歲的時候曾到亞歷山大的陵寢去祭拜(也有一說是看到他的雕像),突然有感而發淚流滿面,因為他想到亞歷山大就是在這個年紀死掉的,而凱撒這一生再也無法超越他的成就。在外國,特別是美國,關於亞歷山大的出版品每年都有一定的數量,上次看到一個Discovery的節目,裡面就提到連西點軍校到現在也還在教他的兵法。在台灣關於亞歷山大的相關書籍很少,除了少數幾本以他為主角的小說,大部分的傳記內容都大同小異,也不夠詳盡,我常常都要去找國外那些厚厚的,有大量圖片和考據的書來過過癮。或許對台灣人來說他真的是一個很遙遠只會出現在歷史課本上的人物,但事實上他的成就和所帶來的影響,是深遠而長久的。他除了戰無不勝的征服,也將希臘文化帶入了中東地區,最遠甚至傳遞到印度,即使到了現代,在偏遠的伊朗山區,都還有人在傳頌著亞歷山大的故事。

因為台灣關於他的書實在太少了,所以終於有一本以他為主角的書《我的學生亞歷山大The Golden Mean》出版時,我根本翻都沒翻就買了。但其實這本書的主角並不是亞歷山大,而是他的老師,同樣鼎鼎大名的古希臘哲學家亞里斯多德。亞里斯多德和亞歷山大,這兩位在歷史上一樣有名的人物,他們的關係是老師和學生。我想這應該是所有學生的夢想,就是能夠讓史上最知名的哲學家之一幫他們上課;而這也應該是所有老師的夢想,就是能夠親自教導一個偉大的君主,將一生的理念都拿來塑造出一個理想的統治者,進而改變世界。亞里斯多德的確是給亞歷山大帶還很深厚的影響,例如使他產生對哲學的興趣和思考方向,但是從後面的發展來看,亞歷山大熱衷建構的大一統帝國,和亞里斯多德理想中的國家型態,是很不一樣的。兩師徒甚至還為了亞里斯多德的侄子卡利瑟南Callisthenes被亞歷山大處死而翻臉決裂,亞里斯多德最後因為亞歷山大的關係被希臘人指責而被迫流亡,最後客死異鄉。

這本書的故事並沒有寫到讓人遺憾的部分,是從亞里斯多德,被當時的馬其頓國王腓力Philip請去擔任王子亞歷山大的老師,在米亞撒和一群其他各領域的精英,對王儲以及其他的貴族子弟展開教育課程開始,一直到腓力在女兒的婚禮上被殺,亞歷山大當上國王之後,亞里斯多德回到希臘去開設學校為止。我覺得整本書給我一個感覺,就是「不夠」。描寫亞里斯多德和亞歷山大的故事是很吸引人,但對他們師徒兩在思考的激盪或互動上的描述只是點到為止不夠精采深入,反而是亞里斯多德和亞歷山大的哥哥阿西德斯,他們的對手戲還比較溫馨;想要描寫2300多年前的馬其頓,那種粗曠野蠻又血腥的氣氛,也是不夠;故事的話也沒有什麼高低起伏,就連最後腓力被刺殺,也沒有將當時的一團混亂描寫出來;更不要說一些重大的歷史錯誤了,亞里斯多德上戰場?連作者自己都說學者們看到「會臉色發紫」,還有赫費斯提翁Hephaestion什麼時候死在戰場上了?他是喝太多病死在床上的。但這本書也不是完全不可取。我喜歡她描述的亞里斯多德,是個似乎有憂鬱症,對萬事萬物充滿了好奇,對人也很和善又不驕傲的學者,他並不因為阿西德斯的缺陷而和別人一樣瞧不起他,反而是盡心的幫助他,他對阿西德斯的僕人,也願意幫助他成長;我喜歡關於書中亞里斯多德陷入灰色情緒時的描寫,特別是腓力死掉後他的感覺,短短的淡淡的,卻很悲傷;我也喜歡透過亞里斯多德所看到的腓力,他不再只是一個嗜血好殺的野蠻人,而是個豪爽領導者,面對優秀的兒子,繼承人,他一方面感到驕傲,安排最全面的君王養成計畫,一方面又忌妒甚至害怕被他取代;而書中的小亞歷山大更是我最喜歡的角色,年紀輕輕就知道自己的責任和身分,儘管他也會害怕,他不知道很多東西,但在他的同伴還有父親跟一雙雙緊盯著他的眼睛前,還是硬撐著要堅強要優秀,只有在亞里斯多德和他母親奧林匹亞絲Olympias面前才允許自己流露出一點脆弱和不安,他的沉靜和領袖氣質,甚至是殘酷的一面,不僅迷人,還能夠說服讀者這就是未來的偉大君王。如果是對亞歷山大很有愛的人,像是我,這本書還是可以一讀的。只是書裡那些華麗的推薦,真的是過譽了。


提到亞歷山大,之前Valerio Massimo Manfredi的亞歷山大三部曲台灣也有翻譯版,看完以後我的感覺是對亞歷山大的描寫太單一正面了,這樣的亞歷山大反而不真實,他的功績看起來就像是虛構的後宮小說一樣。還有不能不講到另一位寫他的故事很有名的作者,就是Mary Renault,她在幾十年前也寫了好幾本以亞歷山大為主角的小說,很奇怪的台灣一直都沒有中繹版,反而是中國最近還出了其中一本《波斯男孩The Persian Boy》的簡中版。我當初是在電影上映的時候買了波斯男孩的原文版回來啃,愛是一種動力,讓我不怕苦不怕難努力把一整本鳥爪文征服了XD 不過看完卻沒有很高興的感覺,我想是不是我理解能力不好?我的翻譯米糕過期了造成我誤會了嗎?不然的話一本人人稱讚的好書,為什麼我這麼不喜歡?上網查了一下,也有人和我同病相憐啊!故事的主角是一個頗有名的波斯太監Bagoas,基本上是從他的角度,來看亞歷山大這個傳奇人物。Bagoas在歷史上可以佔有短短的一行,是因為他本來是波斯王大流世的太監,後來巴比倫被亞歷山大攻陷之後,就被亞歷山大看上帶走了,成為眾多曾被亞歷山大臨幸或搞曖昧的男子之一。波斯男孩這本書就是在講他的故事。由於歷史上關於他的記載幾乎沒有,所以大部分都是作者自己腦補來的,結果從一開始就很像同人文。沒錯,BL同人文,感覺上會出現在中國論壇上,「[原创]【Alexander】波斯男孩 Alexander/Bagoas 5.2更新第3部 (虐心慎入) 」,像這樣的文章。主角Bagoas是個美若天仙的男孩(我沒有誇張,書裡就是這樣形容他的美貌),本來是好人家出身,在一次動亂中失去了家人,然後就被閹了賣入大戶人家為奴,男主人看他貌美,就把他嘿嘿嘿...沒有啦,老爺不要夫人會看到這種人瑞梗並沒有出現,而是把他出租給其他男人嘿嘿嘿......然後他又被買走了,被老師經過一番調教開發之後(我沒有誇張,書裡就是這樣說的),成為床上高手高手高高手,被送進宮裡服侍大流士,因為大流士嘿嘿嘿得很滿意所以就很寵愛他。後來亞歷山大來了,又因為他的貌美而嘿嘿嘿了他。不過鄉親啊,大家都知道亞歷山大的本命,一生的摯愛,地下王后,靈魂伴侶,他的另一半,萬千歷史系腐女心中的王道cp,是從小跟他一起長大的赫費斯提翁,所以Bagoas就要和赫費斯提翁爭風吃醋,比畫較量,為了就是爭奪亞歷山大的寵愛。看到這裡有沒有覺得這是個爛爆了的故事?更不要說書中不斷的強調Bagoas的美貌、柔弱、驚嚇又委屈的哭哭、嘿嘿嘿的時候痛並著爽還要流下我見猶憐的眼淚的描述,媽的這不就是BL小說常有的設定嗎!這不就是我最討厭的那種清香白蓮型的娘砲男主角嗎!害我看完以後一整個不蘇胡啊不蘇胡。

不過這本書最讓我不滿意的,還是作者讓Alexander愛上了Bagoas,我們小亞不僅對他很大方送禮物,也對他很溫柔,還會在他面前顯出比較柔軟脆弱的一面。小亞和小赫的互動,就沒有寫得很多,對於小赫的描述也很不怎麼樣,實在讓人一點也看不出來小赫對小亞有多重要,然後Bagoas就自以為是亞歷山大的最愛,在背後耍心機啊,在心裡詛咒赫費斯提翁快去死啊。各位親愛的觀眾朋友啊,雖然歷史上並沒有很明確的記載說,亞歷山大和赫費斯提翁是不是一對,但從亞歷山大平時的言行,還有赫費斯提翁死的時候他各種誇張的表現,在在顯示出亞歷山大對他的情深意重。赫費斯提翁享有很多特權,儘管其實他是個有爭議的人物,像是他會收賄,或是花很多錢蓋豪宅,但亞歷山大從來就沒說過什麼,甚至還對告狀的人生氣。亞歷山大最崇拜的人之一是特洛伊故事裡的阿基里斯Achilles,他常把自己和赫費斯提翁比作阿基里斯和他的「好朋友」帕特羅克洛斯Patroclus,兩人在揮軍東進時,經過阿基里斯和帕特羅克洛斯合葬的墓,還一起去祭拜。在赫費斯提翁生病的時候亞歷山大不眠不休的照顧他,等到稍微好轉一點,亞歷山大才放心去觀賞他最喜歡的運動會(因為運動會上有很多健美的男子在揮灑著青春的汗水...),結果赫費斯提翁病情急轉直下,等亞歷山大趕回來之後,已經和小赫天人永隔了。亞歷山大的反應是可怕的,他立刻處死了赫費斯提翁的醫生,有說是吊死也有說是用石頭砸死,儘管赫費斯提翁是不聽醫囑喝到死的;他趴在屍體上哭了一天一夜,最後是被硬拉下來的(沙漠裡那種天氣,你知道的...),回到房間繼續哭哭;等到他哭完了,他下令剪掉所有戰馬尾巴上的毛,因為當初阿基里斯也是這樣哀悼帕特羅克洛斯的(戰馬:幹!);他搗毀了祭祀醫神的神廟,因為醫神沒有保佑他心愛的人;他派人到席瓦的神廟去問說可不可以把赫費斯提翁當成神來拜,結果神廟祭司冒著生命危險(((抖)))說當英雄拜就可以了;將赫費斯提翁在軍中的位置永遠空出來;下令全帝國所有的亞歷山大城都要為赫費斯提翁舉喪;發行流通全國的赫費斯提翁紀念錢幣;接連數日舉辦大型的赫費斯提翁紀念運動會;花費巨額的金錢幫他舉辦葬禮。甚至還在一次沒來由的戰爭中,將對手的男子,不分老幼一律屠殺,因為阿基里斯當初也在帕特羅克洛斯的墳前殺特洛伊男孩來為他祭墳。說了那麼多重點是什麼?重點就是Bagoas對亞歷山大來說大概也就是個會動的充氣娃娃,暖床的熱水袋,一個太監的地位絕對沒有可能可以和赫費斯提翁平起平坐。Mary Renault將他的重要性過度放大了,雖然在赫費斯提翁死後也有硬凹說「我永遠不可能贏他了」,但對我來說實在缺乏說服力。所以儘管這本書把當時的氣氛和人物描寫的很不錯,但基於我個人喜好的關係(誰也不能取代小赫!),還有我討厭太過女性化柔弱和一直強調美貌的男主角,我還是不喜歡這本書。


最後順便提一下電影《亞歷山大帝Alexander》。當初電影上映的時候被譙的很慘,但其實我還挺喜歡的,也買了DVD收藏,前幾個禮拜好萊塢電影台在播的時候我又看了一次,還是認為並沒有當初大家說的那麼差。Oliver Stone是個主觀意識很強烈的導演,所以有時候他拍出來的電影會讓大家覺得很有爭議,很偏頗,但我認為他確實把那個時候那種殘酷野蠻一切制度尚未完備的世界和不穩定的政治狀態處理的很棒,那種特殊的時代氛圍是其他導演很難表現出來的。我特別喜歡在高加美拉戰役之後,亞歷山大沾滿鮮血,在死屍遍佈的大地上哭泣那一段,明白的告訴觀眾,亞歷山大是踩著無數人的鮮血和屍體,來成就他的偉大。亞歷山大本身是個很複雜的人,他很有魅力,但也很殘暴,他有遠大理想,但又熱愛征服和殺戮的快感,他可以很和善大方,也可以喜怒無常,他對於自己到底是神是人的認知很混淆。而和我的學生亞歷山大不一樣的是,Oliver Stone在電影裡非常強調腓力和奧林匹亞絲兩人對他的拉扯和影響,還有亞歷山大個性上的矛盾。但是因為亞歷山大可以講的事太多也太難簡單帶過,Oliver Stone什麼都想塞進去就會讓片子顯得很亂沒有條理,一下跳這個一下跳那個,觀眾也很難感受到亞歷山大到底為什麼偉大。再加上Collin Ferrell的選角實在不成功,看得出來他很努力,但就是不對勁,反而是演他小時候的那位童星更有君王的架式,而且和我的學生亞歷山大裡少年亞歷山大的描述很像,很有魅力。雖然在重大事件的時間上有些更動,像是克萊特斯死掉和娶羅珊娜的順序不對,還有加山得當初根本沒有隨大軍東征但電影裡他有去,還有赫費斯提翁死的時候亞歷山大在那裡很悲痛的講著兩人以後要征服什麼地方然後一起變老坐在亞歷山大港邊渡過餘生的部分,不僅不符史實老實說也有點搞笑,但總地來說,我還是喜歡這部片子的,看DVD幕後花絮的時候都能感受到Stone和整個劇組有多麼用心在重現亞歷山大和他的時代。

雖然標題是在講我的學生亞歷山大這本書,但看起來扯其他作品的篇幅還比較多呢,文不對題要扣分的!

