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4月9日 星期四

黛妃與女皇The Queen

這幾天黛妃與女皇又再重播了,雖然我已經看過兩次,但電視轉到的時候我還是又坐下來看了一次......

我記得是阿姨告訴我黛安娜的死訊的。當時我正在快樂的做著家庭代工,我阿姨衝進來跟我說:黛安娜係啊!我一時還摸不著腦袋:蝦咪黛安娜?對擠咧黛安娜?阿姨說:英國ㄟ黛安娜啊!我轉到CNN,畫面上是黛安娜和男友多迪法耶德出車禍的隧道,醫院前大批的記者,圍觀的民眾。雖然我身在離英國很遠很遠的國家,但也為她的過逝感到震驚

黛安娜是英國王室的奇蹟,也是王室史上備受爭議的人物。她和查爾斯王子童話般的婚禮,卻隱藏著背叛欺騙的婚外情;她是未來英國國王的母親,受到民眾熱烈的喜愛、熱心公益、名人交遊廣闊、一舉一動都是世界注目的焦點,卻也是熱情奔放、敏感多情、新聞不斷的古老保守英國王室的頭痛人物

在她驟然離世的當時,為英國社會投下一顆不小的震撼彈。The Queen就是在描寫黛安娜過逝的一周,英國民眾的反應,女王和王室與當時剛剛當選首相的布萊爾的互動和角力黛安娜在片中只有出現在電視的畫面,卻是片中影響每個角色的最重要人物,在當時,英國王室違背人民希望的對黛安娜的意外做冷處理,招致英國人民諸多的不滿,就連我這個遠在千里之外的外國人,當時也覺得女王的表現為免太冷酷了點。然而雖然導演很想要以中立的立場、不偏袒女王也不偏袒黛安娜的角度來呈現當時的情況,但我覺得這部片有藉著布萊爾的口為在當時做法被受批評的女王講話。在劇中身為工黨領袖、贊成廢除王室的布萊爾面對幕僚對女王的嘲諷,竟也突然發飆說女王奉獻自己的一生給國家和人民,而且從未犯錯,而黛安娜最近幾年卻盡可能的去破壞女王所珍惜的一切。這或許也是編導在當時全英國為黛安娜哀悼而批判王室時,內心的感覺吧~

之前我有看一本很棒的書叫《瞧這些英國佬Watching the English 》,裡面有人類學家Kate Fox對英國人的民族性鞭辟入裡又幽默生動的描述,這部片子裡也看的到一些書上寫的道理。例如女王說英國人應該默默的哀悼,菲利浦親王很不耐煩那些民眾「睡在街上哭天搶地」,可是英國人當時做了什麼?他們只是默默的流淚、獻花這樣就足以被認為是「哭天搶地」的情況了,連當時他們的媒體也都認為英國人「前所未見,悲傷情緒的公開宣洩」「前所未見,情緒的公然流露」,也由此可見英國人個性的壓抑和不輕易展現出內心的感情。也或許就是因為這樣,所以會表現出喜怒哀樂這些正常人都會有的情緒的黛安娜(查爾斯在劇中說的)才會如此獨特,如此受到英國人民熱烈的喜愛,卻不為謹守傳統禮教的王室所接受(像菲利浦親王也說不降半旗這是400多年的傳統)

這部片子的確十分精采。經由女王與當時才剛當上首相的布萊爾的交手,描繪出英國王室近代史上或許是最戲劇性的事件發生當時的各種反應。海倫米蘭的女王和麥可辛的布萊爾的表現都值得喝采,劇中人物的外型與本人也都頗為神似,像我和我阿母在看到女王出現的第一個鏡頭時都忍不住說:好像喔!而麥可辛,其實我之前並不是很喜歡這位演員的臉,不知為何他甜膩的笑容讓我覺得反感,他在《請問總統先生Frost/Nixon》裡面的造型還有我最討厭的鬢角(鬢角就是為什麼我很不喜歡看背景是設在美國建國的前100年的電影,因為當時的美國男人都有鬢角,我很討厭那玩意兒( ̄︿ ̄)),不過他的布萊爾,翩翩有禮、為了維護女王又要應付當時混亂的場面的從容不迫、面對女王的小心翼翼、最後對女王報告那一段面帶微笑的說出女王這幾周的行程試圖和女王「和好」,我很喜歡他的布萊爾,他的笑容突然也不那麼討厭了。在劇情方面,就像英國人一樣冷冷的,沒有很激動的場面,雖不算緊湊,但台詞都另有機鋒,仍然是很值得一看的佳片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