2011年4月26日 星期二

我就是喜歡你結屎面

今年的奧斯卡頒獎典禮讓我看得非常開心,雖然我看好的《社群網站The Social Network》被《王者之聲The King's Speech》痛宰,但基本上幾部入圍最佳影片的電影我都很喜歡,而且最重要的是,在影壇努力了很多年也是我一直很欣賞的Christian Bale,終於以《燃燒鬥魂The Fighter》拿下奧斯卡的最佳男配角獎。真的非常非常恭喜他。

這兩天電影版也有文章討論到他,在電影版一向人氣很旺的他,這次被討論的是他不被喜歡的地方。例如他很嚴肅,常常臭臉,一號表情,會破壞觀影者心情這一類的。跟其他的英國男星比起來,Christian Bale的確是陰沉很多,他演出的角色,大概除了《小婦人Little Women》裡的羅理比較陽光一點,大部分都是很抑鬱緊繃的個性,或是偏激扭曲的性格,他在小婦人裡面的樣子讓我覺得陽光的很彆扭,很想叫他不要再裝了XD 就連他演個超級英雄蝙蝠俠,也是陰沉的很。我想是因為成長環境和家庭背景使然,再加上本身的個性,讓他在選角選片的時候,也都比其他好萊塢的一線男演員更傾向挑選黑暗或複雜的角色跟故事,也讓他更像是在燃燒生命一樣的全心投入演出中。像是他因為成為新一代的蝙蝠俠聲勢高漲,除了魔鬼終結者4的約翰康納,他也沒有趁勝追擊去演出商業強片,反而是挑了燃燒鬥魂裡吸毒又愛闖禍的弟弟角色,還把自己帥氣的外表徹底毀滅,繼《克里斯汀貝爾之黑暗時刻The Machinist》(這中文片名爛到讓我無言以對)之後再一次強迫減肥把自己弄到形削骨立的地步。這樣敬業認真的好演員,雖然因為之前的片場fuck 35連發事件(←點這篇文章)和與母姊的衝突給人脾氣不太好的印象,作品也常讓人覺得不太舒服或是負面情緒,總是嚴肅難以親近,但我就是喜歡這樣結屎面的他。

在因為蝙蝠俠系列大紅之前,Christian Bale其實演了不少獨立製片的電影,而且大多很有趣,這裡介紹3部我印象比較深刻的,讓從黑暗騎士才開始認識他的人,有機會可以看看他不一樣的另一面。

ψ 美國殺人魔 American Psycho

當初我朋友把《美國殺人魔American Psycho》的VCD送給我,除了因為他知道我喜歡Christian Bale,另一個他會把這部現在市面上不容易找到VCD也沒出過DVD的片子送我的原因是他不喜歡這部電影。「看完很不舒服,我也不懂他到底要表達什麼。」朋友在把片子送我的時候這樣有感而發。美國殺人魔開拍的過程挺曲折,原先預定的導演Mary Harron因為男主角要找Leonardo DiCaprio而請辭,因為她心中的理想人選是Bale,連導演都傳出可能會由Oliver Stone出任,但後來Leo因為角色太過負面劇情又很血腥而跑去演《海灘The Beach》,Oliver Stone也沒有導演,所以最後導演和男主角又回到Harron和Bale手上;上映之後評價也很兩極,主要是因為劇情呈現太過變態血腥引發爭議,但也有人認為這部片很諷刺很有趣,現在這部片子也在Cult film電影之林裡佔有一席之地。

這部片子是改編自美國小說家Bret Easton Ellis的原名小說。劇情在描述富家公子Patrick Bateman在他光鮮亮麗的外表之下,其實是個變態連續殺人兇手的故事。我沒有看過原著小說,看過的人評價大多是讓人坐立難安,很血腥暴力,如果光是這樣的描述,那麼電影版倒是很忠實的把這樣的氣氛複製過來了。但除了裡面大量的殺戮鏡頭,這部片子還有更深的意涵。故事的背景設在80年代的美國,正是雷根主政,消費和自由主義高漲的年代。從70年代末開始,英美兩國紛紛提倡自由競爭主義,限縮政府對市場的限制,鼓勵市場自由競爭,當時整個美國都籠罩在追逐金錢和物質的熱潮裡。1987年Oliver Stone的經典電影《華爾街 Wall Street》就非常精確的反映這樣的時代氣氛。美國殺人狂更是把諷刺的酸度調到最大,裡面包括主角在內的人物,都是大公司的或上流社會的人物,他們汲汲營營的,是外表和服裝好不好看,用的東西高不高級,有沒有辦法在高級餐廳訂到位子。主角Bateman第一次殺人,是因為他看不爽同事每次做的名片都比他的受到好評。他和同事還有未婚妻的談話內容,永遠是在物質上打轉,偶爾Bateman想裝個有深度討論政治,還會讓大家都感到不自在。Bateman近乎病態的追求外在的完美,努力健身,保養,對於穿的用的都很講究,但扣除掉精美的外表,真正的他其實就像最後那本筆記本一樣,黑暗,扭曲,骯髒。但在那用金錢編織的美麗外皮包裝之後,連他的同事都會把他認錯,想不起來他到底是誰,因為在那個世界那個階級裡,儘管每個人都斤斤計較外表,但其實看起來都一個樣。這部電影在諷刺那種過度膨脹的虛榮心和對物質病態的追求,反而使得人真正的內在被忽略。最後瀕臨崩潰的Bateman去自首沒人相信,去殺人被誤會是同性戀,去找屍體什麼都沒有,他的被害人被人目擊出現在別的地方。或許這一切只是他內心幻想的沸騰,或許對人們來說像他這樣「看起來」是菁英份子的不可能做這樣的事,或許人們自己也搞不清楚到底看到了什麼,這裡給觀眾留下自己解讀的空間。

Christian Bale在裡面的演出我覺得是他個人很大的突破。他其實是個不太有表情的人,感情比較內斂和壓抑,Bateman這個角色卻和他的形象相差很多。Bateman為了要掩飾自己是個變態的事實,所以常會有許多過度誇張的表情和言論,試著要像一般人一樣融入群眾。他的笑容不自然,他的政治和人道觀點像是排演過一樣沒有說服力,這讓我想到之前看過一本書有寫,連續殺人犯為了要融入社會,他會去模仿一般人的行為,但因為那不是出自他的意願去做的,所以常會太過誇張。我覺得Bale真的有表現出這個角色努力裝做是正常人時那種「不知道為什麼就是覺得哪裡怪怪的」詭異氣質,而當Bateman獨處時,那種自戀、瘋狂、惡劣的樣子,他也已很誇張的方式去呈現,例如把喝醉的被害人帶回家,一邊在地上鋪報紙穿雨衣放音樂,一邊怪異的拿著斧頭扭動(我不會說那是在跳舞XD),或者是拿著全身赤裸只穿著球鞋和拿電鋸追殺妓女,加上大量的血漿,都讓這些殺人的場景顯得荒謬,但又嚇人。這大概是Bale所有電影作品裡最特別的演出了。

ψ 絲絨金礦 Velvet Goldmine


在音樂史上,Glam Rock大概就像是一顆美麗的流星,雖然很短暫,卻綻放耀眼的光芒。以誇張中性的裝扮,還有華麗的舞台演出,結合代表著反叛的搖滾樂,挑戰人們對音樂和性別的基礎認知。這部片子在講的就是一個Glam Rock巨星的故事,他的崛起和殞落,還有他怎麼樣影響了身邊的人。任何一個稍微聽過一點Glam Rock的人大概一眼就能看得出來,劇中的兩位主角Brian和Curt,是以David Bowie和Iggy Pop為藍本的。他們兩個在合作期間,曾經創造出我認為是Iggy Pop生涯最佳的音樂,關係密切的兩人,不只在音樂上碰撞出熱烈的火花,他們的誹聞連我在小時候都有聽說過(當時網路不發達,所以我一定是在報紙或雜誌上看到的)。絲絨金礦裡的故事當然不是David Bowie和Iggy Pop真實的故事,只是很容易讓人聯想起他們兩的。這部電影最棒的部分大概就是它的音樂了,集合了很多大咖的搖滾樂團和經典名曲,很可惜這張原聲帶現在要買得碰碰運氣了。而卡司也非常夢幻,除了Bale,還有Ewan McGregor和Jonathan Rhys Meyers,現在想要在這樣的獨立製片裡看到這3個人在一起演出,還演出同性戀角色,大概很難了。

Bale在劇中是對經過假死風波之後消失的Brian的下落做追查的記者Arthur,但這部片子真的明星是Jonathan Rhys Meyers,不僅劇中唱歌的部分大多由他親自唱,他也把Brian那種狂放又敏感的個性表現得很好,他和Ewan McGregor飾演的Curt在劇中的感情糾葛也很讓人揪心,讓人對當時還是新人的他感到相當驚艷。Bale在劇中雖然戲份也不少,但是他的角色就沒有那麼重要。Arthur崇拜這些美麗神秘的搖滾巨星們,甚至和青少年時期的偶像Curt有了親密接觸,就像他們在屋頂發生關係的那一段他望著滿天星斗一樣,他自始至終都只是個渴望觸摸星星的凡人,終究還是無法擁有星星的,但他卻可以藉由追查Brian的下落,將當時Brian的路程還有他自己的成長在回顧一次,而更勇敢的面對自己。他在這部片子裡還挺犧牲的,當然那種壓抑慾望的痛苦感對他來說並不是少見的演出,但是,他化了女妝在街上很有自信大步向前的樣子真的很奇怪啊啊啊!他的臉線條很剛硬,絕對不適合這樣的裝扮啊啊啊!他也表現不出比較陰柔的氣質,看起來就是怪異和尷尬而已。我看的時候完全傻眼了,這部片子也讓我知道不是每個帥哥都適合女裝的啊啊啊~~~(抱頭)

但他在劇中的演出還是很有趣,願意做這樣不適合自己的裝扮可見他是個很敬業的演員(把主題拉回來),而且女妝的部份不會很多,還有跟Ewan的床戲(但真正進入重點之後鏡頭就拉開變得很模糊,導演你給我踹共啊o(一︿一+)o),Bale迷還是可以看一下的。另外關於床戲的部分有個小插曲,就是當Ewan和Bale兩個人在屋頂上奮力的親親抱抱摸摸的時候,導演喊卡了,不過因為攝影機和導演都在別棟樓的屋頂上,所以Ewan和Bale兩人是沒聽到的,大家也很壞都不告訴他們(劇組的人都是腐女吧科科),就讓他們繼續這樣親親抱抱摸摸......事後Ewan可是吮指回味樂無窮,不過Bale可能因為害羞殺青之後兩人都沒再連絡,甚至還傳出Ewan趁機吃豆腐害他生氣的消息,搞得Ewan好像是色情狂一樣。但事隔多年兩人才隔空喊話說是對方說好要跟我連絡的結果都沒有(跺腳),一付很委屈的樣子害我笑很久。男人間的友誼我真是不能理解XD

ψ  重裝任務 Equilibrium


這又是個牛頭不對馬嘴的中文名稱,明顯就是想搶搭駭客任務重裝上陣的熱潮而取的。雖然算是科幻片,但這部電影,從它的服裝場景道具看起來,都是個小成本的B級片而已,不過它的故事卻很有野心。在未來世界裡,有個腦袋壞掉的人認為,現在世界會這麼亂,都是因為人類有感覺的原因,所以發明了一種可以抑制情緒和感情的乖乖丸,叫大家吞下去,這樣才不會破壞皇城之內的和氣,要是你不吃藥而開始有了喜怒哀樂,這樣主角Preston任職的真理部就會來逮捕你,把你像垃圾一樣扔進焚化爐裡燒掉。而這樣腦袋壞掉的想法,竟然還行得通!儘管這部反烏托邦的片子有很多劇情上的漏洞(←請點這篇文章),故事也不算創新,有很多經典反烏托邦小說的影子,但基本上瑕不掩瑜,還是不錯的,特別是劇中發明的槍型打鬥很精采,幾段掃蕩和戰鬥的畫面都很熱血(到誇張的地步)

Bale在劇中演一個專門抓這些會感覺的思想犯的道德委員。他很適合這個角色,從頭到尾撲克臉,加上冷酷的外表和俐落的動作,還有那套長中山裝,這大概是他演過最帥的角色!即使到了後來他開始感覺了,還要強忍住不被發現,那種掙扎的樣子感覺還是很壓抑,最後的無雙大屠殺讓人看得很過癮,或許他本人就是這樣一個即使內心奔騰外表看起來也無動於衷的樣子吧,所以這個角色真的是非他莫屬。這部片子看他從頭帥到尾就值回票價了。

當然他還演過很多很不錯的電影,但我只是把他在開戰時刻之前比較特別的3部挑出來。這3部類型和角色都很不一樣,讓人看到他不想侷限自己的企圖。希望他可以繼續加油,除了黑暗騎士再起,也可以繼續拍更多好電影,更多有趣怪異的電影,他的影迷可都很支持他的結屎面喔。

2011年4月12日 星期二

音樂小事記

新工作的同事裡,有好幾位也都是音樂愛好者,有時候上班可以聊聊音樂,我覺得是很棒的事。也讓我對音樂又重新拾起了之前的熱情。

ψ 你還是我心中的第一名

用這麼肉麻的標題真不好意思。前天DJ Sasha來台灣舉辦電音派對(用演唱會好像不太對)。這兩天我一直在搜尋網路上的相關評論,不多,而且負評似乎大於好評。這讓我有點驚訝,畢竟 Sasha的大名在電音界如雷貫耳。可是扣掉一堆關於場地音響和主辦單位的批評,似乎有不少人都覺得這場很無聊,嗨不起來,跟之前Tiesto的場子比起來冷太多了,諸如此類的。我沒有去現場,只能在網路上看一些有參加的人錄的影片,我覺得沒有這麼糟吧,他把Nero的Innocence混音得比原版還要更酷!Sasha的音樂本來就是這個風格啊,只能說個人喜好不同吧,現在反駁的好評也慢慢出來了。

台灣聽電音的人相較之下算是小眾,而且很容易就被冠上台客台妹的名號,不過很奇怪的是,常常會有很重量級的DJ 來台灣辦派對,很多歌迷都是用朝聖的心情去參加。當年James Lavelle來台灣,我看到有人說大家都不跳舞擠在DJ台旁邊看他打碟,害他覺得很乃又XD 事實上電音在歐洲是音樂主流,就像台灣的主流是芭樂情歌一樣,只不過歐洲電音更多元豐富,不停的解構重組,發展更多不同支流的電音,要是我們把那個電音樹每個都點來聽個30秒,大概需要好幾個小時才聽得完全部的分支。我大約從高中的時候開始接觸電音,因為那時候台灣的某些節目,像是西洋大樂兵,MTV的 Party Zone,都會介紹一些電子音樂,跟現在想要聽電音,除了去club就一定要上網找的窘境不一樣(之前也看到討論,說現在台灣放電音的club好像也越來越少了)。這幾年來我聽了不能算多,也不會太少的電音,但一直到最近,因為Sasha要來台灣,讓我把他以前的音樂都挖出來重聽,才發現原來還是他的音樂最對我的口味。這些年非常火紅的一些DJ,包括連續三年蟬連百大DJ冠軍的Armin Van Buuren、在他之前也蟬連了兩年的Paul van Dyk、在他之前蟬連三年的Tiesto、David Guetta、Gareth Emery、ATB、Daft Punk‧BT、Markus Schulz,等等等等,或許會有聽到幾首喜歡的,但是要像Sasha的歌幾乎每首都讓我很有感覺的,好像沒有。我那天隨便亂點了一首他的歌叫Rabbitweed來聽,真是好聽到我要流淚啦,黑暗,深沉,這可是Sasha在12年前就做出來的歌曲!他的音樂有特殊的品味和風格,在派對上播的效果可能不如那些快速節奏和搭配人聲的歌曲,但是一但投入他營造出來的氣氛,那根本就是大爆炸一樣的刺激,有如海浪在腦海中不斷來回沖刷,將你帶入一種迷離又超現實的境地。這幾年他的音樂越來越大氣恢弘,雖然他在DJ排名榜上的名次逐年下滑,但他還是我的第一名DJ。

如果大家有在追百大DJ的排行榜,大概都能看得出來,現在電音真的是trance當道,整個榜都是trance DJ的天下。但是樹大有枯枝,人多有白痴,也不是所有的trance都是好東西,Paul van Dyk也砲轟過說現在很多trance都是垃圾= =",我也聽過那種沒幾分鐘就讓我關掉的DJ set。聽音樂嘛,沒必要這麼嚴肅,只是我覺得在樂迷之中,當然不是所有的人,但有些人的門戶之見真的很深,不同類型的會互相歧視攻擊。例如聽搖滾的會說電音很爛,聽嘻哈的會說流行很爛,聽日本的會瞧不起聽台灣的,聽西洋的會瞧不起聽韓國的。連同類型的自己也會打得很慘烈,聽重金屬搖滾的覺得抒情搖滾的是娘泡,聽東岸饒舌的覺得你西岸饒舌的沒有深度。電音圈也是這樣,我常會看到外國歌迷在大亂鬥,Armin粉說Tiesto都把別人的東西拿來當作自己的用而已,Tiesto粉說Sasha過氣了退步了,Sasha粉說我們Sasha十年前就做出你們這些DJ現在做的東西,PvD粉說PvD才是神其他DJ可以滾了(當然也有跨領域攻擊的,像是說按dislike的都是愚蠢的Justin Bieber粉)。其實聽什麼類型誰的音樂都無所謂,高興就好了,畢竟不同的音樂給人的感受不一樣,實在沒有必要為了這個去爭個臉紅脖子粗的。時間很寶 貴,應該拿來花在自己喜歡的音樂上,而不是吵架。

下次如果Sasha再來的話我應該會抽空去看,我真的不相信他有那些評論寫得那麼糟啊。

ψ 寫在The King Of Limbs之前

今年樂壇的盛事,除了The Strokes的回歸,大概就是Radiohead發行他們的第8張專輯The King Of Limbs了。這次同樣是先釋出mp3版,但不像上一張專輯一樣採取香油錢模式,就是你愛給多少給多少,不給也沒關係,而是直接開出7歐元的價錢,讓歌迷去下載。我沒有辦信用卡,而且我對於CD有點老古板式的執著,所以沒有先買,努力忍耐著等實體CD的發行。現在CD到我手上了,這兩天我反覆聽了又聽,老實說,我沒有很喜歡這張專輯。我不太懂這張專輯的概念,我並不討厭這張,只是我不太懂,需要一點時間消化和組織,但是不可否認的是,他們又把音樂推進到另一個我們想像不到的境界。不過對我來說,Radiohead的音樂都是倒吃甘蔗型的,即使是我最喜歡的第2張The Bends,我也不是一開始就喜歡,而是越聽越有味道。所以這次The King Of Limbs我也會再多聽幾次,或是過一陣子再聽,用耳機仔細聽,相信我會有不同感受。當然這樣的行為,讓我想到之前新曲剛釋出的時候,馬瓜大的評價,他説Radiohead的優勢就是歌迷會給他們更多機會去反覆聆聽,然後想辦法找到好聽的理由。我應該就是這樣的歌迷XD 但我不會覺得這樣很蠢或什麼的,因為我就是愛他們啊(理所當然臉)

既然新專輯還沒有什麼感想,那就寫寫舊專輯,把我之前在別地方發表過的文章再整理一下。在他們所有的專輯裡,我最喜歡的,聽到每個音符都很熟悉的,就是The Bends這一張。但是我覺得他們到目前為止最棒的一張,卻是Kid A。我是那種一但認定什麼團,那麼不管他們出的音樂我喜不喜歡,都會先買再說的人,儘管有些專輯買回來我聽幾次就將它束之高閣。Radiohead對我來說也是這樣的團體。他們在1997年發行第3張專輯Ok Computer的時候可以說是對樂壇投下了一顆震撼彈,不僅橫掃各大刁鑽樂評的心和筆,也在各排行榜攻城掠地,有非常好的成績,可以說是Radiohead最具代表性的專輯。它複雜而獨特的風格徹底改變後來Brit-pop音樂的走向,也是因為這張專輯讓Radiohead在樂迷心中從此上升到宛如神一般的存在。不過當他們在2000年發行Kid A這張專輯的時候可以說是嚇壞了不少樂迷,因為整張專輯的風格大轉彎。前衛另類搖滾和實驗式電子音樂之間,有一段很大的距離吧,但Kid A就是這樣劇烈轉變的專輯。我上一次看到這麼跳tone的轉變,是Joy Division在主唱Ian Curtis自殺後,其他的團員組成的New Order,在80年代中期之後,竟然是從後龐克搖滾,變成電子舞曲最偉大的樂團之一,雖然New Order的電音裡仍保留了龐克和搖滾的元素,但風格也變得有夠大的了。Kid A也讓歌迷有點不知所措,雖然現在Kid A的評價相當高,不過我去翻了剛發行當時的討論,發現很多人都覺得這張很難聽,認為他們玩電子樂失敗了(要知道什麼是真正的搖滾樂團玩電子樂失敗,去聽U2的Pop這張就知道了,哼哼)

一開始我聽的時候也覺得很困惑,不能理解,聽了幾次就把它收起來了。過了幾年,我再把Kid A拿出來,發現這張專輯不得了啊。《時間迴旋Spin》裡有一位我很喜歡的角色,是天才科學家小傑,他為了要了解透析膜的真相,把自己改造,得以接收外星人的資訊。他最後在對主角解釋時間迴旋時那種超凡氣質,在身體和心智上都已經超越了人類的等級。小傑那時候的樣子,從某種程度來說,讓我一直想起Kid A這張專輯。從一開始Everything In Its Right Place歇斯底里的蛻變,Idioteque裡用冷眼旁觀、他們知道什麼別人不知道的事情的態度宣告這個世界Ice age coming,Treefingers的空曠寂寥讓我好像來到一望無際的荒野,到The National Anthem裡,一層層堆疊的貝斯、鼓聲、合成器、銅管,就像他們2003年在Glastonbury演唱這首歌的場景一樣,Thom對著台下眾多宛如信徒的歌迷,舉起雙手,用催眠一般的聲音,要他的子民追隨他,追隨他們的音樂前往一個未知的奇幻異域。在Kid A裡Thom說:The rats and children follow me out of town. The rats and children follow me out of their homes. Come on Kids.這張專輯可以說是Radiohead樂風的重要分水嶺,它讓Radiohead從The Bends裡的比較屬於私人的自溺,到Ok Computer裡反烏扥邦的政治批判與偏執,一直到Kid A裡,變得冷冽,黑暗,不安,疏離,他們不再是當年和我們一起抱怨人生對世界甚至是自己的那個Radiohead,而是變得難以親近,讓人只能仰望而無法並肩同行的,更高一層的存在。而接下來他們的音樂也變得更晦澀難懂,一直到In Rainbows才又有一點當初純粹甚至清新的感覺,但這個感覺卻沒有延續到The King Of Limbs。

今年到目前為止,好像還沒有一張專輯能讓我一聽就喜歡的,前年有The XX的XX,去年有Arcade Fire的The Suburbs、 LCD Soundsystem的This Is Happening、Gorillaz的Plastic Beach、The Chemical Brothers的Further,都是我第一次聽就很愛的,今年的The Strokes、Radiohead、Unkle,目前我聽到的都覺得還好而已,怎麼回事呢?是我的耳朵在用了那麼久的耳機之後壞掉了嗎?希望不是。期待接下來還有更多更棒的專輯,我的新音響和錢包都準備好了啊。

ψ 明星夢

最近在美國有一首歌曲很紅,在Youtube上兩個月不到的時間,點擊數就快要破億。不過看看下面喜歡和不喜歡的比例,不喜歡的竟然遠遠超過喜歡。基本上歌手的mv會是喜歡大於不喜歡,上一次我看到這種情形是Justin Bieber,不過他是被haters有系統的攻擊才得到這個恥辱性的結果。這首很紅的歌叫Friday,是由一個叫Rebecca Black的13歲小女生唱的。這首歌之所以會「紅」,是因為大家覺得這歌實在太難聽了,難聽到人人喊打,連查理辛都跳出來說「不是因為你紅我們才恨你,是因為我們恨你才會紅的。」(是說查理辛你管好自己的老二就好了,你有什麼資格批評別人?asshole)

這首歌真的有這麼糟嗎?其實從曲調來說,就是很一般的流行泡泡音樂,不會很難聽,Rebecca Black也不會很醜,就是很一般的小女生,她的歌聲不太好,有點像是花栗鼠唱歌的調調一樣扁扁的,但比她更難聽的歌聲多得是。那麼這首歌的問題在哪裡?能讓聽者無不聞之色變,紛紛在mv底下留下謾罵的字眼?問題在它的歌詞實在太蠢了,蠢到讓人傻眼的地步。「昨天是星期四,今天是星期五,我們好興奮ㄛ~準備要趴踢囉~明天是星期六,接下來是星期天了!」、「要坐前座還是後座,我得想一想」,這種讓兒歌聽起來都比它成熟的歌詞,就是這首歌被大家瘋狂幹譙的原因。其實這個女生根本不是出道的歌手,她只是個喜歡唱歌的素人,父母為了一圓她的明星夢,所以花了點錢找個專門做這類生意的製作公司,幫她寫一首歌和拍mv。沒想到引來這麼大的迴響,當初他們大概也意想不到,會是用這種方式闖出名號,一個小孩子的明星夢換來的是這麼不堪的對待。

這次的事件又是另一個負面的網路現象,我看了報導、討論、留言、各種惡搞,很難不讓我覺得這是一個大型的網路霸凌事件。一首歌難聽,有必要叫一個13歲的小孩去死去自殺嗎?有必要把她的家人都罵進去嗎?有必要說她根本是聾子唱歌嗎?這些太過苛刻的評論,其實只是這些躲在電腦後面,見獵心喜的網路嗜血者,所發動的另一次攻擊。在《隱私不保的年代:網路的流言蜚語、人肉搜索、網路霸凌和私密窺探The Future of Reputation: Gossip, Rumor, and Privacy on the Internet?》這本書裡,就提到過好幾個因為影片或文章在網路上流傳,被網友惡意攻擊,而影響了生活的真實案例。這些人,包括Rebecca Black,大部分沒有做什麼錯事,沒有違法,不是公眾人物,有的只是上傳一段耍白痴的影片,甚至只是被拍下了一張不太好看的照片,唱一首不好聽的歌,就被網路上的人嘲笑、咒罵、惡搞,其實他們做的事,一般人也都會做的。我們就算沒有參與去留言、去改照片、去做惡搞短片,我們也都抱著幸災樂禍的心情,在轉貼、看熱鬧、促成事件的規模更加擴大。反正在按個轉貼紐很方便,留個「You look like idiot why don't you go to hell」也花不了幾秒的時間,這種惡劣、無同理心的行為很容易就會感染到同一個網路社群的人,並且快速傳播出去,讓這些主角受到不同程度的傷害。但也不是所有類似的事件都是網路霸凌,像是公眾人物的言行本來就可受社會公評,而某些作出失格違法事件的普通人被人肉搜索,則是一種<民眾對不公不義現象的反制。

網路的力量最好的形容就是「水可載舟,亦可覆舟」,網路力量和現象有好有壞,我們任何一個會上網的人,其實都應該慎重的使用我們鍵盤的力量。因為下一個受害,誰也不知道會不會變成自己。

2011年3月27日 星期日

電影小事記

(為求標準化,把標題改一下)因為新工作頗需要腦力勞動,又不像別人有免費衣服穿免費化妝品用,寫篇不實廣告就有幾萬塊收,所以這兩個月我寫文章的速度變慢了,對坐在電腦前面敲敲打打這件事有點懶散。眼見原本維持一週一篇文的小部落格草長得比人高了,這樣可不行啊,從現在開始會從工作、上網、看書、懶病發作裡努力擠出時間來寫文章的。最進有不少我想看的電影,陸續傳出了一些消息,今天就來介紹一下吧~

Ψ The Dark Knight Rises 黑暗騎士再起


(↑這是Batman Begins的海報,我很喜歡這一系列的顏色)
我想像不出來還有哪部片子比阿蝙再起(不對!)黑暗騎士再起更讓我期待的了。預定明年才要上映,現在還沒開拍,演員名單的新聞一直出來,華麗陣容金光閃閃。目前除了Christian Bale、Gary Oldman、Michael Caine和Morgan Freeman這四位延續下來的演員,確認了Tom Hardy會飾演這次蝙蝠俠的主要敵人Bane,還有Anne Hathaway會演出貓女。拜那可怕的《蝙蝠俠與羅賓Batman & Robin》之賜,沒看過漫畫的人八成會以為Bane是個智障大塊頭,但其實他可是有力量又聰明的可怕反派角色,在漫畫裡還曾折斷蝙蝠俠的脊椎(不過阿蝙迷不用擔心,美漫就是這樣的,這集折脊椎下集又可以參加鐵人三項跑跑跳跳的)。我相信Nolan會還給Bane應有的智慧和魅力,而且我很想看到Tom Hardy使壞,他最近在拍改編自勒卡雷小說的《鍋匠、裁縫、士兵、間諜Tinker, Tailor, Soldier, Spy》也是我非常期待的片子。至於Anne Hathaway的貓女,嗯,我喜歡Anne,但我真的不認為她適合這個角色,而且Michelle Pfeiffer的貓女實在太太太難以超越了。好吧,當初大家也說Jack Nicholson的小丑不可能被超越,但Heath Ledger卻交出了漂亮的成績單,他沒有超越Nicholson版的小丑,而是另立了一個很難被超越的小丑形象。或許Nolan會給Anne來個大改造讓大家驚艷,但要像Michelle Pfeiffer那種不過火的性感、神秘、冷艷,又有氣質,老實說真的很難(好啦我承認我超喜歡Michelle Pfeiffer,誰都不能取代她),以性感著稱的Halle Berry不就在這個角色上摔個狗吃屎嗎?

還沒開拍,謠言滿天飛。現在確定Juno Temple會演出,但還不知道演誰。另外一個也確定的是Joseph Gordon-Levitt,角色也還沒有確定。傳言說Marion Cotillard也會是下一個加入的人。咦?咻蛋幾咧,怎麼這些演員全部排開的話,好像在看《全面啟動Inception》啊? 我們都知道Nolan喜歡用熟悉的演員,像《蝙蝠俠:開戰時刻Batman Begins》的渡邊謙和Cillian Murphy都演了全面啟動,Christian Bale(最近他在拍張藝謀的電影《金陵十三釵》,看了幾個這片子的相關報導和訪問,讓我未看先討厭,張偉平是在跩什麼?好擔心Bale演到大爛片)演了《頂尖對決The Prestige》,Michael Caine兩部都有出現。這樣是沒什麼不好,但是我不喜歡另一部片子的演員,在這部裡重複太多,這是蝙‧蝠‧俠‧可不是什麼全面啟動同學會,而且反派角色成功的話,片子也會成功,而過度擁擠的反派,會削弱每個角色的力道和重要性,我比較擔心這一點。有好笑的八卦傳言說,之所以會有這麼多全面啟動的演員加入,是因為他們目睹到Nolan在全面啟動的片場過失殺人!所以以此要脅他讓他們出演黑暗騎士再起。這大概是我這幾年聽過的八卦裡最好笑的其中一個了吧XD

雖然說黑暗騎士再起會長成圓的或是扁的還不知道,所以這樣說或許有欠公平,但我想不管它拍的再怎麼好,都無法取代黑暗騎士在我心中的地位。

Ψ J. Edgar 胡佛傳奇

Clint Eastwood宣布《經典老爺車Gran Torino》是他最後一部演出的作品,從這部片子之後他就要專注在導演上,他在這部片子的最後,帶著槍去找那些流氓,想要幫鄰居姐弟報仇,過去東木爺的西部硬漢深植人心,讓觀眾都以為這次也會有個西部牛仔式大快人心的對決,沒想到卻是捨身取義,Clint Eastwood給自己安排了一個特殊的謝幕(怎麼我寫的像是他死了一樣,呸呸呸人家還很勇健的在拍戲啊!)。經典老爺車是我非常非常喜歡的片子,但在那之後他導的兩部片子,分別是《打不倒的勇者Invictus》和《生死接觸Here After》,這兩部的表現我都覺得普普通通而已。但是接下來這部胡佛傳我就很期待了,因為這是在講當了FBI局長長達37年,權力極大,爭議不斷的John Hoover的生平故事,主演的是Leonardo DiCaprio。胡佛一生的事可以說的太多了,和黑手黨的關係,對異議份子和民權組織的監視,對共產黨的打擊,他獨斷的個性,他的政治影響力,他是美國近代史上非常重要的一個人物,相信Clint Eastwood一定可以給觀眾一個立體又深入的胡佛形象。而胡佛的同性戀傾向和變裝癖傳言,一直以來都沒有停過,胡佛本人對這件事也非常敏感,聽到有人說他是同性戀就好像踩著貓尾巴一樣能讓他抓狂。本來我有點擔心,保守的Clint Eastwood可能會迴避這個部分,但目前傳出來的消息是會有胡佛與傳說中是他的戀人,也是副局長,後來接替他的局長位置、房產、和覆棺後的國旗的Clyde Tolson,兩人之間的親熱戲。我想我們不可能期待尺度會大到哪裡去,Eastwood願意拍我們就該謝天謝地了,但或許我們可以期待Leonardo穿女裝

說到Leonardo,這位專業的名導演公仔收集者,除了J. Edgar,接下來他要拍的也全都是和大導演合作,或是有很棒題材的片子。例如和巴茲魯曼二度合作拍攝大亨小傳,改編自《白城魔鬼The Devil in the White City》影片,還有和馬丁史柯西斯的第5次合作。我那天看了一下Leo的電影表,發現好像他大部分的作品我都有看過,這樣我算是和他一起成長吧XD Leo在和這麼多很棒的導演磨練過之後,原本演技就很不錯得他變得更上一層樓,再加上他選片的眼光也不錯,我們可以說現在只要有他掛名的影片都是品質保證(除了《謊言對決Body of Lies》),但我在看全面啟動的時候發現一個問題,我覺得他的演技有點停下來了,有些情感表現看起來都一樣,這有點可惜。我想他現在需要的是一個很有挑戰性的角色,而他也能做出突破性的演出,那麼他拿個奧斯卡金像獎就指日可待了。

Ψ The Iron Lady 鐵娘子

這是Meryl Streep和媽媽咪呀的導演再一次合作的電影,講的是英國80年代保守黨的首相,鐵娘子柴契爾夫人的故事。柴契爾是英國有史以來第一個,到目前為止也是唯一的一個女首相,會被稱做是鐵娘子,就是因為她作風強硬,在她的任內,開啟了新右派的風潮,在大西洋另一邊的美國也跟進。什麼是新右派?就是他們主張,過去那種由國家照顧你生老病死的福利國家概念已經不適用了,因為政府太大就會花很多錢,欠很多債,行政效率不好,所以應該交由市場自己去運作,政府只要維持最低限度的管制就好了,關於公共服務,民間也可以提供。因此在她主政的期間,砍了很多社會福利的預算,許多中下階層的弱勢民眾都沒有被照顧到,反而肥了那些大企業和本來收入就很好的人。這一套在後來布萊爾帶領工黨大反擊的時候有做了一些修正(雖說是第三條路,但骨子裡還是新右派,很多選民都跳腳說被騙了),到了現在,我們看到去年英國殺紅了眼一般的大砍政府預算,還有不少歐洲國家跟美國也跟進,做的比80年代時有過之而無不及,新右派的腥風仍在世界上肆虐。

我不喜歡柴契爾,也不喜歡保守黨,我會想看這部電影是因為相信這會是Meryl Streep另一次演技的大爆發,目前流出來的劇照,光是外型就非常相似,而且我對英國政治一向都很有興趣。我有點擔心這部電影會對柴契爾做過度的美化,把她描寫成一個打破階級和性別藩籬最終成功的故事,而對於她的爭議面減少著墨,導演也讓我不太有信心。而且這部片子將會無可避免的被拿來跟《黛妃與女王The Queen》和最近的《王者之聲The King's Speech》做比較,如果鐵娘子只是做正面平面單向的描述,一定會被批不如這兩部的。

Ψ Mission: Impossible - Ghost Protocol 不可能的任務4


為什麼我會期待這部片子呢?因為Jeremy Renner,他將在這部戲裡演出Tom Cruise搭擋,而且據說將會在下一部片子裡以他為主角。並不是像Jack Ryan一樣換演員演有一代二代,而是以他的新角色發展新的系列,以分散Tom Cruise票房號召力逐漸下滑的風險。我一直都不是Tom Cruise的fan,對於他的電影,也沒有特別偏好,近期他的作品我最喜歡的一部是《華爾奇麗雅Valkyrie》,我認為他真的很適合這種角色。但最近看他為了挽救逐漸遠去的人氣,拼了老命的努力,不禁覺得有點感慨。這一行就是這樣吧,就好像Winona Ryder,她在90年代可是炙手可熱的超級女星,有古典美又充滿靈氣,當時她紅到只要片場老闆拿到劇本,不管是什麼內容,女主角都想要找她。在偷竊事件之後讓她瞬間過氣,現在只能在一些不怎麼樣的電影裡演出,或是在好片子裡演小角色,她在《黑天鵝Black Swan》裡演出過氣的芭蕾舞者根本就是她自己的寫照,大概也是所有演員最擔心的事,過氣,被取代,所有的焦點和掌聲從你身上移到另一個年輕肉體身上。我不是說Tom Cruise現在有這麼慘,我只是覺得他散發出很明顯的焦慮感,所以現在看到他拍戲的新聞都是搏命演出之類的。站在浪頭上,隨時都有摔下來的可能,除非你是演技很棒,不用怕工作不上門的實力派,這點我覺得Tom Cruise雖然很努力,但是有欠缺。

另外我一直喜歡的Jeremy Renner,在演藝圈浮沉那麼多年,最近真的開始紅了(淚)。他連續兩年入圍奧斯卡獎,已經證明了他的演技,現在他需要的一部賣座好的強片,或是商業片,讓他的地位更往上提升,從他最近的片子就知道他也很努力的把握機會,在藝術與商業間遊走。只不過我覺得他長得比較「配角臉」,他可以在商業大片裡做很好的陪襯,很搶戲的陪襯,但能不能扛起票房又是另外一回事(我竟然唱衰他!自己掌嘴!)。除了不可能的任務4,接下來他還要拍Marvel的超級英雄大集合電影《復仇者聯盟The Avengers》,在裡面飾演鷹眼,一個沒有超能力的神射手(可是衣服好醜嗚嗚嗚),還有一部古裝片,童話故事糖果屋裡的兄妹倆長大之後,成了獵殺女巫的賞金獵人,這我也挺期待。希望他加油,在好萊塢裡發光發熱吧!Go!Jeremy!

另外關於MI4我前幾天也看到一個八卦。某大片的幾位男演員,有的結婚了,有的連小孩都生了,卻在片場傳出男男三角戀,A先搭上B,後來又搭上C(A真是個賤人啊),現在搞得大家都很尷尬。最符合條件的,大家在猜就是MI4這部片子啦!因為只要影射阿湯哥是同性戀,都會被告到脫褲子,所以八卦網站在爆料的時候都嘛很俗仔的用代號,讓歪國鄉民自己猜得很高興。A是Tom Cruise,B是Jeremy Renner,C是Simon Pegg!這大概是我這幾年聽過最好笑的八卦之一了吧(跟全面啟動那個一樣)!Simon Pegg?這真是個很不可思議的新聞,我覺得很像是會出現在《我家也有大明星Entourage》的劇情一樣。不過這樣也讓我更期待這部片了啦啦啦~

Ψ The Avengers 復仇者聯盟


為什麼會期待這部呢?因為這部電影集合太多Marvel的超級英雄了,除了鋼鐵人,還有綠巨人浩克,美國隊長,雷神索爾等等,原本漫畫裡還有蜘蛛人,但蜘蛛人版權已經賣給別人了所以不會出現。前兩部都已經有電影了,後兩部則是才剛要上映而已。演員方面,大部分都是原本就演出該角色的演員,但換過兩次演員的綠巨人浩克,則是另外找Mark Ruffalo來演。之前第二代浩克Edward Norton才說過願意加入,不過因為他很貴,而且難搞出了名,拍浩克的時候就和Marvel鬧得很不愉快,所以最後還是被換掉了。目前應該還是鋼鐵人的票房是所有人之冠,所以有可能復仇者聯盟到最後變成鋼鐵人和他的快樂夥伴了。

前兩天《美國隊長Captain America: The First Avenger》的預告終於出來了,故事描寫二次世界大戰時期,想要從軍卻被以體能不合打回票的弱雞Steven,在參加軍方的秘密實驗之後,成了胸肌比我的胸部大的超級英雄,從此穿著紅白藍三色的緊身戰鬥服,帶領士兵們去殺納粹,是40年代推出的一堆相似題材的漫畫裡,最受歡迎的一部。原本主演的有可能會是超自然檔案的Jensen Ackles,不過Jensen因為檔期的關係而沒有入選,改由曾經演出另一部超級英雄電影《驚奇四超人Fantastic Four》的Chris Evans出線。看了預告之後我覺得其實還不錯,但是老實說,Chris Evans身材很好但不太有領袖氣息,Jensen Ackles身材不好但我還是覺得他比較適合這個角色。相較之下,《雷神索爾Thor》的前途就有點讓人擔憂了,我看了預告,還有劇照的套組,越看越覺得有囧片的味道啊......當初Alexander Skarsgård沒有搶到這部我還覺得很扼腕,現在覺得真是幸好啊。(5/1補充:事實證明我和廣大鄉民都看走了眼,雷神索爾一點也不囧啊!)

其實我一直沒有很喜歡看超級英雄電影(雖然有出我還是會看),因為他們都要穿顏色鮮艷的緊身衣,很容易就看起來很蠢。但自從蝙蝠俠開戰時刻將黑暗風吹向超級英雄界之後,超級英雄片變得更有深度了,像《守護者Watchmen》我滿喜歡的,還有一個我不知道該不該被歸入超級英雄類電影的《特攻聯盟Kick-Ass》也很棒。然後今年的《青蜂俠The Green Hornet》把這股黑暗風吹散,重新注入歡樂輕鬆的氣息。接下來也有一堆超級英雄電影要上映,老實說看的有點膩,除了蝙蝠俠,還有換Andrew Garfield演的青春版《蜘蛛人The Amazing Spider-Man》,Ryan Reynolds的《綠燈俠Green Lantern》,加上Henry Cavill演出的新超人,連之前超爛的《夜魔俠Daredevil》和《惡靈戰警Ghost Rider》都要拍續集了,這嚴重突顯了好萊塢真的沒梗了。

目前先想到的就是這樣。

2011年3月2日 星期三

趙氏孤兒

幾年前網路上曾有一篇有趣的文章叫〈千古罪人是李安〉,是一位叫做馬伯庸的作家寫的(為避免被親王祥瑞,請讀到這篇文章的人跟我一起大喊三聲「祥瑞御免!」,有關馬親王輝煌的戰史大家去估狗一下就可以看見落落長的受害者名單XD)。這篇文章說,自從李安拍的《臥虎藏龍》在美國大受歡迎,沒有配音僅打字幕也讓北美票房破億,還在奧斯卡還獲得10項提名4項得獎的漂亮表現之後,一堆中國導演就都忌妒到快瘋了,認為你一個小小的李安能,我們這些拍戲拍了這麼久又在國際影壇享有盛名的中國大導演們會不能嗎?紛紛開始前仆後繼的砸大錢拍攝大場面的古裝劇,無論原來使他們成為國際大導演的,是什麼樣類型的片子。於是原本拍《紅高粱》、《大紅燈籠高高掛》、《活著》的張藝謀,拍出了《英雄》和《十面埋伏》(《滿城盡帶黃金甲》稍微不那麼囧,那是因為劇本是改編自一個很棒的舞台劇叫做《雷雨》);原本拍《黃土地》、《邊走邊唱》、《霸王別姬》的陳凱歌,拍出了《無極》;原本拍《大腕》、《天下無賊》的馮小剛,拍出了《夜宴》。而中國電影的千古罪人李安呢,早就拍拍屁股跟古裝說拜拜,以完全不同時代背景類型的《斷背山》爬上了人生的另一個高峰。但是他所造成的影響,現在的不少中國古裝電影裡都還看得到,總而言之就是要有很多大明星,有很盛大的武打或戰爭場面,劇情都很爛,台詞都很做作又不知所云。他們好像都忘記了,一部電影好不好看,劇情和導演功力是重點中的重點,而不是「萌萌站起來」這些不倫不類的東西。

在這些比燒得錢多,比畫面美,比場面大,比演員卡斯強,但劇情卻空泛不合理,簡單來說就是華而不實的古裝大片裡,最可怕的就是無極了。當初在宣傳的時候,雖然過度強調製作成本有多高、演員多麼國際化,讓我對這部片子心生疑慮,但是只要一想到霸王別姬,我就對無極又生出了信心。結果在電影院裡我從一開始的錯愕,不解,張伯芝剛出場的怪腔怪調和謝霆鋒的金手指完全戳中我的笑點,直到那個張東健把張柏芝當風箏放起來飛的畫面讓我徹底投降,接下來的時間我都和影廳裡其他觀眾一起哈哈大笑,好像我們在看的是周星馳喜劇一樣(我要強調,是周星馳「少林足球以前的」喜劇);後來陳凱歌對於網友搞笑的饅頭血案,又惱羞成怒的予以痛擊,我對他的表現真的是太太太失望了,這跟拍霸王別姬的是同一個人嗎?同名同姓而已吧!不然怎麼會差這麼多!那差距宛如金幣和金幣巧克力啊!接下來他拍了《梅蘭芳》,看得出來想用和霸王別姬類似主角的故事來扳回一城,結果也失敗了(但和無極比起來好一點),到了去年則是推出了票房不錯的《趙氏孤兒》,仍是毀譽參半,讓人忍不住要想,該不會這才是陳凱歌真正的水準,霸王別姬只是個美麗的意外?

趙氏孤兒是改編自一件春秋時代的歷史故事,叫下官之難。這個描述春秋時期晉國權臣趙盾家族遭到滅族的故事,最早出現在《左傳》,後來又出現在《史記》裡,不過兩本書關於這個事件的記載卻大有出入,就連事件起因和參與的人物都很不一樣。這個故事被改編成許多種戲曲的版本,連伏爾泰都將這個被稱為「東方的哈姆雷特」的故事再改編成五幕劇本。這是個大家耳熟能詳的故事,每個版本都不太一樣,大概的劇情是,春秋時代的晉國,因為趙氏家族權傾天下,引來大將軍屠岸賈的不滿,因而設計陷害趙氏致使他們被抄家滅族,趙氏家的媳婦庄姬公主生下一個兒子之後,將孩子交給醫生程嬰,希望程嬰幫她保住趙家最後的血脈。然而在屠岸賈搜索趙氏孤兒的過程中,程嬰自己的孩子卻被當成趙家的孩子而被殺,於是他帶著趙孤再去投靠屠岸賈,決定讓屠岸賈和趙孤在不知情的狀況之下「相親相愛」,最後再對屠岸賈進行復仇的計畫。

這部片子平心而論不難看,但它和梅蘭芳得了同樣的一個病叫虎頭蛇尾,它們讓陳凱歌看起來像是有雙重人格一樣,一個是霸王別姬陳,另一個是無極陳。我以前很喜歡看國劇,尤其是崑曲,所以本來很期待梅蘭芳,我以為無極是陳凱歌踩著路上的窟窿跌了一跤,終究會站起來的。而梅蘭芳在前三分之一的時候的確將那個時代的梨園風華拍得很有味道,少年梅蘭芳和十三燕鬥戲那一段更是精采,也把梅蘭芳的崛起和一代新人換舊人的辛酸用一場戲就完全表現出來,那是霸王別姬陳拍的,加上演少年梅蘭芳的余少群和演十三燕的王學圻,精湛的演出更是大大加分。但是到了黎明出現以後,邪惡雙胞胎無極陳就又掌握導演筒了,整個劇情,或許是為了顧慮梅家後人的關係,節奏慢,拖泥帶水,無聊,鬆散,我到後面看到都快睡著了。這次趙氏孤兒也是由霸王別姬陳和無極陳連袂執導,前半部充滿了戲劇張力,後面劇情不合理,人物的心境沒有好好表現,情緒的轉折也沒有說服力,都是靠著葛優和王學圻這兩位戲精撐著的(看著王學圻,我再一次對於阮經天在《艋舺》的演出竟然能勝過他拿下金馬獎最佳男主角這件事,感到無與倫比的困惑)

就像前兩段寫的,趙氏孤兒的故事有很多個版本,陳凱歌保留了主幹,在其他的地方做了一些更動,有的部分改得挺不錯的,但主要都是前半部。他將故事裡原本威武不能屈的程嬰改成了有點唯唯諾諾的一般人,強調像他這樣一個平凡普通的小人物,身不由己的被牽扯進巨變之中,因而改變了他自己人生的無奈,我覺得這樣的呈現,比史記或是八義圖裡面那種正氣凜然到讓人覺得唬爛的描寫更讓我喜歡。在庄姬公主死後將趙氏孤兒交給程嬰,屠岸賈開始關城門搜查時,自己有剛出世的嬰兒又帶著趙孤的程嬰,和他妻子跟公孫杵臼的猜想、計畫,還有屠岸賈為了找出收留趙孤者而逼迫程嬰的部分,雖然我們知道一定會有個嬰兒替趙孤而死,但仍會感到緊張不安,屠岸賈摔死嬰兒那一段那麼突然嚇到了我,更顯出屠岸賈對趙家的痛恨和心狠手辣。被摔死的孩子不是史記裡程嬰不知道去哪裡弄來的孩子,而是在陰錯陽差之下成了程嬰的孩子,則是讓他復仇的動機更有說服力。另外電影裡也不讓趙家有著正義無敵的聖人形象,而是表現出趙家狂妄的一面,像是趙朔得勝回國要國君去接他,還有酸屠案賈死了兒子這段讓我覺得他很機掰,這麼囂張被剷除也早晚的事;在朝堂上屠岸賈和趙家的針鋒相對,對比國君的一無所知,可以說是呼應了後來的劇情發展。前半部劇情緊湊,人物的對白和互動也都很精采,我可以看得出來這是霸王別姬陳的作品,特別是屠岸賈和家臣一邊穿過綿延的廊道一邊講話,那手搖攝影機的鏡頭,再穿插趙朔帶著庄姬公主風光遊行,將屠岸賈的忌妒和羨慕都表達出來,這樣的開場讓人很期待這部片子接下來的表現。

但是到了後半段,程嬰帶著假裝是自己兒子的趙孤投靠屠岸賈,復仇計畫開始之後,卻顯得有點軟弱無力,我覺得最主要的是,劇本沒有寫完備,也沒有好好執行,無極陳又跳出來了。我想中途退出一個編劇,讓陳凱歌自己去主導整個故事,是趙氏孤兒長歪的原因。首先程嬰的計畫有很大的缺陷,他帶兒子投靠,屠不一定會接納他,屠真的接納了他,也不太合理,畢竟程嬰的老婆是被他的士兵殺死的,你怎麼能信任這樣一個可能恨著你的人呢?而程嬰想讓屠和趙孤相親相愛,也不一定屠就會喜歡這個孩子;在原故事裡相當重要的韓厥,在這整個故事裡的卻是可有可無。有人說韓厥跟程嬰夜夜幽會商討了15年什麼鬼東西也沒討論出來很多餘,但我倒不覺得這有什麼問題,我想商討復仇計畫只是兩人的藉口,他們是這世上唯一知道趙氏孤兒真相的兩人,又有共同的敵人,那種感覺真的只有彼此才知道,這樣的深夜密會,其實是兩人彼此安慰和抒發心情的方式,可惜的是導演把韓厥最後將程嬰的復仇畫燒掉那一段剪掉,更是把韓厥徹底dororo化;最大的問題就是趙孤也就是程勃(這名字好爛= =")的心情轉折。這部戲的宣傳詞,也是劇情的重點,就是「最不可思議的復仇,不是殺人,而是殺心」,我覺得這個概念挺好的。死亡不見得能讓人感到痛苦或是悔恨,傷心有時候比死亡更可怕。程嬰想讓趙孤跟屠岸賈培養深厚感情,再讓趙孤殺了屠岸賈,這的確是很殘忍,而劇情中間也有演到趙孤一開始不相信程嬰的話,還有屠岸賈在懷疑程勃就是趙孤時的矛盾,但是對於趙孤整個心態的轉變卻都只是蜻蜓點水。趙孤很愛爸爸程嬰,也很愛乾爹屠岸賈,編劇其實可以多加一點他知道真相以後,一方面想為程嬰的兒子報仇,一方面又必須和屠岸賈對立的糾結,畢竟你尊敬深愛了這麼多年的人,就算知道他做了錯事,就算你會恨他,對他的感情也不可能在一瞬間就消失,這點電影裡就沒有好好表現,最後的結局趙孤殺了屠岸賈他看起來也無動於衷的樣子,這是讓我覺得可惜的地方,因為如果讓趙孤在殺屠的時候能夠表現出痛苦和難過,結局的部分會更有戲劇張力,這和陳凱歌設定,趙孤殺屠的動機不在為自己的家族復仇,而是為了報答程嬰的養育之恩,是沒有衝突的。反而是屠岸賈,照理說是大魔王的他,卻成了最被觀眾認同的角色。趙家囂張跋扈,甚至刻薄的諷刺屠岸賈兒子死掉的傷心事,這讓人在趙家被屠殺的時候不那麼生氣;屠岸賈的目標只有趙家,對於庄姬他願意手下留情,後來還為庄姬的兒子蓋了學校(當然這也可能是因為他內疚),對於其他的嬰兒,他也沒有寧可錯殺不放過全部殺了,而是在找到目標之後就讓他們回家;他對程勃/趙孤也是真心對待,到了後來他懷疑程勃就是趙孤,他雖然也有心一狠就想讓程勃死在戰場上的時刻,但一聽到程勃那句「乾爹救我」絕望的求助,就馬上奮不顧身的衝進戰場救他,他在面對程勃時那種既愛又疑的複雜眼神,更是能讓觀眾感覺到他的掙扎。沒有讓趙孤和屠岸賈一樣在心裡受到煎熬,我覺得是後半部最主要的敗筆。

在演員方面,演程嬰的葛優和演屠岸賈的王學圻撐起了這部片子的半邊天,要不是他們倆的演出太有力道,恐怕到了一半觀眾都要走人了。在中國是票房保證的葛優最近十分火紅,年底檔次的幾個賣座大片包括《非誠勿擾2》、《趙氏孤兒》,還有我非常期待的《讓子彈飛》都是由他領銜主演,三個個性類型截然不同的角色,他卻掌控的遊刃有餘,他將程嬰那個有點卑微卻在內心隱藏著巨大秘密與怨恨的衝突性表現得很好;一向演出內斂沉穏的王學圻,在本片裡可以說快要超越葛優成為主角了,他的屠岸賈成了這齣片子裡最立體的角色;兩位年輕演員分別演出不同時期的趙孤,演技太過生嫩,就算編劇真的給他們編排什麼趙孤的內心戲,估計他們也演不出來;黃曉明之前在《風聲》裡演出讓人膽戰心驚的刑求者角色,讓人看到他不同於以往的演出,我很喜歡他那種陰沉到讓人不寒而慄的表演(我最喜歡看帥哥演壞人),在趙氏孤兒裡,他演的韓厥一開始是屠岸賈的手下,扮相驚人的俊美(但是踩到魚滑那一跤把小孩摔出去那一慕我快笑死了,難道我在看的是搞笑電影嗎XD),而且有幾幕他在微微奸笑的時候,反而讓人覺得很酷!但他因為一個小小的善舉被屠岸賈毀容,因而開始和程嬰共謀復仇大計。只不過兩個人每次見面都要先把孩子關起來再談的,只是一些生活瑣事和孩子的近況,然後再交換一些他們根本不會去進行的復仇計畫。結果就是,我在看的時候隱約覺得韓厥跟程嬰有些什麼怪怪的關係,我還以為是我的腐女魂因為最近高雄很熱所以燒起來了,後來我去咕鉤了一下,說程嬰和韓厥兩人「搞斷背」的討論和新聞很多!雖然陳凱歌跳出來澄清了,但我想這是台詞和黃曉明的關係。黃曉明在裡面講話總是輕聲細語,眼神和表情都很曖昧,兩人除了每兩三天就在深夜相會(還要把孩子關起來搞得像偷情一樣),他們的對話還頗令人遐想,「你什麼時候讓孩子知道我們的事?」、「這八年你對我公平嗎?」,我可以想像為什麼試片會的時候會有一堆人在哪裡科科偷笑XD 不過如果以公正無私的角度來看,還是我覺得的,他們兩個共同經歷那一段過去,他們分享著彼此復仇的心情,這些看似無用的會面是彼此的慰藉,對程嬰來說更是能有個人讓他說說心事,暫時擺脫雙面生活的重擔。

這不是部難看的電影,可惜前後水準落差太大,但有葛優和王學圻的演出和黃曉明的臉蛋,仍可以一看。只是希望下次陳凱歌在拍戲的時候能夠自我控制一下,不要再讓無極陳跑出來啦!

2011年2月18日 星期五

忠犬小八 Hachiko:A Dog's Story

有一些電影,在看的時候會覺得很好看,但事後要你再看一次卻沒有辦法,2009年的《忠犬小八Hachiko:A Dog's Story》就是這樣一部片子。如果你喜歡狗狗,看這部電影更會有心痛的感覺,簡直就是心如刀割。

改編自真人真事的忠犬小八,牠的故事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八公是東京大學上野教授養的秋田犬,每天都會陪教授去澀谷車站搭火車上班,等到晚上教授要下班的時候再去火車站等他一起回家。後來教授不幸在學校裡病故,八公仍然每天風雨無阻的去車站等他的主人,就這樣持續了9年,直到牠自己也過世。最後八公和上野教授安葬在一起,牠的毛皮則被做成標本放在博物館。到現在澀谷車站前都還有八公的銅像,八公出生地的大館市車站也立了一個銅像紀念這隻忠心的小狗。八公的故事在日本可以說是家喻戶曉,也曾被多次改編成影視作品,後來被曾經將日本電影《大家來跳舞》改編成好萊塢版的《來跳舞吧 Shall We Dance?》的Richard Gere看上,由他親自監製和演出,拍了忠犬小八,將八公對主人至死不渝的深情介紹到全世界去。

這其實是一部劇情簡單到不行的電影,沒有什麼轉折,沒有特別突出的拍攝手法,要把它拉成90分鐘的影片,的確會有太過鬆散平淡的問題,也因此在爛番茄上,在專業影評的部分只有58%好評的慘綠分數,許多影評都說,這是個感人的故事,只是不足以充滿90分鐘(除了有個王八蛋影評說他覺得這是個什麼都不知道的蠢動物的故事,結果被大家幹譙),但是這部電影的重點本來就不是拍來得獎的。爛番茄的專業影評只有不及格的得到58%好評,但在一般觀眾的評分上則是高達85%,imdb上的觀眾投票也有8分的高分。大部分看過的觀眾,都被小八的堅定和執著所感動,我看討論區上都是一遍痛哭失聲的哀嚎,為小八感到心疼,我自己看的時候也是從後面三分之一的部分開始就哭到泣不成聲,叫我再看一次,我是絕對不願意的,我不想要再看一次小八傻傻的坐在車站前面,不論春夏秋冬日曬雨淋,苦等永遠都不會再回來的主人,那過程實在是太殘忍了。

人家說一隻狗只分享你人生的七分之一,但你卻分享了這隻狗一生的全部,所以牠們值得我們好好對待。從過去我就一直很不喜歡看狗狗主演的感人電影,因為我總是會為這些強調忠誠、善良、傻直的狗主角們,投入太多的感情,害自己很難過,忠犬小八更是最讓我感到心痛,因為即使這個主人沒有陪在小八身邊一輩子,他仍然是小八這一生的一切。我想這部電影之所以會讓人能夠深刻的體會到小八的深情,讓觀眾的情緒隨著小八的等待和淡淡哀傷的鋼琴聲中一起感受到那份失落,很大一部分的原因是,主人帕克教授是由Richard Gere演的。Richard Gere的帕克教授非常迷人,讓人喜愛,他和小八的感情和互動也很真摯,觀眾在看到帕克教授猝死的時候,也都同樣感到萬分不捨,對於小八的漫長等待,就更加同情。戲裡的主角小八,更是全劇的重點,由三隻秋田輪流上陣演出。秋田並不是那種讓人看了就想衝過去抱抱摸摸的可愛長相,有時候我看小八的表情還很像個成熟的大人一樣,戲裡的牠也不會做出什麼搞笑誇張的動作,連汪汪叫幾聲都沒有,也不會撿球握手這些把戲,即使後面跟教授好友握手那一幕看起來也很像兩個朋友握手道別一樣,但牠卻有一種穩重、不屈不撓的堅定,把秋田那種忠心又深情的特質表現得淋漓盡致。戲裡後面守在車站多年的小八,已經年邁的牠,毛也髒了,眼睛也睜不太開了,漂亮的尾巴也不翹了,仍然拖著緩慢的腳步,到車站去等帕克教授回來,那種感情,我想很少人能不被感動的。

不過很多人看完之後都對劇中教授的家人感到不能諒解,我也認為對小八這樣的行為他們應該有更好的因應措施。狗是非常被習慣所制約的動物,小八在接教授上下班兩年之後,已經將這樣的行為變成一種習慣。之所以會這樣一直等下去,除了牠對教授的感情,也可以說是牠已經將這樣的習慣內化到行為模式裡去了。教授的妻子因為太過悲痛搬離傷心地而忽略了小八,雖然我覺得她有點冷漠但這可以理解,她的感情本來就比較內斂,而她應該也不知道小八的行為,但是收養小八的教授之女怎麼可以放任小八這樣傻等呢?或許狗不能理解死亡的意思,但若是當初小八有在車站接到教授回家,小八是不是就不會這樣一直在車站等下去?如果牠有看到教授被下葬,牠會不會就改成等在墓園裡,希望主人能夠快點從沉睡中醒來?如果是小八的話,我想這是一定的。狗比我們想像得聰明的多,之前巴西水災期間傳出的一則故事,就是小狗在水災中失去了主人,牠親眼看見主人下葬,於是牠一開始還企圖去挖主人的墳,後來就乾脆守在墓旁不願離開;美國也有一隻小狗,在不知道主人已經過世的情況下天天在外面徘徊尋找,後來家人帶牠到墓園去,「告訴牠」這裡是小主人的長眠地之後,牠就改成天天想辦法要跑去墓園,這樣的故事是真實發生的。教授的家人沒有讓小八跟教授好好道別,也沒有試著讓牠理解發生了什麼事。對於小八的固執,我覺得讓牠去等是沒關係,但至少訓練牠等完了就要回家,教授的家人們也沒有做到,他們就是採取放任的態度,讓小八在外面餐風露宿,這其實跟棄養沒什麼兩樣。小八從小就是家犬,在街頭流浪想必吃了很多苦。日本版的電影裡就有演到小八被路人欺負的橋段,要是在現在,小八恐怕早就被捕狗隊抓去安樂死了,哪還能讓牠在那裡坐9年。忠犬小八的編劇和Richard Gere大概是佛心來著,不想讓觀眾在戲院裡哭到昏過去那麼慘(是說本來就已經哭很慘了,我現在一邊打字一邊想哭),所以把背景設在小鎮上,附近的人都認識小八和教授,會幫忙照顧小八,也沒有人那麼變態要去欺負牠,但仍然讓人覺得好捨不得。現實生活中的八公,似乎就是還有家可回,只是每天時間到了就去等,等不到就會先回家,第二天再來。知道這樣的事情,讓我稍微感到一點安慰。

另外,當初電影上映的時候我看到有些觀眾很擔心會不會又引發一股養秋田的熱潮,看到路上那些流浪拉拉,流浪哈士奇,更早一點還有流浪大麥町,我就同樣感到很擔心,幸好後來沒有,可能秋田看起來不那麼討喜,比較不會有一時衝動就腦殘的人看完電影就去買一隻回來。台灣人在決定養寵物時都欠缺考慮,往往看個電影或是新聞,覺得這種狗好可愛喔,就去買回來養,完全沒有考慮到養這些動物所要付出的精神和代價,忘了這些動物不是可愛的布娃娃,忘了牠們會吃會拉會跑跳會頑皮,到最後負荷不了,就把牠們往外丟,讓這些無辜的小動物在外流浪。拜託,要養寵物之前,請先做好調查和準備,確定自己是真的想要養有能力養有條件養再去進行,負起照顧牠們一生的責任,不然只會製造社會問題,受傷害最大的還是動物們。

幸好啊,故事的最後小八終於等到帕克教授,從火車站裡出來,就像以前一樣的對牠微笑,叫牠的名字,擁抱牠。帕克教授是來帶小八一起走的吧,小八現在和帕克教授永遠在一起了,就像八公現在也和上野教授永遠在一起了一樣,這樣是最好的結局了吧。

2011年2月10日 星期四

Banksy:off the wall 翻譯

去年我在網路上看到這篇文章的時候就覺得它挺有意思的,雖然已經是2008年的文了,但現在我有一點時間就來翻譯一下,當作我的英文作業,請我的讀者們忍耐一下我估狗風的翻譯。

與其說這個文章的主題是塗鴉界天王Banksy,不如說是布里斯托Bristol這個位於英國西南方的城市。這裡是trip-hop音樂發源地,出產了一些影響英國樂壇甚深的樂團如Massive Attack、Portishead和Tricky;這也是個以街頭塗鴉藝術聞名的城市,特別是還出了個震天價響的Banksy。因為地理位置和歷史因素使得這個城市與英國其他的城市都有點與眾不同的味道,有點慵懶(看看Massive Attack和Portishead那華麗的工作速度和產量就知道XD),碰到某些特殊的議題又十分激進,連帶影響到這個地區的音樂和藝術這類的地下文化運動。有機會的話,我真的很想去看看這個孕育出Massive Attack和Banksy這些如此特殊的藝術家的城市。儘管布里斯托人對自己的家鄉認同感非常強,也喜歡自己的家鄉,不過這篇文結束的部分倒是有著對布里斯托城市氣息的另一種看法,Inkie沒說完的話想要表達什麼呢?

原文在→這裡。雖然翻譯得不好,但一樣請勿轉載

﹀﹀﹀﹀﹀﹀﹀﹀﹀﹀﹀﹀ 
Banksy:off the wall
Banksy如何將家鄉的幽默風趣變成百萬美金的藝術

當你造訪布里斯托Bristol的時候,Banksy的壁畫先會吸引你的注意,這位當地的游擊藝術家已經成為藝術界的一種現象。這件作品的標題是The Mild Mild West,描述一隻巨大的微笑泰迪熊,面對三個舉著防爆盾牌的警察,爪子還抓著一個汽油彈。


“人們喜歡這個特別的作品。” 新上市的插圖書Banksy's Bristol: Home Sweet Home的作者Steve Wright說,''可能是因為它為布里斯托人個性的一面做了註解:一個悠哉喝著蘋果酒的嘻皮卻可以被激怒到起來戰鬥。毛茸茸的但是大膽。"

現在可不只有Banksy使布里斯托受到注目。今年(2008年)有幾個布里斯托樂團將會發行新專輯,首先就是90年代中期著名的Portishead、Tricky和之前跟Tricky合作過的Martina Topley Bird。今年對Massive Attack似乎也是異常忙碌的一年,不但要發行新專輯(屁啦這些完全沒有時間觀念的傢伙拖拖拉拉到2010年才發行),還要參加在倫敦Southbank舉辦的Meltdown festival,以及在Glastonbury演出。這些樂團在90年代中期交出他們大部分的音樂作品,他們直到今日仍能延續很好的音樂水準。布里斯托的創意場景,看來並不只是個流逝的時光。

2月在紐約舉辦的蘇士比慈善拍賣會上,Banksy一幅把清潔女工噴漆塗在Damien Hirst的點狀圖上的畫創下190萬美金的紀錄。Banksy畫作之前的紀錄是33萬英鎊。歌手、演員(包括安潔麗娜裘莉)和投資人收集他的畫。對於願意栽培匿名畫家的人來說 - 他是難以捉摸有名的 - Banksy可算是相當有形的了。

就如同Wright在書中所透露的一樣,雖然很明顯的他有天賦,但他也十足是他所生長環境的產物。“毛茸茸的但是大膽" 似乎就是對典型布里斯托人心態一種很好的描述。


不可否認的,布里斯托有獨特的地方。在地理上它被南北部的權力經濟中線切除,它也是唯一一個有著數英里崎嶇西區地形的城市,布里斯托顯著的被孤立出來,有著獨特的世界觀和特別強烈的幽默感及身分認同。很多在那裡唸書的人最後都沒有離開,有超乎一般比例的畢業生留了下來。

我在80年代中晚期在那裡唸書,然而最後還是離開了這個城市。當時我們經常光顧的一些舞廳如Dug Out和the Tropic,而且出席了無數次由the Wild Bunch sound system(譯註1)在一些不太可能的場地舉辦的臨時派對(譯註2),the Wild Bunch後來則成為了Massive Attack。

它總是個能讓人感到非常放鬆的地方─有時候有點太放鬆了(曾經被稱為是"野心的墳場",很容易就在這裡消磨時光個幾天、幾週、甚至幾個月,而要完成的目標只有達到一點點)。它似乎也是個很和諧的城市,不只是當地居民和學生們混在一起過得很好,不同種族融合得也不錯。

種族問題在布里斯托總是產生一種歷史上的共鳴,它曾經是個靠著菸草貿易利益和奴隸交易而致富的城市。一些像是Blackboy Hill和Whiteladies Road的街道名稱仍提醒著大家這段歷史。

"這是一個我們感到曖昧不清的過去。"Steve Wright說。"這是一把雙面刃。這裡有我們所喜愛漂亮的Georgian梯田,但那卻是建立在奴役他人所產生的利益上。這是我們陰暗的過去,對此布里斯托人感到有點自我輕視,有點羞愧,而且十分熱衷於在這之上堆積新的夥伴關係。布里斯托永遠都有種目空一切的顛覆氣質,而Banksy的作品裡就存在大量這樣的傳統。"

例如他的作品秀出了兩個接吻的警察,或者他的暴徒擺出要丟出炸彈的姿勢準備扔出一束鮮花,這是他典型的風格─顛覆性,但總是帶著一點人性和詼諧幽默的筆觸。就如同他自己曾說:"我想顯示出,錢不能將一切事務的人性面都壓碎。”


在1950及60年代的西印度群島移民都被鼓勵到布里斯托去生活工作,有許多人定居在St Paul's 和Montpelier附近的地區。70年代這裡的夜生活開始發展,藍調舞廳和徹夜營業的小酒館很快的崛起(St Paul's音樂節仍然是每年夏季舉辦的活動,愉快而輕鬆,就像一個小一點的,不那麼狂熱的Notting Hill嘉年華會)。80年代時,在警察突然搜索受歡迎的Black and White Café之後,St Paul's的暴動爆發,是這十年的第一起民眾暴亂。(譯註3)

大約在這個時候,布里斯托的地下活動沉浸在龐克和雷鬼的影響裡,而且很快的接受嘻哈音樂─還有那紐約式多彩繽紛又富創意的塗鴉藝術光譜字體。

這個城市早期的塗鴉狂熱者裡最多產的是3D,也就是Robert Del Naja,後來的Massive Attack成員,曾被Banksy列為他最初的靈感來源。"當時我大概十歲,"Banky說,"有個叫3D的小鬼常常在街頭拼命塗鴉,我想他曾經去過紐約,然後把那裡的噴漆畫帶回布里斯托。塗鴉是我們都喜歡在學校裡做的事,我們都在回家的時候畫在校車上。"

結果Del Naja在街頭畫畫的日子只有3年,從1983年到86年。"我被逮捕過兩次,"他告訴我,“那真是夠了。"

從此他的作品只出現在畫布上,也會用在專輯封面(現在有些他的作品正在倫敦的展覽館裡)。他形容Banksy,一個親密的朋友,是"標誌性的人物,瘋狂而且有創意"。雖然他會定期造訪倫敦,Del Naja仍然住在而且喜愛布里斯托,他也喜歡住在靠近Cornwall和Devon。"有很多布里斯托人到Cornwall度假,那是因為Welsh人不喜歡我們,所以我們就轉去另一個地方。"(↓這是3D當年的畫,倒頭栽那傢伙在幹嘛XD)

 
對於這個城市的創意生活他也有自己的想法,"布里斯托有它自己的步調,"他說,"就像一個城鎮偽裝成一個城市,而它在藝術和音樂方面的地下活動總是表現得不錯。樂團在他們到達國際水準之前就已經在當地發展旺盛,因為這裡從來就沒有大型的媒體或是音樂產業,人們做音樂是為了滿足自己。"

"創意在這裡從不會以不自然的方式發展。人們只是教導自己然後擊敗其他競爭對手成為小池塘裡的大魚。"

另一個布里斯托街頭藝術先鋒,Banksy的前任合作夥伴Inkie,同意的說:"沒有其他的大城市能夠培養出這樣強調個人獨特性的特質。沒有人會來干擾你。是有一些競爭,但卻是良性的競爭,比在倫敦還要更悠閒一點。"

隨著音樂和塗鴉出現,從1960年代開始在布里斯托和大部分的西岸地區曾有過強大的新世紀/嘻皮文化─有巨石陣(譯註4)和鄰近的夏日音樂會(最有名的就是Glastonbury)這樣的年度儀式。這些全部再加上這個城鎮的近代史和政治激進立場─反人頭税抗議、回收街道活動、反戰抗議,無論他們有沒有意識到,一個努力擺脫歷史包袱的城市形象開始浮現。

現在市議會選擇保存而不是清除Banksy的作品,甚至旅遊局有時候也會把Banksy當成吸引遊客的賣點來推銷。


Inkie說現在布里斯托有年輕人玩街頭藝術的第二波浪潮。"但是他們有許多電腦技能。有了網路一切都不一樣了。"

這顯著的孤立帶給布里斯托的好處或許不會一直持續下去。但是有些事情不會改變。休閒的魅力使得布里斯托成為一個適合居住的地方,但對某些人來說或許這有點太悠閒了。像是Banksy和Inkie都從布里斯托搬到倫敦去,而且在電腦遊戲界裡有個高階的工作。"整天都泡在酒吧裡實在是太容易了。"他說。
︿︿︿︿︿︿︿︿︿︿

註1. sound system原本是指在雷鬼音樂會裡,巡迴各活動慶典表演的團體,由樂手、DJ和MC所組成,還有一套聲光音響系統,在瑞舞舞會裡的sound system則沒有樂手。現在在網路上都還找得到當初the Wild Bunch sound system在現場表演的影片和錄音。

註2. 80年代得銳舞派對由於警察取締的關係,常常無法在固定的場所舉辦,為了躲警察讓派對順利舉辦,常常是臨時在不知名的場所舉辦,再經由地下電台或是語音留言系統告訴舞客們讓大家殺去現場。這一段歷史在《迷幻異域:快樂丸與青少年文化的故事》這本書裡有詳細的介紹,我也有寫過關於這本書的心得文,在→這裡

註3. 如同上面說的,英國政府在80年代花了許多人力物力金錢去取締瑞舞派對,再加上新右派主義盛行,有許多關於工運和抗議活動在街頭上演,所以當時常有激烈的街頭衝突場面,迷幻異域和《聲音與憤怒》這兩本書裡都有寫到,我也寫過關於聲音與憤怒這本書的心得 ,在→這裡

註4. 1974年開始每年在巨石柱群都會舉辦大型免費音樂會,被視為是70年代英國嬉皮文化的代表,巨石柱群也成為靈性行動主義的象徵。一直到1985年被警方強力取締並且圍起古蹟之後才結束。

2011年1月29日 星期六

社群網戰 The Social Network

大概在前年,台灣在慢半拍慢了約五年之後,終於也和歐美國家一樣開始流行玩Facebook(可能是因為開始有中文版)。只不過國外迷的是臉書的社交功能,而台灣人玩臉書的重心是擺在開心農場之類小遊戲。本來我一直很堅持不玩,因為玩那些小遊戲說真的挺蠢的又浪費時間,不過去年我也打破了自己說過的話去申請一個帳號,雖然我還是不玩小遊戲,但我也深深感受到臉書之所以能夠吸引五億會員的魅力,是因為它其實是在滿足人想要與別人接觸的渴望。現代人的生活步調很快很繁忙,平常要忙於工作課業,可能沒有那麼多時間在人際關係的經營上,而臉書則是在某種程度上代替了那些電話或信件的往來、花時間和朋友吃飯交際的活動,你不需要用到很多時間,也可以透過分享與反饋,和朋友們維持感情,你不需要出門,也可以和別人互動交流,滿足社交的需要,而不只是單方面接收網路上的訊息。

在Web 2.0這個網路工業革命的時代,像Facebook這種分享式、個人化內容的社群網站,有不少都已經消失在這股不斷進化的資訊洪流中,但Facebook卻屹立不搖,甚至有一統江湖之姿,時至今日它在世界各地已經擁有超過五億的會員,要不是擁有13億人口的中國禁止他們的人民上facebook,這數字恐怕還更高。這樣一個龐大的網站企業,隨之而來的當然是龐大的利益和影響力。創辦人之一的Mark Zuckerberg是2010年時代雜誌的年度風雲人物,也是全世界最年輕的億萬富翁,目前身價大約69億美元。不過在Facebook風光成功的背後,有許多和它所傳達的友誼與分享價值,不一樣的秘辛。2010年的《社群網戰 The Social Network》在講的就是這個故事。

由David Fincher執導,Kevin Spacey監製,改編自《Facebook:性愛與金錢、天才與背叛交織的祕辛The Accidental Billionaires》這本書的社群網戰,是一個關於金錢與貪婪,成功與背叛的故事。劇情大綱其實說來很無聊,一個哈佛大學的高材生,在被女友甩了之後,靠著好友Eduardo Saverin的投資,發明了Facebook,但卻在Facebook逐漸壯大之後,和共同創辦人好友翻臉,把他踢出Facebook經營團隊。影片就是在針對Mark的兩起訴訟協調會中,由Mark和其他關係人講述當時的情形。這部戲的廣告詞其實就很貼切的傳達了這部電影的重點:You don't get to 500 million friends without making a few enemies. 成功一定要付出代價,端看你認為值不值得。雖然是以Mark為主角,但我覺得這部戲沒有要幫Mark漂白護航的企圖,也沒有要把他塑造成十惡不赦的大壞人。儘管相信大部分的人在看完這部片子之後一定都對Eduardo被Mark的設局陷害的處境感到難過,當初沒有他那個1000塊資本,不可能會有今天的Facebook,而Mark這樣踢走Eduardo也的確有點忘恩負義,從Eduardo的角度來看的話,Mark是為了成功,犧牲掉自己最好的也是唯一的朋友。但從Mark的角度來說,他只是在做對公司最有利的決定。而且,我覺得Mark是個比較自我中心、有仇必報的人,他對受到攻擊的反應是反擊回去,女朋友Erica甩了他,他就在網路上說她壞話;好朋友Eduardo凍結帳戶,他就把他踢出Facebook;曾經認同崇拜的Sean做得太過火,他逮到機會就把他趕出經營團隊,而他不會去考慮這麼做會有什麼後果的。同時他也是個不太有同理心的人,Eduardo獲得鳳凰會入會邀請的時候他沒有為朋友高興而是潑他冷水;別人是否會因為他剽竊創意,被他在網路上謾罵,或是被一腳踢開而受到傷害,或許他事後會有點後悔,但當下他並不在乎,就算感到愧疚也不會說抱歉。以Mark的個性,相信他對任何人來說都是很有距離的,人與人之間的情感對他來說不是太重要的事。當然他也想要去建立社交關係,例如他儘管把Erica惹毛,還是加她好友希望得到回應,也想要約律師助理去吃東西,但他更想要的是成功,不再當個被忽視的無名小卒,他不會讓阻止他成功的人擋了他的路,所以當他和Eduardo在經營理念和做法上意見分歧,他沒有考慮大家當了幾年同學的友情,或是Eduardo曾經在金錢上資助他的恩情,而是立刻將他除去。但我不覺得Mark就真這麼無情,他也曾經力勸Eduardo要跟上他們;他在兩場協調會上的表現也截然不同:他面對Winklevoss雙胞胎和Narendra的時候完全不留情的諷刺他們,他面對Eduardo的時候大部分都選擇沉默以對;當Sean拿著19000元的支票羞辱Eduardo,他對Sean連說了3次「你做得太過分了」;他的律師說在提到Eduardo的時候,Mark都說他的好話。就像最後律師助理對他說「你不是個爛人,你只是努力要當個爛人」,我想Mark也知道自己在道德上是有虧欠的,但成功的滋味太誘人,讓他不去考慮其他的東西。


這部電影改編的那本書,其實並沒有訪問到Mark本人,所以真實性如何,要打點折扣,畢竟受訪者一定會對自己做某些程度的美化,如果Mark被訪問到他也一定會為自己辯解。真正的情況到底如何,雙胞胎的官司似乎比較沒有爭議,但Mark和Eduardo之間的事大概只有他們兩個人知道,所以我們純粹就電影裡演的內容來講。電影裡的Eduardo對Mark真心換絕情,特別是最後他哽噎著描述到他發現自己的股份被稀釋到剩下0.03%時的景象,因為Andrew Garfield那種溫文儒雅又真誠的演出、讓觀眾更加同情這個角色,但我覺得一開始Eduardo的堅持有點奇怪。的確Sean Parker在私德上不揀點,但他對Facebook提出的方向事後證明是正確的,Mark說在網站腳步還站穩之前就先讓大家看到廣告,「party在11點就結束」,這樣對Facebook不太好,這也是正確的,Eduardo對Sean的反感似乎有點非理性,好像他很不滿自己在Facebook團隊和Mark心中的地位被他威脅一樣,而我覺得他也欠缺了一點對於Facebook發展前景的遠見。Mark是純粹從商業的立場出發來決定Facebook不再需要Eduardo就讓他走,而我覺得Eduardo他把Facebook看成比較私人的東西,「我們的」Facebook,是他和Mark友情的一部分,所以當他想要獲得Mark的注意,就像小孩子賭氣一樣的去凍結公司帳戶,而這麼做是會影響公司運作的,對Mark來說這是不可原諒的。當兩人在觀念和認知上有這樣的差別,做事的方向又不同,衝突和拆夥就是不可避免的了,只是Mark用的方式在旁人眼中或是從道義面來講,都讓人很難接受,也讓他看起來像個爛人。


這是一個關於一個人際關係很不怎麼樣的人,卻建立一個以友情連結做為主題的社交網站王國的故事。這部片子沒有什麼太過刺激的場面(連兩個人揮拳頭打架都沒有),全劇充滿了大量又快速的對話,David Fincher用平鋪直述的方式來推展劇情,頂多就是把現在進行的協調會,和過去的故事做穿插,但是一點也不會讓人感到混亂或是不清楚,整部片子的節奏快而緊湊,再加上幾位主要演員Jesse Eisenberg、Andrew Garfield、Justin Timberlake精采的演出,一個好像很無聊的商業故事,被他們講得非常引人入勝,也使得社群網站橫掃千軍拿下包括金球獎最佳影片和導演在內的多個獎項,奧斯卡的最佳影片也有如囊中之物,它帶來的時代感、衝擊性和話題性,都是使得這部電影備受讚譽的原因。飾演Mark的Jesse Eisenberg,我很喜歡他在《屍樂園 Zombieland》裡的演出,他有一種渾然天成的geek味道,把Mark那種不擅交際的尷尬、驕傲又討人厭,人前的尖銳和人後的落寞,詮釋得很好,讓他也入圍了大大小小的最佳男主角獎項,雖然最後很有可能還是會陪榜輸給連續兩屆入圍的Colin Firth,但他在這部戲裡的表現使他受到比以往更多更大的注目;Andrew Garfield飾演的Eduardo Saverin,我覺得有一絲脆弱的氣質,Andrew和Jesse在劇中的對手戲都很有火花,特別是兩人在協調會上數度對視,那種五味雜陳的眼神讓觀眾對這兩位好友竟然鬧到這種地步感到遺憾;至於Justin Timberlake的Sean Parker,他演得很自然很稱職,讓觀眾會真的討厭這個讓Mark和Eduardo反目成仇的反派角色(簡直就像是硬要介入人家感情的第三者一樣XD),就像一個電影板板友說的,雖然電影和事實會有出入,但戲裡戲外的Sean Parker都是混蛋這倒是真的XD


在電影的最後,Mark分別和雙胞胎跟Eduardo和解(但是最近這幾個人又都重新提起告訴),我想最後律師助理說的話就可以大概傳達一般人對這整件事的觀感。在陪審團面前,他們不只會看證據,也會看這個被告所傳遞出來的形象,而Mark在這點的話是會吃虧的。或許Mark認為他沒有違法,但是在道德面和世俗觀點上他並不是毫無瑕疵,他的手段和整個過程在法律上也不見得就是完全站得住腳。那些和解金,不完全就只是想要避免冗長的法律訴訟程序,我想也是一種對這些提起告訴者的補償,只是Mark真正失去的東西,可能就補不回來了。最後Mark一個人坐在會議室裡,不斷的按重新整理鍵,期待Erica能夠回復他的好友邀請,就說明了一切,想要成功真的是有代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